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清:月溪禅学思想及其意义
4、继往开来
如果说通过对于两种无明的分析,月溪法师从正面阐述了佛门的法要;那么通过对儒道乃至西方哲学的批评,月溪法师从反面厘清了佛门要避免的错误。前者可以看做是其思想的内涵,而后者则廓清了其思想的外延。将佛理阐述得如此清晰透彻,既合于传统,又便于当代人领悟;同时既在学理上自圆其说,又能从践行上实有所依。这就是月溪法师禅学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意义所在。
月溪法师所提出以无明为本的思路,初看惊世骇俗,与以往高谈般若佛性者迥异。但深究之下,我们会发现这种立场同禅学渊源暗合。初期达摩禅学,以四卷宋译《楞伽经》传宗。印顺法师详细指出:
唯心所现,不是究竟的真实,宋译是明确的宣示,而魏与唐译每不同。如宋译说“如实处见一切法者,谓超自心现量”。魏译作∶“云何住如实见?谓入自心见诸法故”。唐译作∶“见一切法如实处者,谓能了达唯心所现”。然从上引文而论,宋译是更妥当的。因此,宋译每有唯心非实的教说,而魏译却不同,如宋译说∶“受想悉寂灭,亦无有心量”(唯心的异译);魏译作∶“无想定灭尽,亦皆心中无”。宋译说∶“超度诸心量,如来智清净”;魏译作∶“能入是唯心,智慧无垢相”。《楞伽》说唯心,而著重于超越唯心,宋译是特重于此,这应是达磨禅的重视宋译《楞伽》的理由吧!
的确,四卷《楞伽经》中处处讲:“超度一切心意意识”、“离心意意识,得无生法忍”、“心意意识梦现” 、“离心意意识,是菩萨渐次转身,得如来身”,其中明显将心识作为染妄的存在。代表初期菩提达摩学派观点的《二入四行长卷》第20段说道:“觉时无梦,梦时无觉。此心意识妄想。……若识心寂灭,无一动念处,是名正觉。齐有心识不灭,已来皆是梦。”它肯定心意识是妄想,相应破灭心识通达佛性的主张,更同于《楞伽经》“离心意意识”的见解。《续高僧传》中《慧可传》里记载慧可的弟子满禅师说道:“诸佛说心,令知心相是虚妄法。今乃重加心相,深违佛意。又增论议,殊乖大理。”这正是继承《楞伽经》“若说真实者,心即无真实”;“采集业说心,为化诸愚夫”的一贯见解。《六祖坛经》中说道:“此法门中,坐禅原不着心,亦不看净,亦不言不动。若言看心,心元是妄,妄如幻故,无所看也。”其中明确提出“心元是妄”的观点,与初期达摩学派的立场完全一致。在《南阳和尚问答杂征义》中有确实的证据表明神会也持心识染污的立场,他说:
无始无明依如来藏,故一念微细生时,遍一切处。六道众生所造,不觉不知,无所不遍,亦不觉不知从何所来,去至何所。……假识即有生住去来,真识如如都无去来生灭。犹如人眠睡时,无明心遍一切处。
从上可见,近代月溪法师以无明本立一切心法,与初期达摩学派和慧能学派的立场是一致的。虽然用概念运用有特别之处,但其内在义理与禅学正脉如合符契。反过来说,通过了解月溪法师的思想,我们对于传统禅学乃至整个佛学,都会有更深入的体悟。
以上所言为月溪法师思想义理与传统禅宗正脉相契合的一面,但就具体修持方法而言,月溪法师则更多契合现代思路的一面。
禅宗大盛以来,唐宋以机锋禅为主要手段,而宋元之后则以参话禅为正脉。前者极度依赖宗师对于语言的高妙运用,而后者则决然摒弃文字不涉理路。早期禅宗祖师多数认为,意义的最佳传达方式并非静止的书面语句型语言,而是动态的对话形式的言谈。所以他们一边在弱化经教之地位的同时,另外一方面强化言语行为在传递意义时的功用,使得以言行事的模式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可惜法久弊生,在晚唐禅宗对言语行为之运用达致高峰后不久,不期然出现了将祖师言语行为化为静态语句进行理解的倾向。无奈之下大慧宗杲发展出完全摈弃文字机锋的话头禅,宏智正觉发展出致力于静默的默照禅。他们的努力固然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禅宗对文字形式的执迷,但也不期然放弃了唐代禅宗对于言语行为的精妙运用。可以说,对于名言文句的态度,机锋禅和参话禅走向了两个极端。
就当下来看,恢复机锋禅的盛况恐怕难以实现。因为对于语言的宗师级运用,需要很多配合的条件。首先,言语行为如果要具备明确意义,需要惯例或者约定俗成之规则的参与,它使得言谈行为具有了相对确定的意义。禅宗大德机锋棒喝之所以能够对其弟子产生明确的意义,在于他们拥有共同的理论背景,都对佛学的基本概念和意义有着充分的了解。对现代人而言,重新恢复对整个佛学系统的深入了解已经很难,所以即便再有宗师棒喝下来,对现代人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其次,对于语用行为而言,取得效果的关键不在于真伪而在于言说者是否具有语用效力。禅宗祖师很多令人瞠目结舌的言行,一方面是打断弟子的日常思维,另外一方面也是为了取得自身的语用效力。如果禅师不具有绝对的权威性,其言谈很难产生出人意料的巧妙效果,而绝对权威对现代民众来说却是很难树立。再者,通过语言或者类似语言的举动来令人觉悟,不仅需要导师本身有相应境界,还需要他对于语言运用的巧妙把握。虽然禅宗言语行为的主要取效目的是以言遣言洞见本性,但随着达致此目的的途径不同,禅宗形成不同的流派。也就是说,禅宗内部不同派别之间拥有不同的语效行为系统。如临济宗“四料简”、曹洞宗“五位君臣”、“云门三句”等,实际上都是不同的语言取效模式。而参话禅兴起之后,很多法门以言取效的技巧恐怕会逐渐失传。参话禅的传统虽然不绝如缕地传承了下来,但后来很多情况下参学者已经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近代禅学不乏大德应世,但其传法模式仍不外乎打机锋与参话头之间,恪守古法之功具足,但契合当代习性之处略显不足。现代社会参禅之士往往受过高等教育,追根求源的思路已经根深蒂固,对他们而言理论与践行必须相互印证。传统禅学无论机锋禅还是参话禅,都不以理法并重为长,对现代参学者而言往往不易契入,半途而废者比比皆是。下者或高谈义理陷于空疏,或只管打坐流于颟顸,缘于理法并重之师资罕见。月溪法师既深入禅悟,又兼通西学,他的开示绝无含混之处,节节明晰通透。他所阐释的理论体系和修持体系,能够密不可分地合为一体,见其义理而能领会其修持,通达其修持而能反证其义理。如果月溪法师的禅学思想能够广为现代人所了知,那么现代人对于禅学的潜在需求会得到充分释放。通过月溪法师现代式的表述方法,更多的参禅者能够反过来从众多禅宗古典中受益。月溪法师思想的意义不在于设定一个相对自圆其说的体系,我们应该把它理解作适合现代人理解的路标,藉此可以避免很多常见的歧途,而更为精准直截地步入佛门宝藏。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频道推荐
智能推荐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