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光辉足迹 随中央电视台记者拍摄《烽火护宝》纪实
2010年05月27日 13:59慧海佛教资源库 】 【打印共有评论0

2005年7月3日至8日,我应中央电视台记者张世君、杨晓飞同志之邀,与他们一起访问了我的故乡——洪洞县明姜镇的兴旺峪、井子峪、郭家节、南山底及广胜寺等地。

这一带村庄,都在霍山的脚下。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始终是我晋冀鲁豫边区太岳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前哨阵地,是原赵城县(现为洪洞县)人民抗日斗争的根据地。中央电视台记者这次来访,是要拍摄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的人民,在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政府领导下,从日本侵略者的眼皮底下抢救国家一级文物——《赵城金藏》的光辉业绩,以便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期间,奉献给全国人民。我之所以被邀作向导,一是因为在1982年8月,我与我的哥哥冯玉璋,曾把我家保存了40年的两卷《赵城金藏》无偿地捐献给国家——北京图书馆(现为国家图书馆),二是我对这一情况略有所了解。

一场“闪电式的胜利总体战”

抢救《赵城金藏》的事,发生在1942年4月25日夜晚。组织、领导、指导这一战斗的原中共赵城县委书记吴辰、县长杨泽生、公安局长刘骞同志把这场斗争称之为一场“闪电式的胜利总体战”。其经过是这样:

《赵城金藏》是刻成于金代的罕世孤本,国家一级文物,中华民族的稀世瑰珍。八百多年来,它一直存放在广胜寺内。1938年春,日寇侵占我洪洞、赵城后,当时广胜寺的主持和尚力空法师,唯恐宝经有失,便把它移藏于飞虹塔内,并封死了塔门,不再向游人开放。1942年春,日寇搞“强化治安”,把魔爪伸到广胜寺附近,在离广胜寺只有两公里的道觉镇建了据点,并派来了所谓“东方文化考察团”,声言要在农历三月十八广胜寺庙会期间登塔游览。

“敌人登塔游览,这《赵城金藏》不就有被抢走的危险吗?”力空法师十分着急。

“去找共产党,找抗日政府!”焦急万分的力空法师,便顺着山下的崎岖小路奔波15公里,亲自来到兴旺峪找抗日政府的县长杨泽生同志。

“这还得了!”杨县长对这一情况非常重视。他一边安慰力空法师,要他不要着急,共产党、八路军、抗日政府绝不会让敌人把经抢走;一边向县委书记吴辰同志作了紧急汇报,并提出了抢运《赵城金藏》的建议。

吴辰书记更为重视。他立即召开县委会议,研究对策,同时向太岳二地委书记、军分区政委史键同志作了请示报告。很快便接到史键同志的批示。

批示说:“经请示研究,决定抢运《赵城金藏》,由县委组织完成。”并指出:“这部经很宝贵,很有价值,绝不能落于敌人之手,一定要在敌人登塔之前把它抢运出来。”又说,军分区派一个连的正规部队, 协助你们完成任务。

根据上级的指示,县委立即组成了以县长杨泽生为组长、游击大队长徐生芳、公安局长刘骞参加的指导组,并于4月25日晚(离三月十八庙会还有七天)进行抢运。

杨泽生坐阵郭家节全面指挥,徐生芳和军分区部队的领导同志带领部队担任警戒,刘骞率领从党政机关和根据地各村挑选出来的党员、群众120余人登塔抢运。经过一夜的战斗,4300多卷《赵城金藏》便从敌人的眼皮底下抢救出来,并安全地送到了后方。

这部宝经,后来又几经转移、保存,全国解放后运进北京图书馆,成为国家图书馆的一部镇馆之宝。

从那时以来,全国各大媒体,对八路军和原赵城县党政军民的这一光辉壮举多有报道。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再次颂扬这一光辉业绩,对发扬中华民族的革命精神,无疑,会有重大教育意义。

六上广胜寺

中央电视台记者的这一活动,受到各有关单位的支持。山西新华书店集团公司领导同志,得知中央电视台记者要来采访,并邀我参与活动,立即作出决定,除支持我参与外,并派熟悉情况的编刊室主任王介平同志全程陪同,又派出专车,供记者使用。

中共临汾市委宣传部的领导同志按照拍摄工作的需要作了全面安排,并由新闻办公室主任周晓文同志全面负责。

7月3日中午,按照市委宣传部的安排,我们一行6人(我的一个孩子跟着照顾我)住进了临汾八一宾馆。下午,记者同志就登上广胜寺上寺,了解情况,作拍摄准备。

广胜寺在洪洞县城东北15公里的霍山南端,是一处风景优美,人文景点丰富的旅游圣地。分上下两寺。下寺,高大的佛殿、水神庙,雄伟壮观。水神庙内的明代壁画,是祖国少有的珍品。清澈透底的霍泉水,从山下涌出,浇灌着几十万亩粮田,可说是人民群众的生命泉。

上寺,松柏满山,郁郁葱葱,美丽的七彩琉璃宝塔,高耸于霍山之巅,显得十分壮观。

这地方,可说是《赵城金藏》的诞生地之一。据传,《赵城金藏》前面的“释迦说法图”和“赵城金藏”四个大字,就是在这里刻制的。这事虽尚待考证,但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存放在这里,则是千真万确。不然,怎会叫《赵城金藏》呢?

来到上寺,登高远望,联系那时的敌情,可知当年抢救《赵城金藏》之艰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冯玉玺 编辑:邢彦玲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