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大拙的禅学风骨
2010年11月24日 09:33中国宗教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铃木大拙向西方介绍禅宗思想的巨大成功在于:

一、传承历史

释迦拈花,迦叶微笑,达摩西来,一苇渡江。于是,禅的真谛便从印度传到了中国;而六祖慧能一首传遍天下的偈子“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又把印度的佛教变成了中国的佛教;过了不久,唐朝僧人义空东渡日本,则把中国的禅宗传给了东邻,二三百年后,荣西禅师从南宋学了临济宗黄龙派的秘义,则又在日本开了八九百年的禅风。上世纪末,铃木大拙到了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传去了日本式的禅学,自那以后,他用英文写了不少弘扬禅宗的著作。1983年出版了一本根据F•卡普拉《物理学之道》编译的《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这本书引了一些禅宗语录和铃木大拙的论点,并在结尾处下了这样一个断语:“我们整个文明能否生存下去,也许就取决于我们能否进行这种变革,它最终取决于我们采纳东方神秘主义某些阴的态度的能力,要有体验统一自然和协调生活的艺术。”

禅宗经历了印度、中国、日本、欧美,在最富于代表的文化区域兜了一个圈子,用文化轨迹在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之间划了一个不很宽却很深的纵横通道,使古代与现代有机传承,使东方与西方碰撞、沟通。铃木大拙起了从传承到创新的重要作用。

二、方法创新

比较宗教学的创始人之一麦克斯•缪勒说:“只了解一种宗教的人,什么宗教都不了解。”纵观铃木大拙的著作,就像一个高明的厨师把东西餐的调料搅在一起,即把东西方宗教历史文化背景、发展传播轨迹、基本教理教义、宗教礼仪等诸项,用比较学的手段重新整合,创出了铃木大拙的禅风。

铃木大拙认为东西方文化极不相似的思考角度,实际上可以称之为人类生活的两个极端,因而可以互相补充。

“东方的思想大体从直觉出发,西方则与此相反,是从逻辑出发深入地分析,因此不太重视直觉,即使在承认直觉的时候,也只是把直觉置于逻辑的手术台上去进行逻辑解剖。东方人却不然,而是努力地把直觉能力发挥得越加深邃玄妙,并成功地形成了它独特的方法论,公案禅就是这样的,这也就是所谓的‘由定生慧’。”(《通向禅学之路》日文版序)

三、禅不是哲学

被公认为日本曹洞禅创始人的道元和尚说:“我是空手还乡,我在中国学到的不过是眼横鼻直而已。”这类话显然是自明和寻常,倘若加以认真对待、逻辑分析反会令人糊涂。显然禅不是一种哲学。它没有一种可藉理智来探讨的系统表述的学说或神学体系:“禅超越了言语和理智,不像哲学那样是一种规定思想和行为的学问。修行才是绝对必需的。”尽管如此,禅既不是反理智主义的,知解不能取代禅悟,但修行若无适当合理的知解形式,往往会误入歧途。知解无修行则弱,修行无知解则盲。

中国唐代禅师青原惟信的偈语,为人们理解禅宗提供了一把钥匙。他说:“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然后他问:“这三般见解,是同是别?”这里三般见解就是三个阶段。

这里所讲的第一阶段见解,强调“山是山,水是水”。这是禅师在习禅之前的见解。可是,当他习禅若干年后有所契会时,他领悟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这是第二阶段见解。当他开悟时,他清楚地认识到“山只是山,水只是水”。这是第三阶段也是最后的见解。在第一阶段的见解中,惟信把山与水加以区分,“山不是水,而是山;水不是山,而是水”,以此将两者判然相分,从而肯定了山是山而水是水。这里既有区别性又有肯定性。然而,当他达到“山不是山,水不是水”的第二阶段见解时,既没有区别性又没有肯定性,只具有否定性。最后,当他达到“山只是山,水只是水”这第三阶段也是最后的见解时,又有了区别性与肯定性。

铃木大拙是这么理解禅的:“从本质上看,禅是一种见性之法,并为我们指出挣脱桎梏走向自由的道路。”“禅所提出的解决方法来自于个人的经验事实而不是什么书本知识。”“所谓个人的体验乃是抛开任何媒介物而直接地把握事实。”“禅与法华宗有‘四句真言’一样,也有自己震古烁今的四句真言:‘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缘此,禅从来不作任何解释,只作暗示;不诉诸累赘的陈述,也不作归纳整理,它总是接触事实,接触具体的可以触及的事实。”

在《禅风禅骨》中,铃木大拙援引了临济宗、云门宗、法相宗、曹洞宗、华严宗等著名禅师的典型公案和偈语来诠释禅的本意,诸如:云门、睦州、青原惟信、百丈怀海、马祖道一、景岑、长庆、芭蕉慧清、慈明、圆悟……“扬起一微尘,大地就在其中;一朵花开,整个宇宙也随而产生。”

铃木大拙著述甚丰,其关于禅的思想颇有见地,基本上还是同中国的禅宗思想一脉相承的。可以说,铃木大拙继承了“修心”、“见性”的传统。自觉地运用禅理去分析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他人、人与自我等关系,从而使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达到和谐统一。这也是铃木大拙禅学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

禅,博大精深,蕴藏了中华民族智慧的精华,她对中国文化、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东渡扶桑十余年,陆续、反复读了铃木大拙先生的十余本著述,颇受启迪。也曾在书眉上写下了“读公案隐幽细品,阅佛偈感悟自生”的禅理。(作者:申秀燕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系)

 

【头条】:首届圆悟克勤禅师暨“茶禅一味”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闭幕

【观点】:愚巷:王健林捐10亿建大报恩寺为何被质疑

【两岸】:华人佛教独家对话星云大师:两岸佛教交流及人间佛教

【觉悟】:我们究竟生活在娑婆还是净土取决于你的心

【影音】:界诠法师讲:金刚经大意第五讲

【图片】:凌云古刹重光 照观法师升座现场图集

【朝圣】:青海朝佛之旅:军功乡吉祥之园拉加寺

【众生】:铃木大拙的禅学风骨

【一日禅】:人与人之间不总是和谐 但也绝不永远对立

【素食】:降低血糖的两款美味健康素食具体做法

【禅茶一味】:禅茶无一相 何惹杯盏起尘埃

【心灵物语】:这回运气好,没有遇到风

【慈善】:愿爱无处不在——为可怜流浪狗献爱心

【佛艺】:种类繁多的擦擦

【佛教常识】:佛教主张给亡灵焚烧纸钱吗?

【法讯】:四川成都双流县应天寺隆重举行灾后重建开光大典

【书店】:18毫米海南沉香手珠

【读书连载】:功利:要有企图心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申秀 编辑:梁莉娜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