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情迷寒山寺:寒山拾得的六则传说故事

2011年05月16日 09:38
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寒山寺听钟石

古城苏州枫桥,大运河畔有一座寺庙,初建于六朝时期梁代天监年间,距今已有1400多年,当时取名为:妙利普明塔院,因唐代诗僧寒山子曾来此住持,故名寒山寺。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随着唐代张继七绝《枫桥夜泊》问世后,一牛鸣之地寒山寺从此天下闻名。

千百年来,寒山寺屡经兴废、几度荣衰,显得命运诡谲。

张继听闻过的唐钟早已灰飞烟灭,只留下千古遗憾;为不负张继钟声名句,明嘉靖年间重铸了一巨钟。嘉靖钟注定蕴含悲情,因为,当时受尽人间苦难的唐伯虎沉疴之下题写《化钟疏》,不久就病逝。他没有等到“一声敲下满天霜”这钟声响起的时候。更可惜的是,这钟挂在楼中,竟不翼而飞。据说被日本人抢盗,所以康有为有诗句:钟声已渡海云东,冷尽寒山古寺枫。真乃千古悲恨;寒山寺为吴中第一禅院,道光年间,寺僧老者、少者、弱者、强者、住持者、过客者,共140余人,忽一日尽死,留下千古谜案……

岁岁除夕,寒山寺总要敲响钟声,这钟声听来似乎总有一种上苍与人间浑成一体的力量。佛经曰:“闻钟声,烦恼轻,智慧长,菩提增。”据说这一百零八下通宵达旦的钟声能保佑人一年平安。

如果张继听过的那口唐代“半夜钟”还在;如果唐伯虎化过缘的“嘉靖钟”还在;如果道光年间寒山寺内140余人尽死奇案之谜大白于天下;那么,这座古城大运河畔的寺庙一定会更加让人回肠荡气。

寒山寺早已是闻名天下的旅游胜地,如今寺内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寺外周边车水马龙、灯红酒绿,这不知是庙宇的荣幸,还是悲哀。总之,在浮燥的商业脂粉下,香烟缭绕的寺庙里,可惜再也找不到虚空幽静的意境。

当然,有关寒山、拾得的风月,依旧被人传说…… 

传说一则:

一天,秋阳西斜的时候,佛门高僧丰干和尚云游到江南山林深处,忽然,一阵婴儿啼哭,穿过一片摇曳的竹林,随风而至。

这啼哭声,一声压着一声,格外嘹亮凄苦,仿佛是一种深深的召唤,又仿佛是一种绝命的控诉。丰干停住脚步,看着涌动的竹浪,听着嘹亮的啼哭,感觉到空旷的山野蕴藏强大不屈的生命。和尚抖擞精神,循声迈步而去。他看见山弯处盛开一片雁来红草,其中掩映着一座颓败的小寺。

寺内仅一老僧,瘦骨嶙峋的,称呼清一。小寺真是一贫如洗。

丰干问及清一缘由,清一愁眉答道:“三日前,在寺门外的草地中捡得,真是可悲、可怜、可憎、可叹。”

“善哉,善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丰干和尚赞许道:“可否将小儿抱来,容贫僧一看?”

清一早就知晓丰干是位了不得的和尚,道行已趋鬼斧神工,忙将小儿抱来。

男婴未满周岁,圆圆的脸,长得眉清目秀,极是白嫩。丰干和尚在木凳上坐了下来,凝目细细端详审视,禁不住心中又惊又喜。原来慧眼察觉小儿眉宇之间隐藏坎坷,甚至有一道血光。和尚知晓这小东西日后长大有一段难了的姻缘,不由得叹息一声,道:“天下祸福,终为一个情字。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清一见丰干和尚眉宇凝结,便问:“大师有何见教?”

丰干并不回答,只是反问道:“兄长有何打算?”

“早晚伺弄些米粥,权且喂养,寻个机会送与人家。”

“不可,不可。此儿血光缠身,前途凶险,兄长若是把他送与人家,断断是坏了他的性命,这岂不是我等杀生罪过?”

“依大师如何?”

丰干和尚思忖片刻,道:“留他做一俗家弟子,教他本本份份学个裁缝手艺。若干年后,贫僧自有安排。兄长千万切记,须苦其肌肤,劳其筋骨,不能娇生惯养。”

“老朽年事已高,小寺且又困顿羞涩,如何把他喂养长大?”

丰干神情肃然,指着院墙的一个断壁豁口,道:“兄长宝号虽然坍了一角,正好望见

一片青山;从小啼饥号寒,长大便能吃苦耐劳。当然,生死由命,看他的造化了,兄长尽力而为吧。”

“老天真是不饶人哪,春来冬去多少个年头了,我还走不了。还请大师给小儿取个名吧。”

“他人丢而弃之,兄长拾而得之,就取名为拾得,怎样?”

“拾得,妙哉。” 

“兄长功德无量,”丰干笑笑:“日后那可是有一段千古风流啊。”

清一送别丰干,正是晚霞最为绚丽的时候,远远的山坡上一片红叶,披满霞光,如火如荼。老僧忽然觉得自己年轻许多。

清一将丰干所言谨记在心,对拾得悉心教养。柳青麦黄,光阴荏苒。十八年弹指一挥间,清一早已是风蚀残年,自知来日无几,看到拾得已长大成人,甚是欣慰。一个北雁南飞的夜晚,清一把拾得唤入卧房,说:“明日卯时,吉日吉时,你离了寺院吧。再也不要回来了。起码一年之内不得返回寺庙。你可依靠裁缝手艺,自食其力,不可懒惰,不可忘义。” 

翌日,山那边刚刚显露一抹霞光,晨霜尚未消融,寒气袭人。拾得背上一个简单的灰布行囊,噙着泪拜别了养父,走上长长的山弯小道。

一年后的深秋,当拾得再次回到山弯时,小寺没有了烟火,只剩下几道断壁,清一师父早已随风而去。碧空之下,唯有雁来红草依旧灿烂,分外艳丽。拾得止不住热泪盈眶,他明白养父不允许他在一年之内回归的良苦用心。

传说二则:

胥口外,水天一色三万六千顷茫茫太湖,岛上有一青山湾。这青山湾镇上有一细民,姓张名胜,浑家张氏。这张胜识得几个字,有些好高骛远,女儿阿妹五岁那年,张胜再也不愿做草鞋的营生。原来有好事者怂恿,说是姑苏丝绸在京城行情极好,跑一趟买卖,比守着家门铺儿强上百倍。人哪个不想挣钱发财的。于是,张胜向镇鱼行老东家借了纹银二十两。因为张胜能说会道,平日里又常去鱼行聊天,与老东家有些交情。张氏忐忑不安,又不敢多言。

张胜借了钱,又取了家里全部积蓄,与一乡邻结伴,去城里采备了些绸缎,奔京城而去。岂料,船儿行程才四天,在一个僻静长满芦苇的河湾处,遭强人所劫。张胜舍不下财物,紧拽布袋不放 。强人手起刀落,可怜张胜被砍断了手臂,落水身亡。

张氏闻得噩耗,不思饮食,整日搂着小阿妹以泪洗面。鱼行老东家连连叹息,悔不该自己把钱借出,害了人家一条性命。事已至此,只好劝慰张氏:夫君若此,固堪悲恸。但人死不能复生,想想阿妹吧,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阿妹小小年纪,叫她如何得了?

张氏忽然省悟,忍了悲痛,打起精神。张家原非殷实,这一场变故,已是家如残秋,一个穷字当头了。张氏只能仰己十指,替人家做些粗俗活计,聊以度日。鱼行老东家见张氏孤儿寡母实在可怜,时常接济一下。每每如此,张氏羞愧难当,丈夫所借二十两银还没有还去。老东家那里还要什么二十两银,如果能把张胜的命找回来,再化更多的银两也值。老东家要张氏千万不可再提那该死的二十两银。阿妹豆蔻之年,鱼行老东家去世了。张氏流了泪,领着阿妹去给老东家深深嗑了头。以后每年清明,张氏总要去坟上给老东家烧柱香。

虽是一脉相承的父子,鱼行少东家与其父天壤之别,不仅人长得猥秽,品行也差到禽兽不如。几年以后,他见阿妹长得花容月貌,竟然翻出早些年张胜二十两银借款,本钱加上利息已超出了百两,少东家说了,要么去官府说话,要么阿妹抵债为妾。张氏求饶磕破了头也没用,少东家想阿妹想红了眼。慌乱之下,张氏趁月黑星稀,带着女儿逃往城里阊门下塘,投奔亲戚姑姑。谁知晓,阿妹的姑姑在半年前病故了。姑夫耐不住寂寞,又另寻了一个小的,哪里肯认得张氏和阿妹。母女俩投亲不着,只得打算从枫桥坐船返回故里。

枫桥古称封桥,历来是一重镇。它横跨江南大运河,因官道所在,南北舟船、东西车马于此交会,集散丝绸、布匹、茶叶、竹木、等各种商品。尤其是米粮,一到大熟时节,大运河上船只昼夜不息,人来人往。那真是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田之美,无过于姑苏。姑苏熟,天下足。又因岁岁丰稔,米一石不过数十文,价格如此低廉,又令农夫唏嘘不已。眼下时近岁寒,天空丹云密布,镇上已显现着过年的样子。张氏到了镇上,觉得腿膝酸软,人有些畏寒,看看时光也近黄昏,就找了个小客栈住下,打算明日早些起来上船。 

月子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它乡。

一独臂老叟领一女童在客栈对过驳岸边一株硕大的红枫下卖唱。张氏见那女童身体弱小,衣着单薄,极是可怜,便让阿妹给那老叟小女买四只梅花糕送去。好心的阿妹又给了他们几文钱。

第二天,张氏竟昏沉,爬不起来,额头有些烫手。张氏并不上心,对阿妹说,娘这几日走乏了,将息一日就无妨了。哪知次日,身体愈发沉重,这才慌张起来。幸亏客栈老板娘是个热心人,帮忙叫来郎中,又帮忙抓过几帖药。服了三日,才有些好转。只是衣兜里已没有无几文钱了,张氏心里着急起来,再也不肯抓药将息,趁着还能支撑,赶紧回家。这客栈老板娘半老徐娘,丈夫走得早,也是个薄命人,与枫桥粮长有些相好,对粮长说了些好话,让张氏、阿妹搭上解粮官船到胥口,这样也就省了几个钱。

这天,朔风大起,天地间一片苍茫,母女俩举目四顾,湖面上竟无一只船儿。打鱼的,种田的,做生意的,临近年关了,谁也无心奔忙,都关起了门,安安逸逸准备着过年。

天色渐渐暗了,天空飘起了雪花。母女俩人在古运河畔一所废弃的驿站里避着雨雪,饥寒交迫,眼前是黑沉沉一片,走投无路。。忽然,看见前面河湾处亮起了一盏灯火,张氏领着女儿朝灯火走去。那是一户矮小的草屋,纸窗里透出烛光,张氏想讨得一口热水喝,暖暖身子。

 传说三则:

 这草屋里的人,他不是本地的乡民,谁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正如他以后悄悄地走了一样。没有知道他的真实姓名,几年前,他是从一座荒寒之山里走出来的,乡民都叫他寒山了。寒山长得高大结实,看上去是一个身手敏捷的人,有的人还说,看见他刚来的时候,身上还佩有一把长穗剑。他为人慷慨,心底善良,他选中一个浅池边,还有一株老槐树的地方,搭了二间小茅舍,开始替四方乡民杀猪宰羊,默默地过着日子。没几天就要过年了,寒山正在磨一把一尺三寸长的柳叶形利刃,明天一早,去星桥镇,有三户人家的猪要等着他去屠宰。寒山见母女俩一身雪花、瑟瑟发抖,好不怜悯。于是忙让她们进屋,又点灶烧水,满满地煮了一锅米粥。

 张氏千恩万谢,唤女儿一起吃了。寒山知晓原故后,又问张氏:“阿婆打算往哪里去?”

“阿妹姑姑已经亡故,我们再无亲戚。合该命苦,只得返还乡里。”张氏说着,撩起衣襟拭泪。

寒山素有侠义之心,暗暗思忖:她们老妇少女,无缚鸡之力,若是回到乡里,不是明摆着要遭那恶少欺凌。于是开口道:“我是外乡人,孑然一身,阿婆如不嫌弃这茅草小屋,就在这儿住下,权当寒山是你的儿子,可好?”

张氏见寒山情真意切,是个正正派派的老实人,不由得拉住寒山的手,高兴得老泪纵横,忙唤来阿妹:“快叫哥哥。”

阿妹年方十六,天生丽质,真是水做的一般,楚楚动人,只是平日里听说十个屠夫九个凶,心中忐忑不安,听母亲催她,沉着头低低叫了一声:“哥哥。”

天亮后,阿妹看到这屋后有一分浅池,冰凉的水面上残留着腐萎的水草。草屋的河湾对岸耸立着的山影,虽是寒冬,却是色彩缤纷,山边栽满了枫树,叶子有的还残留着绿色,更多是都红透了。阿妹更欢喜看河面平静时山的倒影。张氏带着阿妹住下了,包揽烧水煮饭、缝补浆洗一应家务活,把个先是乱糟糟的草屋收拾得干干净净。母女俩又在屋前的荒地上拾掇出几垅菜畦,顺着土墙根到池边,扎上一圈篱笆,正好养些鸡鸭。寒山照旧奔走四方,替乡民杀猪宰羊,如今回到茅屋,热汤热菜热饭,真正像了个家。家里有了勤快的女人,才是人过的日子。“老天厚我!”寒山从心眼里把张氏当作自已的娘,他把每日所挣得的铜钿如数交给张氏。寒山出去招览宰杀生意,有此时候要走得很远,张氏担心寒山饿着,给寒山备了一个素盒,里面放了熟食干粮,这样可以点点饥。

天气转暖的时候,阿妹对寒山一点也不拘谨生分了。阿妹真把寒山当成了哥哥。这院子里栽些花啊草啊什么的,才有生气,阿妹让寒山哥哥把池里的水草捞干净,栽了些莲鞭。阿妹对寒山哥哥说,在青山湾就有许多人家栽荷莲,这荷莲夏天开很好看的花,花有白的、有淡红的。花谢了就成莲蓬,莲蓬里生莲子,当然荷莲的根茎大了成藕。到了夏季,池塘里长满了荷莲,蛙鸣不止,那莲花烂若丹霞、皎如素雪,竟然全是并蒂!寒山觉得阿妹就是水中的一枝荷莲。

这一年的冬至,张氏午后忙碌了几个菜,觉得人有些疲软,没有气力。冬至大如年,姑苏民风这一日要全家团聚,祭祀先人,拜贺尊长,要品冬酿酒,食冬至团,吃冬至饭。张氏前几日就忙开了,还想在吃冬至夜饭前,了却一桩心事。将近二年的相处,张氏看清楚寒山是个厚道人,又有孝心,又有情义,身体也好,女儿嫁给这样的男人,不会受欺侮的,这一生也就安安逸逸太太平平了。自己守寡吃尽苦头,阿妹跟了寒山,放心了。张氏想着心里愈发高兴,谁知洗净了锅,灭了灶膛里的火烬,站起身来,一阵昏眩,差点倒在了灶台上。

这一日,寒山比以往回家早一些,今日冬至,是个好日了,吃团圆饭,不要让娘和妹子等得太晚。太阳还没有下山,寒山就回到家,见张氏卧在床上,脸色苍白,手足冰凉,赶紧煽旺炭炉;阿妹在一旁眼泪汪汪,不知所措。寒山要阿妹不要忘了给炉上加炭,自己赶紧去镇上请来郎中。

郎中把了脉,说是病人劳累所致脱了力,开几味草药,调养个三五日,便能无事。寒山这才心中石头落地,请郎中一起吃过冬至饭。

张氏煎服过五帖,似流水一般,又服了十帖,如水浇石、全无作用。寒山看张氏人瘦了一圈,摸摸张氏额头,竟如火炭一般,忙央求人,请来一位上好的郎中老先生。

老先生细细问诊切脉,连连摇头,也不开什么汤药了,告知寒山,妇人脉象甚小,疾症已入膏肓,无可救药,准备后事吧,短则三五日,长则二旬。寒山见说,仿佛掉进了冰窟窿;阿妹早已泣成泪人。

张氏并不恐慌,倒也豁达,虽是一息奄奄,神志很是清楚。这一日,当冬日的阳光从窗扉照进屋里,张氏忽然有些精神,想吃米粥,寒山赶紧去做了。张氏把女儿唤到床前,拉着手儿,道:“你寒山哥哥,是个好人,不要违了娘的嘱咐,娘放心不下你哪。”

阿妹边流着泪,边点头答应:“女儿遵命就是。”

寒山端来了米粥,粥里还放了些红糖,小心翼翼伺候着老娘。张氏吃了几口,再也不想吃了。

“山儿,你可知晓娘的心事?”

寒山点了点头,明白张氏放心不下女儿:“娘放心,寒山一定好好护着阿妹,一定会给阿妹找个好人家。”

张氏摇了头,“阿妹也长大了,你们俩个一起过日子吧。你平日挣下的钱,在床底下的小瓮里。明年二月十二是个好日子,就在那一天把事情办了。” 

寒山一听,止不住眼泪在眶里转动,”娘,寒山一穷二白,还是个粗俗之人,怎么配得上阿妹呢。寒山一定替阿妹找个好人家。”

“山儿,阿妹从小没爹,你可要好好带着她,娘谢你了……”

“娘……”寒山咬着下唇,不让自己的泪流下来。

张氏把阿妹唤到床前,道:“娘要去了,你跟着寒山,娘在九泉之下,也放心了。”说罢,又把混浊的目光看着寒山。寒山心如刀绞,抓住老人的手,含泪道:“听娘安排,儿一定记住娘的话。” 

次日子夜时分,张氏再无牵挂,安安静静地走了。阿妹想到娘吃苦受累一辈子,又想到自己一段隐事,哪里忍得住苦痛,伏在娘的身上,失声恸哭。

寒山请了些乡民来帮忙,自已披麻戴孝,葬了张氏。

来年的二月十二日是百花节,这一天天气晴朗,无雨,预示今年百花盛开。寒山与阿妹没有成亲,俩人在张氏坟前烧了香,深深磕拜了,寒山告知张氏在天之灵说,阿妹好好的,自己要守孝三年,等三年守孝满了,就与阿妹成亲,与她白头偕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赵华] 标签:寒山寺 寒山拾得 传说故事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