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因法师:宗教传媒的定位与责任
2010年12月02日 12:44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净因法师: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2010年12月2日上午,当代宗教媒体的定位与责任研讨会在上海玉佛寺召开。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净因法师在第一场学术报告会上发表了题为《宗教传媒的定位与责任》的主题演讲。摘要如下:

每一次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无不是在技术革新的引领下实现的。以智慧著称的佛教界人士,总能及时运用技术革新的成果,紧跟人类文明的进程,确保佛法传播的方法与时俱进,内容深入人心。西元前一世纪之前,佛弟子将所闻之教法,以口传为媒介,古老的智慧得以传承;西元前一世纪左右,随著书写方式和技艺的成熟, 佛弟子以贝叶为文字的载体,‘贝叶经’成为佛教弘传上最原始的记录媒体;东汉时,随着造纸新材料的使用,敦煌藏经洞内的敦煌写经、刺血写经、名人抄经不仅反映出‘写本时期’古代大德对中国书籍流传所作出的杰出贡献,更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雕版印刷技术经历了印章、墨拓石碑,到西元600年左右(隋代)而趋于成熟,佛教界率先应用于佛经的雕刻、印刷与流通;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提及,毕升于1041——1048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改写了人类文化传播的进程,佛教经籍的编辑便进入一个全盛的时代,先后刊印出23种汉文大藏经,为保持佛陀教法的神圣性、权威与纯洁性作出杰出的贡献;九十年代,随着数位化、网路化技术在印刷、出版业的运用,佛教界先后出版了内容丰9种全国发行的佛教和社科宗教类杂志、94种地方性佛教简要通讯和杂志,还有7家全国佛教印经机构和社会出版社出版了大量佛教书籍,为佛法的传播、保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与此同时,随着网路媒体的出现,大陆佛教界热心人士以电子为媒介,纷纷将佛教文献数位化,制作出143个佛教网站,有利于佛法在全球的传播。

然而,正当人们仍在热衷于比对报刊、广播、影视和互联网四大媒体的优劣时,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推动下的传媒、电信、互联网三大产业正从分立走向融合,一个崭新繁荣的第五媒体时代正稍稍向我们走来,它以数位化、多媒体、即时性和交互性传递新闻资讯等独特优势挑战传统媒体,人类社会再一次经历有史以来划时代的产业革命。在这一大背景下,宗教传媒如何从传播手段与表现形式定位,以确保向大众传递正当而高尚的生存目标,正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净因法师 编辑:邢彦玲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