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这里的敌情十分严峻。
除在广胜寺西北20公里的赵城县城,西南15公里的洪洞县城、东南20公里的安泽县城驻有敌人的重兵外,正西10公里的明姜镇、正南7公里的苏堡镇都有敌人据点。而最近的一处据点,竟设在离广胜寺只有两公里的道觉镇,而且在它北边的桥子上,东南的茶房儿上,还有两处碉堡。广胜寺的一举一动,都在敌人的监控之下。从这里把4300多卷《赵城金藏》抢运出去,无异于虎口拔牙。
然而,由于指挥者的周密细致,八路军、游击队指战员和抢运人员的高度责任心,严格的组织性、纪律性,我们竟不废一枪一弹,胜利地完成了任务。
拍摄工作,从7月4日开始。
为了把存放宝经的琉璃宝塔和弥陀殿展现于观众面前,临汾电视台的同志们把他们长达十余米的摇臂式摄像架拉上山来,协助中央电视台记者拍摄了整整一个下午。
5日拍摄弥陀殿内的藏经柜。我和我的老战友苏雄同志作了介绍。
6日,对藏放“金藏”的飞虹宝塔内进行了详细地拍摄。
7日,记者发现为保护《赵城金藏》建立了卓著功勋的力空法师的遗像和他生前的住处还没摄入镜头,又专程上山补拍了一次。
8日,在返回太原前,记者对某些镜头感到不够理想,又作了一次补拍。
从开始到结束,共登上广胜寺六次。
广胜寺文管所的谢宝珠所长、段建凤副所长为拍摄工作提供了一切方便。
拍摄运筹帷幄的地方
7月7日,我们在中共洪洞县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柴虎成同志的陪同下,来到霍山怀抱中的兴旺峪村。
这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赵城县委和抗日县政府所在的地方,是赵城县人民抗日战争的领导中心,是抢救 《赵城金藏》运筹帷幄的地方。力空法师徒步15公里,就是在这里向杨泽生县长汇报情况的。
“杨县长办公的地方在哪里?”抗日战争时期,我曾多次来过这里,对这地方的情况还是比较熟悉的; 然而60年后的今天,这里的情况大变了:当年常走的崎岖小路,被开阔、笔直的柏油路所代替;那层层叠叠的小土屋,很多已建成了砖瓦房,我真有点摸不着头脑了。
“我知道,我领你们去!”我们正在打问,一位热心的老人走来了。他叫张宝运,今年78岁。他领着我们爬了几道坡,走进一个土山沟。这沟既窄又陡,两边长满了树木,沟北边的土崖下,是一层一层的小房院。顺着土山沟往上爬了约300米,来到南山坡顶上的一处房院前。
“这就是杨县长当年办公的地方!”
大家抬头一看,在一个座北朝南的小土崖上,有三孔土窑洞,窑洞的门面早已塌落,留下三个黑土洞;院子里长满了树木,成了一个果树园。
村子里的许多男女老少,纷纷跑来看热闹,一位86岁高龄的老人也拄着拐棍、戴着草帽跑来了。他叫高继贤,当过八路军,打过日本鬼子,曾是我决死42团的战士,现在享受着老八路的待遇。老人很热情,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当年打日本鬼子的情形。
“你知道当年抢运《赵城金藏》的事情吗?”记者问。
“我知道,我知道,我还参加过运经哩!运经的牲口就是从我们这村走的!”
从他的谈论中,人们得知:那天晚上杨泽生县长从郭家节转运《赵城金藏》,是从石门峪上的山,不是走的井子峪。因为那时,由于敌人的封锁,我们往太岳抗日根据地运送物资,只能爬霍山走,而霍山能走牲口的路,只有井子峪和石门峪两条。从井子峪过山,近些,但翻过40里的大山,有一处地方叫槐树,比较危险,驻安泽县城的鬼子兵,不断在那里偷袭我们。从石门峪走,虽远些,但比较安全。杨县长他们为了《赵城金藏》的安全,选择了这条路。
拍摄杨县长的办公处,是比较困难的。临汾电视台同志们拉来的摇臂式摄像架上不了山,是村子里的年轻人和电视台的同志们一节一节的扛上山,又组装起来,才完成拍摄任务的。
张宝运老人,还领着记者拍摄了吴辰书记、刘骞局长当年办公的地方。
杨县长的指挥所
抢运《赵城金藏》的那天晚上,杨县长的指挥所,设在郭家节村,离广胜寺5公里。是这村两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何庆锁、何小贝领着我们来到杨县长当年指挥战斗的小窑洞的。
据了解,杨县长在这里进行了下边几项工作:第一,指挥部队包围道觉镇的敌人据点,封锁了西、南两个方向的道路,命令部队隐蔽前进,不能惊动敌人,任务主要是掩护;又派一支部队和民兵深入敌占区活动,并让韩家庄、板塌两村的群众给敌人送情报,说八路军在下边活动,以转移敌人的注意力。第二,对参加抢运《赵城金藏》的干部群众作深入动员,说明抢运宝经的重要意义,讲明敌情,要大家:一要小心谨慎,分成组,拉开距离走,不要惊动敌人;二要沉住气,不要怕,前边有部队掩护;三是如遇敌人追击,一定要保护好宝经,人在经在,绝不能丢了经,自己跑掉;四是如真的打起来,山下不能走,就从山上抄小路把经直接送到后方去。第三,组织驮运队向后方转运。决定宝经一到就立即装驮运走,随到随运。第四,组织郭家节的干部群众为抢救宝经的同志准备开水、食物,为驮运的牲口准备好草料。
据杨县长后来在一次电视谈话中说:那一夜,抢运宝经的同志们可辛苦啦!有的人一连跑了两三趟;有的人把包袱磨破了,就脱下衣服抱着走;有的人把鞋子跑掉了,就光着脚走,大家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作者:冯玉玺 编辑:邢彦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