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武汉佛教四大丛林
2010年09月07日 09:13《法音》 】 【打印共有评论0

明清以来,武汉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佛教兴盛,寺院众多。其中归元禅寺、宝通禅寺、莲溪寺、正觉寺规模最大,僧众较多,曾称为武汉佛教四大丛林。至今,除武昌幕府山下的正觉寺未能恢复外,其余三寺均保存完好。近年来,这三处寺院均有计划地进行了重修,已再现昔日庄严。

汉阳归元寺山门(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汉阳归元禅寺,在翠微街西端,清顺治初由白光禅师就明代王章甫葵园旧址创建。因迭经战乱,屡兴屡废。现存建筑,系清同治三年(1864)、光绪二十一年(1895)所陆续重建。内有钟鼓楼、韦驮殿、大雄宝殿、地藏殿、天王殿、五百罗汉堂、大士阁、藏经楼、禅堂、斋堂、方丈寮及云集斋素餐馆等建筑,占地约70余亩。“百尺茂林,千竿修竹”,风景十分幽美。寺内罗汉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光绪时重修。堂内释迦牟尼、观音大士等塑像,形象高大,神情肃穆。特别是五百罗汉,形态各异,起伏坐卧,喜怒哀乐,各具姿态,极富生活气息,其雕塑艺术亦堪称精湛。建筑雄伟的藏经阁内,保存有贝叶经、《龙藏》全部、玉佛三尊以及其他珍贵文物。在“文革”浩劫中,由于昌明法师的护持有方,使归元寺法物无一损毁,保存完好。近年又增修了云集斋等建筑。新设的经书流通处,经销佛教经像书刊,佛画经卷,琳琅满目。寺内现住僧众50余人,晨钟暮鼓,法务兴隆。

宝通寺大雄宝殿(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肃恩)

宝通寺坐落在武昌洪山南麓。南宋端平年间(1234—1236)由随县大洪山迁此。原名崇宁万寿禅寺,明成化二十一年(1485)始易今名。现存殿宇,多系清同治四年(1865)至光绪五年(1879)重建。其建筑特点,由山门至宝塔,均依山势而递升,层迭有致。已修复的殿堂有接引殿、东西厅、大雄殿、祖师殿、禅堂、斋堂、方丈寮等,古朴幽雅,清净庄严。而洪山宝塔雄踞山腰,俯瞰全寺,使古刹显得更加巍峨深邃。寺内保存的宋铸万斤钟和明雕石狮子,被誉为“江汉第一”;庋藏佛典也极丰富。1983 年落实管理体制,经政府拨款和国内外信教群众的资助,对寺庙进行了全面修复;广州光孝寺方丈本焕法师和香港宝莲寺方丈圣一法师喜舍净资,塑造了全堂佛像并装金。赵朴初会长题书“宝通禅寺”四字以镇山门。1986年,礼请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道根法师任住持,深庆名蓝得主。该寺现住僧众约40人,过着“六和敬”的宗教生活。

莲溪寺坐落在武昌大东门外傅家坡南,始建于明代中叶,明末毁于战火,清康煕年间重建。全寺殿堂东为祖堂、丈室、斋堂;西为禅堂和华严大学旧址;中轴线为山门、弥勒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建筑庄严,布局严谨。寺内保存有丰富的藏经和希有的文物珍品。1928年,体空和尚在寺内开办华严大学。现在,莲溪寺在武汉市佛协及有关部门的资助下,已逐渐修复,并辟为武汉地区的尼众丛林,1986年礼请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慈学法师(比丘尼)担任方丈。

正觉寺初建于明代,为明代荆州惠藩奉敕建造,清咸丰二年毁于战火,同治三年(1864年)湖广总督捐资修复,未及一年,又毁于大风,致使寺内大殿、后殿颓倾,诸佛像破败。同治八年,由于湖北官书局重修,寺内始续香火。 清同治六年(1867年),湖广总督李翰章(李鸿章之兄)在正觉寺内开设湖北官书局并亲自督阵,先后有粮道、盐法道、牙厘局官员及按察使、布政使参与,并选用一批有学能用之士,以补用道员胡丹凤为局督校总负责,在寺内空处建矮屋30余间作刻印厂房,随后又将前任巡抚胡林翼及鄂耆们1859年办的崇文书局合并进来。现今正觉寺已被改为模具工厂。

【头条】:蔡武拜访星云大师 望佛教交流在两岸文化交流中发挥作用

【观点】:道坚法师:谁有权力收取佛教寺院门票?

【两岸】:华人佛教独家对话星云大师:两岸佛教交流及人间佛教

【觉悟】:操心就有事 放心便无事 困境和逆境修行的增上缘

【影音】:明奘法师讲金刚经第二讲

【图片】:孟昭平作品:大昭寺的传说(上篇)

【朝圣】:探访武汉佛教四大丛林

【众生】:濮存昕:饰演弘一法师和鲁迅影响了我的人生

【一日禅】:有聚有散才能成长

【素食】:秋季进补四种素菜效果好

【禅茶一味】:西洋人谓茶:“迷昏头的水”

【心灵物语】:小聪明导演的大悲剧

【慈善】: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参加市慈善总会组织的慈善助学活动

【佛艺】:丝织佛像中的上品——宋代缂丝唐卡

【佛教常识】: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法讯】:闽南佛学院2010年秋季开学大会在南普陀召开

【书店】:凤眼菩提佛珠——修炼者必不可少的法器

【读书连载】:开悟:生命是什么?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张定国 编辑:李保华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