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明:虚云长老的佛学思想及佛教实践
2010年09月10日 10:45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辅仁大学宗教学系教授郑志明(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郑志明简历

郑志明,1957年生于台湾省新竹市,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现任辅仁大学宗教学系教授。曾任南华大学通识学院院长、宗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淡江大学中文系教授,嘉义师院语教系主任。专研中国宗教哲学、民俗学、神话学,近年来偏重在宗教生死学、医学理论、民间信仰理论等课题。着有《宗教神话与崇拜的起源》,《宗教与民俗医疗》,《宗教的医疗观与生命教育》,《宗教神话与巫术仪式》、《宗教与生命关怀》、《传统宗教的传播》、《道教生死学》《佛教生死学》、《宗教生死学》、《殡葬文化学》、《民俗生死学》、《中国神话与仪式》、《传统宗教的文化诠释-天地人鬼神五位一体》等四十余种。在中国内地出版有《道教生死学》、《佛教生死学》、《殡葬文化学新论》、《中国神话与信仰》、《道教的生命关怀与意义治疗》等书,为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厦门大学宗教研究所、华侨大学宗教研究所等客座教授。

编者按:2010年9月9日,首届中华佛教宗风论坛在香港隆重开幕。辅仁大学宗教学系教授郑志明在论坛发表题为《虚云长老的佛学思想及佛教实践》的演讲。以下为演讲摘要:

一、复兴禅宗与莲开五叶的虚云长老(1840-1959)

1.1958出家,法名德清,长年行脚天涯,1900改号虚云。

2.1904年起中兴鸡足山祝圣寺、昆明云栖寺,鼓山涌泉寺、韶关南华寺、云门大觉寺、云居真如寺等,重建大小寺院庵堂80余处。

3.虚云虽为禅师,常习天台、净宗、华严、律宗等经典,推崇《楞严经》、《法华经》等。

4.接续鼓山妙莲法脉,临济宗43代,曹洞宗47代,重续沩仰、法眼、云门三宗,沩仰、法眼宗8代,云门12代,命其门人分别承续五宗。

5.1904年在昆明归化寺开讲《圆觉经》、《四十二章经》,后陆续开讲《楞严经》、《法华经》、《阿弥陀经》、《药师经》、《地藏经》、《大乘起信论》、《华严经》、《梵网经》等。

二、虚云长老的年谱与著作

1.岑学吕编《虚云和尚自述年谱》,分三期:1953、1957、1959;

2.张家成的《虚云:行脚天涯度苍生》(中天出版社,1998)、惟升的《虚云老和尚的足迹》(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何明栋的《虚云和尚传》、冯冯的《空虚的云》等
3.1951年云门事变中,《楞严经玄要》、《圆觉经玄义》、《遗教经注释》、《法华经略疏》、《心经解》等被抄没亡佚;

4.1951年出版的《云门山志》第五篇收录其法语、开示等著作;

5.1953年《虚云和尚法汇》于香港出版;

6.1962年净慧法师辑佚《虚云和尚法汇续编》;

7.2009年净慧主编《虚云和尚全集》(中州出版社),共九册,内容有法语、开示、书信、文记、诗餲、规约、年谱、传记资料、追思录、离录、影谱等。

三、虚云长老的佛学思想

1.法门平等观:禅、教、律、净、密等都是佛教真理;

2.参禅与念佛同修:法法可以互通,禅净相辅而行;

3.佛门戒律:各宗皆须严持,戒是无上菩提之本;

4.解要圆,行要方:宗即无言之教,教乃有言之宗:要圆解与方行;

5.归元性不二,方便有多门:法门虽多,门门都是了生死;

6.诸法所生,惟心所现:万法由心所造;

7.佛说一切法,对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即无一切法:无病不须药;

8.法者,即众生心:是心具足一切法;

9.佛法是人人本分之法:从平实处行得亲切;

10.十难:体道难、守规难、遇师难、出尘难、实心难、悟道难、守关难、信心难、敬心难、解经难:十事毕则了生死。

四、虚云长老禅修的佛教实践

1.参禅的目的在于明心见性:去掉自心的污染;

2.参禅的三心:信心、长永心、无心;

3.初用心的难:摸不到路头实在难;

4.老用心的难:百尺竿头不能进步;

5.照顾话头:照者反照,顾者顾盼:反照自性;

6.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直下承担,了脱生死;

7.参学三好:一对好眼睛、一双好耳朵、一副好肚皮;

8.凡夫心尽,当下是佛:但尽凡心,别无圣解;

五、结论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郑志明 编辑:李保华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