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志工故事:李老师的回忆 小学时老师每天给3个铜板

2013年02月11日 02:08
来源:慈济基金会

李梨瑟说:“为教育、为学生,我愿意倾入一生所有的精力,这是我给自己的愿。”(图片来源:慈济基金会 摄影:黄莉美)

“拿回去给你的阿母!”放学了,老师在昏暗的走廊下,静静地走到队伍最后面,又拿三个五元铜板塞到李梨瑟的口袋里,然后摸摸她的头跟她说。

三个铜板 播下善种

那是一个还要考初中的年代,当时李梨瑟就读小学四年级,一家八口挤在三坪不到的茅草屋里。

每到月初,妈妈就到处去借钱,为了让她缴补习费。这件事情导师陈翠琼都看在眼里,就默默地把钱交给梨瑟带回家给妈妈,让梨瑟的妈妈再拿着去还钱,每个月就重复这样的事情。

这三个铜板,像是阳光、雨水、土壤,不时滋养小梨瑟心田。让她立下了心愿,长大以后要当一位像陈老师那样,有智慧又有爱心的老师。

上了初中,李梨瑟用功求学,每学期必拿到奖学金,再加上整理实验室领到的工资,自己凑齐了四百元的注册费,不再让家里伤脑筋。多年后她才发现,原来自己是学校有史以来,唯一的工读生,是老师顾及她的自尊,所想出来的方法。

在许多爱的环绕和自我砥砺下,李梨瑟一步一步朝着愿望的路上前进。1977年师专毕业后,李梨瑟到士东国小任教,直到2007年在该校退休,三十年来,她时刻怀抱着回馈的心,努力当个称职的老师。

921大地震,李梨瑟邀请同是受创待重建的士东国小同事,前往国姓国小等灾区学校举办“震动大爱重建校园师亲生成长班”活动,募心又募款。(图片来源:慈济基金会 摄影:李梨瑟)

因材施教报师恩

教书的这几年,李梨瑟有许多与特殊生相处的机会,为此她到师大进修教育心理,以期能更有诀窍地帮助这些孩子。有了学理做后盾,梨瑟更加勇于承担。

学生有困难,她每天早上去学生家,把他带来上课。如果遇到过动生,她一大早就先陪他打半个钟头的球,消耗体力。

同仁张淑霞对于李梨瑟的牺牲奉献,深感赞佩:“遇到有特殊生,李老师一定是第一个认养最难教的学生,这些孩子后来都适应得非常良好。”

孩子也在慈济新芽班的谢季桦,就读小学时曾是李梨瑟的学生,她满怀感谢地说:“因为我头脑反应不太过来,有时候都听不懂,在老师班上的那二年,下课后老师就私底下带我回她住的地方,教我功课。”

体会生命无常,李梨瑟加入骨捐关怀小组的行列。(图片来源:慈济基金会 摄影:黄莉美)

入慈济柔软老师心

接触慈济,李梨瑟一开始只是单纯地缴交善款,直到1995年经由萧春梅老师的邀约,加入了慈济教联会。“加入教联会,对我心中来讲很不一样,过去我应该算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老师,只要我那周导护,学生就会排得乖乖的。我爱孩子是无庸置疑,但是有了上人智慧的引领,我才发觉自己可以多些柔软和慈心。”

因为自身得到的法喜,她积极参加教联会活动,除了在校推广静思语教学外,也接引许多同事认识慈济。1999年九二一地震,任教的士东国小是台北市唯一受创的学校,她以同理心带动同事,投入在南投国姓国小的“震动大爱 重建校园师亲生成长班”活动,募心又募款。陈妍君老师回忆起当时:“我和同事们常利用假日,跟着李梨瑟老师到南投,跟孩子互动,也给那里的老师打气。”

在这样的因缘下,许多老师也纷纷加入了教联会。后来时机成熟,成就了“士林天母小区亲子成长班”的成立,大家一起携手走入小区,至今已十二年。

“我要看着孩子快快乐乐来上学,平平安安的回家。”退休以后,李梨瑟又回到学校,担任导护志工。(图片来源:慈济基金会 摄影:黄莉美)

悟无常爱再延伸

2000年的一场病,李梨瑟曾被疑为是罹患白血病,所幸后来确认是误判。这场病,让她体会到生命的无常,决心将自己爱的半径再扩大,因此加入慈济委员的培训,并在2001年底受证。

走过病苦,李梨瑟怀抱着感恩心,加入骨捐关怀小组,除了陪伴捐髓者、受髓者,也参与倡导,鼓励自己的学生行善,积极投入抢救生命的行列。

除此之外,在访视、环保、教联会和香积志工等功能中也常见到她的身影。过往师长、同学的帮忙,点滴温暖深深影响着李梨瑟。

莫拉克风灾时,她在林边访视的所见所闻,让她更加体会到证严上人的慈心与智慧。李梨瑟时常提醒自己:“在帮别人时,到底是他需要的,还是我们要给他的?”有了如此的体悟,在面对受髓者或独居长者时,她总是把对方看待成亲人,贴近对方的心。

李梨瑟与伙伴经常到独居长者家中关怀,细心为他们梳头、按摩和清扫。常常都是有说有笑的,可是如果被她发现药没有按时吃……此时长者会像做错事的孩子一般,尴尬地看着“老师”,而她和志工则会将长者的药依次一一分装好,再细心叮咛。

曾有遇到男众长者患皮癣症,李梨瑟的大儿子也跟着妈妈,每两天就过去帮老人家擦药。在如此长期、贴心地陪伴下,长者早已把她当成亲人信任。

李梨瑟老师的学生,如今又带着他们的孩子,与“阿嬷”在小区亲子成长班中,再续好缘,“三代同堂”美善循环。(图片来源:慈济基金会 摄影:黄莉美)

拉长情代代相传撒善种子

“为教育,为学生,我愿意倾尽我一生的心力。”李梨瑟,在2007年退休后,除了回学校当导护志工外,也协助校内的“大爱妈妈”推展活动,举凡环保教育、反毒倡导等。

这时期的她,经历至亲的相继往生,再次深切体会“无常挡不住”的道理,在先生陈金德的理解与包容护持下,她更加把握分秒,不愿空过。

2011年天母小区成立安心就学的“新芽课辅班”,李梨瑟除了将三十年来累积的教学经验,拿来帮助这群与自己有相似成长背景的孩子外,也因过往结的好缘,邀约了同事、同学、家长、学生,共同组成了实力坚强的课辅团队。

忙碌的志工行程,家中电话经常响不停, 但是,2012年,李梨瑟仍然承担和气人事干事,肩负更多使命。她勤耕小区、广结善缘,无私地播撒爱的种子。

老师的故事还没结束呢!在如此真切地付出后,李梨瑟和她的学生之间有一条不断的线,以前教过的学生,如今又带着他们的孩子,与“阿嬷”在小区亲子成长班、新芽课辅班再续好缘。

就像她的学生许振丰说的:“我们现在是追随着她的脚步,她把善的种子传到我们手上,再从我们手上传到我们的下一代。”美善循环就是如此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志工故事 李老师的回忆 小学时 老师 3个铜板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