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名山上市:关键在政府与宗教扮什么角色
中国佛教名山普陀山、五台山等争相筹备上市的消息,正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争议。有争议是一件好事,真理越辩越明。凡事就怕没有争议,那就早晚要出大事。
普陀山、五台山我都去过,有一点发言权。“天下名山僧占多”。中国的名山,几乎无处不见寺庙。我猜想:寺庙建在山中,有几种可能性:一是出家人为了清净修行,躲避红尘纷扰;二是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期不搞政教合一,主政者为了防止宗教势力做大做强,干政扰民,便软硬兼施,逼着佛门弟子往深山里去,与世俗社会保持一定距离;三是考验信众的虔诚,求神拜佛总要拿出一点真心,像唐僧师徒西天取经一样,克服路途遥远、风餐露宿的困难。根据我这些年的经验,人在城市里待得太久了,头脑发木,需要到外面去散散心,静静心,清清心,歇歇心,最好的办法是远行远足,山中就是一个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进不进寺庙倒在其次。
不客气地说,倘若没有寺庙群,普陀山、五台山单论自然风光,真没有多少特异的地理地貌,一点也不比北京周边的香山、八达岭好看多少。正如香山吸引人的红叶、八达岭吸引人的长城,普陀山、五台山吸引人的地方正在于山上有菩萨庙。为了求得菩萨保佑,也有人是为了旅游,双轮驱动下,风借火势,火助风威,普陀山、五台山已然成为当地经济的最大亮点。急吼吼地包装上市,不是菩萨的本意,更不是旅游者的需要,而是当地政府的政绩动机和圈钱动机作祟。
普陀山、五台山上市不是问题,佛教名山上市也不是问题。狗屎包装上市都有人买,凭什么不许佛教名山上市?问题在于政府与宗教各自在市场经济中应当扮演什么角色,各自的本职本业是什么?以佛教名山上市为导向的“宗教经济”以及衍生出来的“宗教商人”将把中国未来的政治、经济引向何方?
山西忻州市有关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五台山上市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利用金融资本手段实现低成本扩张,更好地保护开发,并整合其他优势资源,将其变成财富;二是通过上市弘扬五台山的精神文化,把旅游文化产业推向资本市场,使其传播更远。简单翻译一下:就是他们上市圈钱以后,要让人们对资本的信仰、对佛教的信仰发扬光大,传播更远。我们反过来问:当下中国,人们脑子里对资本的信仰、对佛教的信仰还少吗?很多人头脑中除了“钱”与“佛”,或者干脆合一为“财神”之外,还能装下点什么?老百姓有信仰自由,迷信“财神”顶多是个教育问题,地方官员头脑中如果仅仅剩下“财神”,后果很严重。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些地方政府大搞“寺庙经济”,一些媒体整天鼓吹“佛法无边”,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开历史的倒车,有百弊而无一利。我不太相信当人们脑子里除了“钱”就是“神”,社会就走向光明、走上正途了。政府是由人组成的,寺庙里的僧众也是由人组成的,他们并不天然地高于众生,或普度众生。离开了监督和管理,官员和和尚照样出问题。官员与和尚联手圈钱,众生危矣!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