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鹰:少林寺“被股份制”,不能完全指责地方政府
2009年12月29日 17:10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张新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在以少林寺经营权、名称权“被股份制”为中心的佛教热点问题高层论坛上发言如下:

我对这个事情已经关注了很长时间。从27号少林寺这边,嵩山这边,还有香港这边都对这个事情有了一系列的澄清,一再强调这个事情不是把少林寺上市,是大家的误解等等。我觉得就这个事情本身来讲,其实它的影响面在缩减。但是它引起我们的思考,引起我们的关注,恰恰应该是越来越大。因为这件事情,我感觉它里面反映出来的现实,值得我们思考。佛教在商品经济的大潮当中,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面,要面临一个什么样的前景?今后应该怎么对应?

我个人觉得,如果以少林寺为例的话,走到这一步,被推到“被股份制”、“被上市”的风口浪尖上,不能完全地在这里指责地方政府,或者是商业界如何如何,我们是不是应该有一些内醒的东西来考虑为什么少林寺会成为这样一个商业资源,再进一步想一想,我们佛教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当中,它究竟是一个什么形象?而少林寺在塑造中国佛教在当今社会形象当中起了什么作用?我们经常谈论一个问题,佛教界和学术界的有识之士,在谈论佛教面临一些问题的时候,经常提到一个就是佛教的这种贵族化,这个情况恐怕已经是难以否认的一种现实,跟贵族化相联系的就是我们的一些佛教界的人物,从个人的生活等等,也引起了很多的垢病,为什么少林寺跟大悲寺的比较会引起那么多的议论,这都跟认识有关系,应该考虑的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商业经济,面临的经济发展带给了信众,在信仰方式方面引起了什么样的影响?而佛教面临这样一种信众的心理需求,或者是他的信仰方式的变化,使随顺、迎合还是引导?

刚才几位老师都提到庙产兴学的问题,我感觉拿这个事情跟少林寺上市的事情做比较……庙产兴学的背景是什么?是明清以来佛教不断世俗化的过程中不断衰退造成的结果,你先掉到井里了,然后才有人下石,这个井可能是自己挖的。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佛教自己在那个时候走到了那样的程度,所以它的庙产才成了社会上大家所觊觎的资源,如果用它兴学还是相对比较好的选择。很多问题佛教自己应该多做一些反思,多做一些考虑,今后我们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会有更大的一种变化,中国的佛教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一两千年的历史,但是从来没有经历过像现在这样几千年未有的变局,它的适应能力在这里面究竟怎么样?我感觉还是值得划问号的?它会以现在这样的方式存在下去,但是今后对它的发展,在信众心目当中的地位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感觉还是值得佛教界,值得学术界认真地去思考、梳理,我并不想提出一个固定的模式、或者一个看法,或者一个观点来支持我的想法,我只是感觉目前的这种状况是很值得忧虑的。因为我们看到了很多佛教界的信徒、居士,他们逐渐地在走另外一条路,类似于家庭教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信仰需求,就是和寺庙形成了一定的张力,保持了某些距离。本身这种选择,按规矩来讲,是不太符合规矩的。现在某些居士或者团体在走这条路,这里面反映的是什么倾向?这是值得佛教界深思的。寺庙和僧侣是佛教的一个符号,但是如果仅仅最后成为一个符号,而缺乏了实质性的内容的话,那么它实际的作用,对佛教的作用是会变化的。

 

另外,对于少林寺,我自己有一个建议。少林寺现在给别人的印象基本上就是武僧,就是表演,这些年少林寺采取了不少的措施,做了不少努力,来增加它的宗教性。但是我感觉还不够,我有一个想法,少林寺能不能想办法减少它自己武的僧才,增加它文的僧才,减少它商业表演这样的活动形式,增加它的宗教性更加明显的活动方式,在社会上营造少林寺另外一面的形象,即使由于这样,可能会减少一些游客,减少一些门票的收入,但是从长远来讲,从对佛教事业整体的影响来讲,我觉得是有意义的,当然这样也需要我们少林寺的僧人,包括永信大师,还有咱们地方的宗教事务部门作出很多的努力,来达到这个目标。这个目标是值得努力,值得尝试的,要不然在全世界心目当中,少林寺只会打,这不是佛教的真谛。不要让人觉得少林寺的僧人只是武夫,这对佛教的形象是一种误导,也正因为有这样的误导,才误导了我们社会上这些有商业眼光的人,商业界的来想办法去把它上市,去怎么炒作它,把它变成赚钱的肥肉。如果我们的唐僧能够自己修炼到金刚不坏之身,妖魔鬼怪想咬他一口,也不见得能咬下这块肉。

 

相关链接:

常大林:少林寺上市表明中国社会信仰的缺失 

戒毓法师:普陀山景区僧人每年就三张进山票  

黄夏年:让少林寺属于省管,登封县就没办法把它绑上市

方立天:我们现在需要买门票去信仰,买不起门票你就没有这个权利

魏德东:这是断子绝孙的买卖

温玉成:少林寺被绑架了

楼宇烈:宗教场所变旅游景点是践踏传统 误导民众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邢艳玲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