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悦:17岁志愿者的甸沙之行
2010年04月21日 17:17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昆明的确缺水,可昆明是省会城市,人口众多,云南是政治和经济的中心,所以昆明肯定会有水,但出了昆明呢?在昆明,我们可以见到城市化的进程 --高楼、地铁、立交桥…… 但出了昆明呢?

出了昆明,我跟随大部队前往寻甸县甸沙乡,去那里真正地接触干旱的大地,感受偏远的山区生活。从昆明到寻甸,都是平整的公路,但进入甸沙乡的山区后,就全是土路了。在崎岖的山路上盘了近半小时,就到了水利工程奠基仪式的现场。那里就是个小土坡,站着十来个工人,上面插着奠基仪式的横幅。奠基仪式很简单,但所有人都很快乐。即便是那些顶着风扶着横幅的工人们,脸上也挂着笑容。不同于单单的送水,修建一个水利工程可以从根本上解决缺水的问题,从而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虽然这个水利工程仅仅能解决当地八百多人的饮水难问题,但这只是一个开始,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行列。

下了山,在当地一所小学停了下来。校舍很简单,但学生相对而言还是很多的。我们去的时候,孩子们在玩耍。他们天真烂漫,见到我们有些含羞,只顾着笑。教室外有两个水管,还有水,但也不多。估计一下,从这个学校到乡里,都还有近1小时的车程。就在这么偏僻的地方,有着这么个学校,有着认真的学生,也有着无私的支教老师。我们给他们些小零食,他们笑着,尝着。我不清楚他们的日常生活怎么样,饮食、洗澡、睡觉等的情况。乡党委书记说他们每顿只有一个菜,还有住校的学生。现在回想在大城市里的学生,在学校里想点哪个菜就哪个,上学放学还有父母接送,这是多么大的不同。从学生的眼睛和笑容里,我们能看出他们对知识和生活的渴望,但他们身在偏僻的山区,有些事情没法改变,但只要有人意识到他们的存在,看到他们的课本,听到从大山中传出的朗朗读书声,终有一天他们可以走出山区,看看外面的世界,就这样,渐渐地,大山不再会是阻碍,它无法阻碍希望,阻碍真情;它会是学生们的精神家园,他们的根,有了大山的磨练,他们有着城市人没有的坚韧和毅力。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用过午饭之后,见了几位当地的学生代表。作为本次活动的一部分,就是邀请贫困山区的学生到上海参观世博会。他们都很阳光,直爽,即便是在这儿,他们同样是祖国的未来,他们应该去上海,在不出国门的情况下,游览世界各地,开拓视野。
一天的寻甸之旅,很疲惫,却又非常充实,我们虽然只是为一个乡做了点贡献,但慈善活动是永远没有规定人数的,永远没有结束的。

(黄悦,17岁,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觉群慈爱功德会志愿者)

相关链接:

长春法师:将法师和信众的爱心化作最早的承诺

慧觉法师:慈善没必要追随热潮

慧静法师:我肯定会常来的

仁镇法师:荣幸成为抗旱救灾的一员

马玉红:我们做的还不够

黄悦:17岁志愿者的甸沙之行

陈国华:地旱了,心没旱

赵玉娟:做慈善一定要细致再细致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王丽君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