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吉富:从戒律的基准性与可易变性,谈当代律宗的角色功能
2010年09月10日 12:52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研究员蓝吉富(图片来源:资料图片)

蓝吉富简历

蓝吉富,台湾南投县人,毕业于东海大学历史系及历史研究所硕士班,并曾经赴日本东京,立正大学作短期研究。历任东海大学、辅仁大学、佛光大学等校教席及第一届现代佛学会理事长等职位。现任法鼓山,中华佛学研究所研究员。

三十余年来,蓝先生致力于佛教文献的汇集与工具书的编撰。先后曾主编《中华佛教百科全书》(10册)、《现代佛学大系》(60册)、《世界佛学名著译丛》(100册)、《大藏经补编》(36册)、《禅宗全书》(100册)等书。在佛教文献流通与保存方面,有一定程度的成绩。

在学术研究方面,蓝先生的治学目标偏向佛教史领域。他在台湾创先开授“佛教史料学”、“佛教文化型态学”、及“日本佛教专题研究”等课程。且提倡“比较佛教文化”的研究,致力于各地区佛教文化差异性探讨。进入21世纪之后,曾多次赴日考察佛教文化,对日本的修验道、寺内町、寺院巡礼、寺院美学方面,他都有专文问世。主要著作有《佛教史料学》、《提婆达多》、《认识日本佛教》等多种。

编者按:2010年9月9日,首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在香港隆重开幕。中华佛学研究所研究员蓝吉富在论坛发表题为《从戒律的基准性与可易变性,谈当代律宗的角色功能》的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

 戒律是佛法的三无漏学之一,在佛教徒的信仰生涯之中,是不可或缺的基本内涵。

戒律的意义,是树立若干行行为基准,使之成为佛教徒的生活规范。佛陀制戒的目的,是要防止佛教徒行为脱轨,希望修行者能够依循这些基准,正确的步入解脱大道。所以,基准性是戒律的核心特质。

但是,由于佛陀制戒是“随犯随制”的,各个戒条的制戒因缘也有很大的歧义,加上两千多年来的佛教发展,时移世易,也是很多戒条已经无法让后世的(尤其是印度之外)佛教徒入法地遵守。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被奉为行为基准的戒律其实可以划分为两大类:“不可变易的”与“可变易的”。基于这一点,佛陀的遗训“小小戒可舍”已经使戒律的“可变易型”这一特质昭然若揭。

本文即是站在现代佛教徒的角度,对戒律之时间问题所做的反思。笔者希望能在“不违反佛法真精神”的原则下,对戒律问题作一初步的检讨。同时也希望,这一件佛教史上的改革大业,是由汉传佛教教团所主导的。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蓝吉富 编辑:崔越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