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母爱铺就“瓷娃娃”求知路(组图)

2012年05月11日 13:42
来源:乌鲁木齐晚报 作者:霍蒙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他,还没满月时因受惊一伸腿就骨折了,任何轻微磕碰都会骨折,11年来,已经骨折了二十多次,他的人生之路将会怎样继续下去?

为了让这个“瓷娃娃”能正常成长,母亲推着轮椅,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的求学路和人生之路……

 

 

4月19日中午放学时,胡雪萍抱着儿子马俊杰离开教学楼。由于儿子教室在二楼,轮椅无法推上去,只能抱着儿子上下楼。(图片来源:新疆网  摄影:丁瑜 魏向阳)

4月19日,胡雪萍推着儿子马俊杰走在上学的路上。儿子上学至今,她风雨无阻,每天都这样来回走在这条路上。胡雪萍的丈夫和儿子患有先天性脆骨病,11年来,她悉心照顾着父子俩,不离不弃。(图片来源:新疆网  摄影:丁瑜 魏向阳)

4月19日,在乌鲁木齐市第44小学,胡雪萍透过教室的门缝,注视儿子马俊杰上课时的样子。(图片来源:新疆网  摄影:丁瑜 魏向阳)

 4月19日中午,胡雪萍的丈夫和儿子在院子晒太阳。这时候,胡雪萍正在准备一家人的午饭。(图片来源:新疆网  摄影:丁瑜 魏向阳)

4月19日中午,胡雪萍的丈夫和儿子在院子晒太阳。这时候,胡雪萍正在准备一家人的午饭。

每次胡雪萍抱着儿子走进学校时,总像抱着一件瓷器一样小心。她一只手抱起儿子,另一只手护在他身上,躲避着跑跑跳跳的小学生,小心翼翼挪步,生怕别人把儿子碰到。

儿子遗传了丈夫的脆骨病,任何轻微磕碰都会骨折。11年的时间里,儿子骨折了二十多次。这是一种先天性骨骼病,属于罕见病,由间充质组织发育不全,胶原形成障碍而造成。患病人骨质脆弱,被称为“瓷娃娃”,据了解,目前无特殊治疗方法,主要是预防骨折。

儿子从小双腿瘫痪,出行要靠轮椅,9岁那年,胡雪萍用轮椅把他推进学校上学,想让他通过学习“走好”以后的路。担心儿子在学校出意外,胡雪萍在教室做了一年“陪读生”。去年儿子升入二年级,胡雪萍的陪读结束了,但推着轮椅的上学路依旧继续。

马俊杰向妈妈笑了一下,从凳子“跳”到桌子上坐下。胡雪萍右手抱起他,左手护在他身上,在人群中小心翼翼挪着步,缓缓走出教室。

站在二年级教室门外,胡雪萍透过门缝看着儿子马俊杰的一举一动。

18日中午,放学时间还没到,胡雪萍就来到马俊杰就读的乌鲁木齐第44小学等他放学。

教室内,老师每次提问,马俊杰总是高举右手,抢着回答。这种情景让胡雪萍有一种习以为常的自豪。

2010年,马俊杰上一年级,胡雪萍为了在学校照顾他,做了一年“陪读生”。一下课她就护在儿子身边,生怕他和同学玩耍时受伤。

那年31岁的胡雪萍要像小朋友一样安静坐在座位上,不能乱动,不能说话。时间很难熬,她每隔几分钟就看看表,总觉得盼不到下课。

胡雪萍只有小学文化,为了辅导儿子学习,她试着让自己静下心听讲。听累了,她就盯着坐在教室第一排的马俊杰,看他认真听讲和举手抢答的样子。

去年夏天,马俊杰升入二年级。胡雪萍结束了陪读,但依旧用轮椅接送儿子上学。每天早上9点她要把儿子送到学校,中午1点去接他,吃完午饭再把他送到学校,下午放学后再去接他。

每次放学,胡雪萍都会提前十几分钟来到学校,在教室外等着下课并悄悄看儿子学习的样子。

“他不学习以后咋生存啊。”胡雪萍说,自己和丈夫又不可能照顾儿子一辈子。

放学铃响,学生涌出教室。胡雪萍逆着人群走进教室,向老师问了声好,开始帮马俊杰收拾书本。

马俊杰向妈妈笑了一下,用双手撑着桌子,纵身一跃,从凳子“跳”到桌子上坐下。胡雪萍右手抱起他,左手护在他身上,在人群中小心翼翼挪着步,躲避着雀跃的学生,缓缓走出教室。

从二楼到一楼有28级台阶,1.56米的胡雪萍步子有些摇晃,每下一级台阶,都要吃力地保持平衡。来到一楼大厅,那里放着马俊杰的轮椅。胡雪萍左手扶轮椅,用右臂将儿子轻轻放上去。直起腰,她长出了一口气,擦了一下额上的汗珠。

“他越来越重了,不知道哪天就抱不动了。”胡雪萍推着轮椅说,儿子刚上学时,只有十几公斤,她抱着很轻松,现在儿子都长到二十公斤了,自己只有45公斤,抱着儿子已经逐渐感到吃力了。

马春辉把一个圆形底座的铁凳子递给儿子。马俊杰接过,将双腿放到凳子上“坐下”,用双手向前快速挪动凳子,带着身体“走路”。

从学校到家要走500多米,一路下坡。道路是柏油路,偶尔有些坑洼不平。一路上有四道弯要拐,由于车较多,每经过一个弯道,胡雪萍都要仔细地左右看看。胡雪萍说,冬天时,路滑车多,过一个路口有时都要花不少时间。

胡雪萍拉着轮椅把手,不让轮椅随着斜坡下滑。遇到坑洼地,她就将轮椅压起,让前轮上翘,用着地的后轮前行。有同学从旁边跑过,叫着马俊杰的名字,挥手告别。

“跑慢点,摔倒咋办。”马俊杰向同学喊道。

胡雪萍看着儿子说,俊杰学习好,在学校很受欢迎,没人敢欺负他。

“我不欺负别人就是好事,谁敢欺负我。”马俊杰看了妈妈一眼,昂起头说,

“话大得很,人家是让着你。”胡雪萍说,儿子有时候也仗着学习好“欺负”一些同学。一次上英语课,老师提问,有同学没回答出来。马俊杰笑话同学:“笨蛋,这都不会。”

“那么简单的题,谁让他答不上来。”马俊杰听到妈妈说他的坏话,开始反驳。

胡雪萍笑笑,推着轮椅快步走着问:“儿子今天要不要飞啊?”

每次胡雪萍推着轮椅小跑,都会让马俊杰感到可以“奔跑”的幸福,他会张开双臂,高喊着“我飞起来咯”。

“妈妈累了,今天不飞了。”马俊杰说。

胡雪萍刚开始推着儿子上学时,并不和儿子说笑,那时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应对路人的眼神。胡雪萍说,每次都能看到别人眼神里地嘲笑或者同情,自己硬着头皮不去理会,时间长了,也渐渐习惯了那些眼神。

老师和同学们曾说,让马俊杰中午待在学校,胡雪萍来送饭就行,大家可以照顾他。

可胡雪萍放心不下,坚持接送,她叮嘱老师,马俊杰在教室时,一定要看着他,不让他离开座位。马俊杰为了待在座位上不动,避免上厕所,在学校从不喝水。

冬天下雪后的接送对她是个难题。胡雪萍说,回家时,她要把轮椅手刹拉上,使劲拽着轮椅,但哪里拽得住,回去的路几乎都打滑。到学校是上坡路,下雪后常常走一米,退两米。短短500米,冬天时要走近半个小时。到了学校,浑身热得都被汗湿透了。冷风一吹,冻得直哆嗦。

轮椅转过两条巷子,到家了。一栋简陋的二层自建房前,丈夫马春辉已挪着轮椅到屋门口等候。

马春辉把一个圆形底座的铁凳子递给儿子。马俊杰接过,双手抓紧凳子上方,将双腿放到凳子上“坐下”,用双手向前快速挪动凳子,带着身体“走路”。凳子在布满陈旧刮痕的白色地板上蹭着,伴随刺耳的声音一路向前。铁凳不到40厘米高,拿起凳子,可以看到底座是和筷子一样粗的圆形钢筋,钢筋表面已经被磨平了。

马春辉说,这个凳子已经陪了马俊杰三年,这就是马俊杰的“腿”。让儿子平时用凳子“走路”是为让他从小学会照顾自己。

“以后的日子没希望了。”痛哭过后,胡雪萍说,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胡雪萍没时间想太多,作为一个母亲,她本能地选择照顾儿子。

39岁的马春辉因患脆骨病从小瘫痪,生一个健康的孩子是他和整个家庭的希望。

1999年12月16日,马春辉清楚记得这是他和胡雪萍相亲的日子。

“第一次见面,她话不多,老实。”马春辉脸色微红地说。胡雪萍老家在甘肃张掖的农村,小学毕业后,和哥哥、姐姐在家务农。胡雪萍说,20岁时,有认识她父亲的媒人来说媒,自己没多想就来新疆见面了。

“那时候太小,对以后考虑得不多。”胡雪萍说,马春辉老实憨厚,让她觉得以后的日子会过得很踏实。

见面后第二年夏天,二人结婚。婚后第一年的生活是胡雪萍最幸福的日子。她每天都和爱人待在家里,再也不用像在老家一样下地干活。她打算做点小生意,或者找个地方打工,过更好的日子。

又过了一年,马俊杰出生。一家人正为喜得贵子欢喜时,噩梦降临了。

马俊杰出生后的第25天,邻居家修房子,一名工人从屋顶扔下一根钢管。马俊杰被巨大的响声惊吓了,开始哭个不停。当晚,他的右侧大腿开始红肿。医生擦了消肿药水,但肿块越来越大。

胡雪萍带着儿子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她,马俊杰因为惊吓时猛然伸腿,右腿骨折,他遗传了马春辉的脆骨病,骨折将伴随他一辈子。

“以后的日子没希望了。”痛哭过后,胡雪萍说,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绝望。

胡雪萍没时间想太多,作为一个母亲,她本能地选择照顾儿子。

在马俊杰身上,从骨折到康复、再到骨折的循环开始出现。11年间,马俊杰骨折了二十多次。

医疗费动辄上万,胡雪萍没工作,马春辉每月的低保和补贴有500多元,马春辉父亲的房子每月有2000多元的房租收入,这些收入有时都不够维持治疗费。

一次马俊杰右腿骨折,家里凑不出手术费,就找了一家小诊所的大夫接骨。大夫给马俊杰的腿打了两个月的夹板,骨头接上了,但膝盖恢复后形成了一个突出的骨头。现在挽起他的右裤腿,还可以看到右腿膝盖上高高凸出的骨头,像长了两个膝盖。

胡雪萍每天固定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家、学校、菜市场,有时会想起在老家务农的情景,想起家里人。胡雪萍结婚后回过两次农村老家,她说,家里人干农活虽然又苦又累,但都挺幸福。

逛街、买衣服、买首饰,这些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很平常的事情,对胡雪萍却很奢侈。马春辉的姐姐和妹妹多买或者不穿的衣服,都会送给胡雪萍。胡雪萍将衣服裁剪一下当做新衣服穿。

爱打扮的她脖子上始终戴着一串白珠串成的项链,那是结婚时爱人的妹妹送的。她很自豪地说,小姑子告诉我,项链是珍珠的。为了搭配,她还特意花10块钱买了一串白珠穿成的头花戴上。

胡雪萍相信,对于双腿瘫痪的儿子,只有好好学习,让知识成为他的“双腿”,才能“走出”一条和他们不一样的人生路。

吃完午饭,离上课还有一个多小时,马俊杰开始催妈妈把他送到学校:“学校好玩,送我去吧。”

本打算休息一会的胡雪萍经不住儿子的撒娇,把儿子抱上轮椅,推着他走向学校。

通往学校的路是上坡,走了100多米,胡雪萍有些累,放慢步伐,躬着身子推轮椅。

在胡雪萍的记忆里,儿子的入学和上学的路一样,每迈一步都不容易。

马俊杰7岁时,该入学了,没有一所学校肯收他。许多学校听说马俊杰有脆骨病,担心他在学校出现意外,害怕承担责任。

有人劝马春辉,为了儿子的安全,从外面请老师来家教他。马春辉不同意,他说,一定要让儿子上学,让他和同龄人接触,这样他才能在学知识的时候学会与人相处,将来才能在社会上生存。马春辉没上过学,不会写字,也不认识几个字,他说:“我知道没文化的可怕,不能让儿子也像我一样。”

在街道办和社区的协调下,2010年,马俊杰进入了乌鲁木齐第44小学一年级学习,胡雪萍开始陪读,业余时间,她在附近一家干洗店上班,补贴家用,一个月可以挣600元。

马俊杰常对妈妈说,等我长大了,挣大钱,养活你和爸爸。每次听到这句话,胡雪萍心里都一阵酸楚,她对儿子说,只要你把自己养活就好了。

上学第一年,马俊杰捧回了一张奖状,一家人别提多开心了。爷爷找了一个老照片的相框,把他的奖状镶起来挂在墙上。现在,家里已经挂了马俊杰的4张奖状。

进了学校大门,许多小朋友正在操场上玩耍。一直坐在轮椅上沉默不语的马俊杰猛然坐直身子,嘴角挂上微笑,睁大眼睛,扭着头看玩耍的同学。

胡雪萍说,俊杰喜欢和小朋友们待在一起。放假时,俊杰喜欢去人民广场,自己不敢带着他坐公交,怕他被碰到,又没太多钱打车,每次就用轮椅推着他去。俊杰喜欢看书,每个周六,她就带着俊杰到南门新华书店,让他在书店里看个够。

进教学楼后,马俊杰被妈妈从轮椅抱起时,他挥动双臂,催促妈妈快些走。走进教室,被放到桌子上的他,双臂撑着桌面,灵活旋转,“跳”到座位上坐下。

刚坐定,班里的同学就围上来和他说话马俊杰向同学们展示他新买的水彩笔,还特别允许几个人拿着画两笔。

一些人围着马俊杰的铅笔盒看,上面画着哆啦A梦的图案,那是他最喜欢的卡通人物。

马俊杰说,哆啦A梦的口袋有许多可以实现愿望的宝贝,我想要一个那样的口袋,这样就可以把腿治好了。

胡雪萍没把希望寄托在哆啦A梦的口袋上,她相信,对于双腿瘫痪的儿子,只有好好学习,让知识成为他的“双腿”,才能“走出”一条和他们不一样的人生路。

4月19日,胡雪萍在家哄儿子马俊杰吃午饭。每顿饭,她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哄着儿子吃完。(图片来源:新疆网 摄影:丁瑜 魏向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李保华] 标签:瓷娃娃 胡雪萍 儿子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