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寰宇慈济:日存奶瓶一把米 马来西亚幼儿童心布施

2013年04月12日 08:50
来源:慈济基金会

庄禾靖戒奶瓶的过程中,也会挣扎、闹别扭,但她懂得为自己的承诺负责,还是捐出奶瓶,实践存米。(图片来源:慈济基金会 摄影:庄济智)

“妹妹你要用奶瓶吗?”禾靖认真问道。“不要!”禾群果断地回答,毫不犹豫。五岁班的庄禾靖小朋友,带动三岁的妹妹——庄禾群,捐出奶瓶,两姊妹一起戒奶瓶,存米行善,尽显多一人就多一份力。 

马来西亚分会在槟城州的四家慈济幼儿园(槟城、峇六拜、北海和高渊),同时推行“奶瓶米扑满”活动,募集总数七十四桶米扑满,尔后包装成一小袋的米袋,用于筹募慈济教育中心和洗肾中心建设基金的结缘品,也拿来义卖,募心募款之余,同时向民众广宣“八分饱,两分助人好”的理念。

粒米积扑满 学习

一场大爱儿童剧场,老师们身穿缅甸农民服装,生动演出缅甸农民辛勤务农,生活艰难,但仍坚持“日存一把米”,粒米累积成扑满,只为了要帮助比自己更需要的人。

缅甸农民的大爱,大大牵动台下的幼童们,清净无染的童心。平常活泼好动的他们,此刻全神贯注的观赏,彷佛透过剧场,走入誉为佛国之境的缅甸,学习农民们的精神和善举。

这出大爱儿童剧场背后的故事,其实也串连着慈济与缅甸的因缘际会,还有近期慈济推动各种形式的“扑满”效应;比如“水扑满”、“电扑满”等,鼓励大家节能减碳之余,从中省下的钱,存起来,滴水成河,可以行善救济。

戒奶瓶,存米粒,这对小姐妹难免会闹别扭,但仍勇敢克服欲望。(图片来源:慈济基金会 摄影:庄济智)

重创后重耕 缅甸

2008年的纳吉斯风灾,慈济走入缅甸紧急救援,发放稻种。慈济志工长期关怀和陪伴至今,农民怀抱感恩心,谨记并效仿慈济志工分享的“竹筒岁月”理念,日存一把米,布施“米扑满”。

缅甸农民不因善小而不为,带动慈济人拓展一股创意存“扑满”的效应,而也影响到马来西亚分会四家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突发奇想,推行“奶瓶米扑满”,实践日存一把米。让孩子们捐出自己使用的奶瓶,也趁机让他们戒掉使用奶瓶的习惯。因为对于幼童而言,奶瓶是自己的宝贝,但在推行“奶瓶米扑满”善举之后,四家幼儿园统计数,已有三十位小朋友成功戒掉使用奶瓶的习惯。

每一个奶瓶的背后都夹带着有趣的小故事,当中,五岁班的庄禾靖小朋友,带动三岁的妹妹--庄禾群,捐出奶瓶,两姐妹一起戒奶瓶,存米行善。小姊妹的父亲欢喜笑言,“我家足够用两个星期的米,在一星期内用完,存入米扑满,因为孩子说要拿多一些,这样教育中心和洗肾中心会快一些完成建设。”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