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顽石点头:长清灵岩寺

2011年05月10日 09:21
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作者:延年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长清灵岩寺辟支塔(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长清灵岩寺千佛殿内罗汉(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灵岩寺座落在泰山西北麓长清县的灵谷峪中,距济南市75公里。寺院依山势构筑,参差错落,隐现于群山环抱的绝谷之中,掩映在云山烟树之间,沿途碑碣林立,寺内古迹荟萃,特别是千佛殿中的雕像,更是名冠天下,让人流连、赞叹。

灵岩寺始建于前秦符坚永兴年间(357—358年),由郎公和尚创建。朗公和尚说法秦山北岩下,听者千人,石为之点头。众以告,公曰:此山灵也,为我解化。灵岩寺就取名于顽石点头之意。北魏孝明帝正光初年(520年),法定和尚重兴灵岩寺。至唐朝时,灵岩寺与浙江天台国清寺、湖北江陵玉泉寺、江苏南京栖霞寺并名,被誉为天下寺院四绝。宋朝时灵岩寺的重要住持有琼环(重净)、仁钦(净照)、妙空(净如)等,并形成以天王殿、大雄宝殿、五花殿为中轴线的寺庙建筑群。元明清历代,灵岩寺仍然香火隆盛,香客游人不减以前。

现存灵岩寺主要建筑有千佛殿、辟支塔、大雄宝殿、钟鼓楼、证盟殿、慧崇塔、墓塔林等。近年来,经过修复整理,交给佛教团体管理使用,作为佛教活动场所对外开放,使这座千年古刹重放光彩。

千佛殿是寺内保存下来最早的木构建筑,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宋、明、清时予以重修,至今保存完好。千佛殿为单檐灰筒瓦顶建筑,殿面7间,建于两米高的基座上。前檐八根石柱,柱础雕刻着龙、凤、花叶水波及莲瓣、宝装荷花等纹样,雕工精美,匠心独具。斗拱由于层层叠套,使前檐伸出两米,檐角长伸高耸,显示出展翅欲飞的风采。

殿正中佛龛上供奉着三尊佛像,正中释迦牟尼的化身毗卢遮那佛,系宋代治平年间(1064一1067年)塑,竹藤编织髹漆泥金,端坐在莲花座上。而莲花座上的数百支莲瓣细长灵巧,各各分离疏散,形成一条美妙的花坛,使塑像更显庄严。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均为明代铜铸,各重五千斤。三尊佛像庄严肃穆,眉宇间凝视的目光,与朝拜者的视线呼应,充分表达了“人天相接,两得相见”的目的。

墙的四面有上千尊约30厘米高的小佛像,多为木雕,少数为铜铸。最吸引人注目的是四周的40尊罗汉像,每尊高约1.1米,加上坛座共1.55米,整体上与真人大小一致。根据寺内现存木牌题榜,这40尊罗汉有释迦牟尼弟子、印度高僧,有中国高僧慧远、慧可、慧顗,还有灵岩寺历任住持等。

这些塑像特征是变化多姿,现实感强,衣饰卷褶自然,面形较方,外眼角上吊,结构上筋骨逼真,有的脉管都隐约可见,手足比较瘦削。这批塑像生动地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精湛技艺和艺术成就,对人物性格刻划入微,风格写实,这些罗汉,有柱杖,有端拱,有静思默想,有纵目远望,有俯首低吟,有据理争辩,喜怒哀乐,都“夸而有节,饰而不诬”。塑像的衣饰贴体利落而富有节奏感,着意衬托出头部表情和手部动作,增加了艺术感染力。

千佛殿西面的辟支塔也十分壮观,数里之外即可遥望。此塔建于唐天宝十二年(753年),塔身砖砌,八角九级十二檐,高54米。每层四面辟门,可循级而上。在灵岩寺之西,有唐至清朝灵岩寺住持僧的墓塔167座,形制多样,可与少林寺塔林比美。塔林中有日本僧人邵元撰写的《息庵禅师道行碑记》,十分珍贵。

灵岩寺文物古迹十分丰富。周围群山环抱,有汉柏、摩顶松、朗公石、可公床、一线天、对松桥以及五步三泉、镜池春晴、方山积翠、明孔晴雪等胜景。现寺内唐代文物众多,有鲁班洞、功德顶证明殿石窟造像、辟支塔、慧祟塔、千佛殿、御书阁、李北海撰书的《灵岩寺颂碑》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灵岩寺 辟支塔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