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慈济:台湾遗体捐赠成风气 香港电台全程记录
香港电台《黄金岁月》记者全程记录大体仿真手术课程,对于无语良师和其家属愿意捐赠身体做为医学教育,感到非常敬佩和不可思议。(图片来源:慈济基金会 摄影:许荣辉)
传统中国人对死亡非常注重,不管是在大陆、台湾、香港或其他华人地区,对于丧礼程序都很类似,包括择地、择日、守灵等等,许多人更强调要全身入土为安,慈济大学自推动无语良师以来,改变了许多人对于丧礼的观念,也带动台湾捐赠大体的风气。
同样来自华人地区的香港电台《黄金岁月》的记者,全程记录慈大大体仿真手术课程,对于无语良师和其家属愿意捐赠身体做为医学教育,感到非常敬佩和不可思议。
思想前卫 不执着全尸入土
仔细记录下每个时刻,香港电台电视部的记者跨海来台,不仅要了解无语良师的医学教育,更是好奇舍身菩萨大舍无求的精神。香港电台记者陈浩宏表示,捐赠者和家属他们的思想很前卫,因为在香港基本讲的还是全尸下土,但无语良师甚至比年轻人的想法,更先进。
把台湾的新观念介绍到香港,香港电台《黄金岁月》主要是针对老人家的节目,香港目前香港大学医学生从一百多增加为二百多人,担心大体老师不足。解剖课用的大体老师跟台湾早期一样,主要为无主尸,少部份为自愿捐赠者,因此,他们很好奇,同样是华人地区的台湾,如何突破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透过观察、采访家属和学生互动,香港电台记者认为慈济将人文精神融入典礼中,师生之间,甚至与无语良师的家属之间,彼此的相处和互动,最令他们印象深刻。香港电台电视部编导潘婉仪说:“三方面的交流,就是身体的老师,医学的老师,未来的医师,那种感觉未来是很有希望。”
除了媒体纪录外,清华大学人类学研究所黄倩玉教授,也因为国科会计划“生生世世慈济医学院大体捐赠的文化人类学观察”,与该计划的共同主持人纯宽法师全程参与人文典礼,了解慈济的无语良师。
坚持理想莫忘学医初衷
庄严的感恩追思典礼,医学生们上台献唱《菩萨的化身》,将对老师的感念与家属们分享。来自澳洲纽卡索医学院的沈佩慧同学,利用到台湾花莲慈院学习的机会,报名参加这一梯次的课程。
沈佩慧同学表示,他所念的医学院没有解剖课程,这是他第一次在无语良师身上动刀,是非常珍贵的经验,如果从没有在无语良师身上练习过,未来面对病人也会害怕。虽然跟无语良师相处只有几天,但每一次的练习、每一次的划刀都让他很舍不得。
七年级的郭佩欣同学提到,现在医、病关系紧张,在面对选科时也会考虑到底要坚持理想,还是选择安全舒逸的科别,经过这次的大体模拟课程,他知道医师的养成是因为许多人的付出,将来不管选哪一科都会无怨无悔,永承师志莫忘初衷。
五天的课程中,家属无法进去手术室,模拟医学中心特别制作影片让家属们了解整个过程的全貌。看到医学生们认真学习,课程结束后帮老师穿上寿衣,细心整理老师仪容,恭敬的为老师入殓。
唐水竹老师的家属唐瑞君感谢慈济大学为父亲所做的一切。本身也是在医院服务的她非常了解大体老师对医学教育的重要,唐瑞君也希望学生们往后到医院工作累了、倦了的时候要想到无语良师,打起精神来继续为病患努力。
最后,由慈济大学王本荣校长致赠六位无语良师家属感恩纪念牌。许多参与的家属表示,这样庄严隆重的人文典礼,是一般的丧礼所无法比拟的,感谢慈济大学让亲人有机会成为医学生的老师。
相关专题: 台湾慈济视频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http://y0.ifengimg.com/detail/img/sin.jpg)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