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坚:刊以载道 传道即传教——佛教刊物的当代定位
2010年12月02日 15:55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陈坚:山东大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图片来源:资料图)

2010年12月2日上午,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研讨会在上海玉佛寺召开。山东大学宗教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坚在第一场学术报告会上发表了题为《刊以载道 传道即传教——佛教刊物的当代定位》的主题演讲。摘要如下:

我国现有宗教政策允许的宗教媒体主要就是包括杂志和通讯式小报在内的作为平面媒体的宗教刊物以及作为数位媒体的宗教网站(其中有些宗教刊物也有相应的网络版),其他的比如象在港台和西方很盛行的宗教电视都还因缘不具足。就佛教而言,现在国内的佛教刊物和佛教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凡有条件的佛教组织和佛教寺院甚至佛教徒、佛教爱好者和佛教学者个人都不甘人后有意创办,大家都想藉此两大合法的“弘法媒体”来更好地表达自身的佛教理念和传播佛教。

应该说,佛教刊物或“杂志是一个很好的弘法方式,现在,全国佛教刊物大约有几百种,论质量,有的刊物比较好,有的刊物就没有什么价值”,至于佛教网站,若算上相关个人开设的多少含有佛教内容的博客、播客、视频和微博,简直就是不计其数。

我个人不太在意佛教网站,因而很少上去“转悠”,倒是隔三差五会收到相关方面免费寄给我的佛教刊物,象上海玉佛寺的《觉群》、青岛湛山寺的《菩提道》、宁波七塔寺的《报恩》、河北柏林寺的《禅》、江苏佛协的《江苏佛教》、湖南南岳佛协的《磨镜台》以及来自我老家的《台州佛教》等等,这些属于“内部出版物”的“在野”杂志我一般会在收到后认真地翻看,至少茶余饭后会浏览,因为我觉得这些“在野”杂志可以帮助我在书斋中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当代佛教界和的现实关注和佛教徒的真实想法,犹如老子所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①本着“哪儿灯亮就在哪儿找钥匙”的精神,我在这里不妨随缘地来谈一点对当代“在野”佛教刊物不成熟的看法和建议,敬请指教。至于那些为数不多正式出版的需要付费的“钦定”佛教杂志,我从来也没买过,不谈也吧;而象《佛学研究》、《禅学研究》、《寒山寺佛学》等杂志则属于学术的范畴而不属于媒体的范畴,不在谈论之列。

创办佛教刊物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传播佛教,而不是为了宣传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或发表什么学术观点。对于佛教刊物以传播佛教为目的,我们自是无可厚非,佛教刊物不传播佛教你还能叫它干什么?你还能叫它为佛教刊物吗?但是,对于佛教刊物究竟该如何来传播佛教,这里面就非常有讲究了,就非常有探讨的必要了。窃以为,佛教刊物要以“传道”的方式来传播佛教,而不要以“传教”的方式来传播佛教,唯其如此,佛教刊物才能与佛教讲智慧重理性的独特的宗教气质相协调相适应相匹配,那么究竟什么是“传道”的方式?什么又是“传教”的方式?“传道”和“传教”难道有什么不一样吗?非常的不一样。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陈坚 编辑:邢彦玲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