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曾文:唐代马祖和中国禅宗
2009年09月07日 17:55《马祖道一与中国禅宗文化》 】 【打印共有评论0

曹洞宗到宋代,是属于洞山弟子云居道膺的法系,曾长期不振,直到北宋后期洞山下八世芙蓉道楷(1043-1118)时,形势才出现转机,经过丹霞子淳,出了天童正觉(1091-1157),提倡默照禅,主张静坐默照使“心尘脱落”。芙蓉的法系一直延续到明清以后,禅师有元代的万松行秀(1166-1246),著有《从容录》;弟子有林泉从伦,著有《虚堂集》等,明代有无明慧经、永觉元贤等。

禅宗在宋代以后成为中国佛教中的主流派,以至达到无寺不禅的地步。在禅宗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仅得道儒者士大夫的理解和支持,而且也受到一般民众的信奉和支持。禅宗强调世和出世不二、“即心是佛”和佛在众生中的思想,修行方法简便,不要求特别的时间、场所和程序、方式,即使对于一般人容易接受的净土念佛信仰,也不是绝对反对,而是逐渐以“唯心净土,己性弥陀”的思想加以融摄,禅净双修;说法中贯彻理事、体用圆融的玄学思维和富有机辩的论禅方式;寄修行于日常生活的简易要求;实行农禅并重、丛林运营井然有条,崇尚自然的情趣等;禅宗寺院所具有的地方文化中心功能,很多禅僧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禅僧行脚游方在沟通各地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角色;禅僧在说法中标榜的“无念”、“无求”和淡泊名利的理念等等,通过多种渠道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之中,对中国的佛教和社会文化、民众习俗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七、禅宗在朝鲜、日本和越南的传播

佛教在公元4、5世纪传入还处在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分立时代的朝鲜半岛,在南北方缓慢传播。新罗统一王朝(668-918)时期,与唐朝的佛教文化交流十分频繁,中国各宗派陆续传入新罗,佛教在全国发展迅速,其中以华严宗、法相宗最有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禅宗也逐渐传入新罗。

唐朝道信、弘忍在蕲州黄梅创立禅宗“东山法门”,新罗僧人法朗入唐跟道信受法,回国后传播道信的禅法。弟子神行,入唐跟北宗普寂的弟子志空受法而归,传北宗禅法,但他们所传的禅法影响不大,在新罗比较有影响的是从唐朝传入的属于南宗的禅法。

新罗有不少僧人先后入唐投到南宗马祖法系或石头希迁法系的禅师门下学习禅法,回国后在不同地区传法,发展成为若干不同禅派。在进入高句丽王朝(918-1392)以后,共形成九个禅派,史称“禅门九山”,其中除了曦阳山派传北宗禅之外,其它八派皆传南宗禅法;而在这八个传承南宗的禅派中,只有许密山派传石头希迁-曹洞宗禅法外,其它七派皆传马祖洪州宗的禅法。它们是:迦智山派、实相山派、桐里山派、圣住山派、凤林山派、阇崛山派、师子山派。唐末,顺之到中国求法,跟仰山慧寂(807-883)学习沩仰宗禅法,回国后在五冠山传沩仰宗,在传授禅法中经常以画圆相或画符号的方式表达某种禅机。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邢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