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佛教的慈悲与爱的宗教

2011年10月19日 15:52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综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徐文明在第十届觉群文化周研讨会上。(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丹珍旺姆)

编者按:2011年10月18日,上海玉佛寺觉群文化周在上海玉佛禅寺隆重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徐文明在会上发表题为《佛教的慈悲与爱的宗教》的论文,他从五个方面介绍了佛教的慈悲与爱,佛教的慈悲是不增不减、不动不变、超越时间的,是真正把爱心落实到行动上的爱的宗教。论文摘要如下:

对于佛教的本质和特性,已经有过很多的讨论,笔者近年特别强调佛教是健康宗教,这是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个新观点,但慈悲关爱同样是佛教的本质特征,佛教也是爱的宗教,而且是真正把慈爱精神落实的宗教。

智慧与慈悲是佛教的两个中心,悲智同运、福慧双修是佛教修行的根本方式。

佛教的智慧,最根本的是对宇宙实相和生命本质的彻悟,并非对一般的利害吉凶的认识,而体认了诸法实相与生命根本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热爱生命、善待一切生命,有智慧的人必然有爱心,正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有没有足够的爱心,也是判断一个生命有没有智慧的唯一标准。

金钱不过是一种工具,本身并不是目的,外在的表层的功利不应当成为的根本的目的,健康才是生命的根本追求,而健康的本质和前提则是身心和谐、内外和谐,和谐则是爱,爱才会和谐。

佛教还强调定慧一体,由定生慧,而禅定则是一种身心极为和谐的状态,是安静、安祥、安宁的状态,是平和、自在、解脱的境界,是高度的愉悦和慈爱。智慧高的人定力必深,定力深则爱心大,智慧与定力的高低就体现为爱心的大小。

佛教是最重视慈悲的宗教,因此是爱的宗教。当然有许多宗教都宣称自己是爱的宗教,几乎没有宗教强调仇恨,但能否真正做到则是另外一回事。

首先,释迦牟尼佛因为观察到众生所受的种种痛苦而产生无量大悲,发愿出离世间,出家行道,自度度人,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此大事因缘就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使众生具足佛智、具足佛慈,使众生获得真正的解脱。

其次,佛本身只有慈爱,没有瞋恨,诸佛菩萨、阿罗汉等圣贤都是断除三毒的解脱者,因此在他们心中,没有任何的仇恨和愤怒,只有爱与平和。在所有的佛经中,从来都没有佛发怒的记载,更没有报复的行为,佛从不伤害哪怕一个微小的生命。如果一个神没有爱心,没有自制力,经常发怒和报复,动不动就要处死他人,他怎么能够配得上神灵的称号呢?

其三,佛教的爱是面向一切众生的,并非只是一部分所谓的“选民”。只要是生命,就会有感受,有感受就有痛苦,有痛苦就需要解脱。离苦得乐是每一个生命的要求,爱则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根本条件。对生命权来说,人和普通的动物并没有本质的差别,当然也不应有高于动物的权利。

其四,儒家强调爱有差等,尊尊亲亲,固然在现实社会中更容易操作,却容易造成大量的不公平现象,使人对自己的亲人产生偏爱和错爱,却对他人却造成事实上的疏远和排斥,使人心生不平和怨恨,以爱的名义播下恨的种子。佛教不仅爱人类、其他生命、亲人、仇人、本教信徒、外道。佛教从来不伤害“异教徒”,因为佛教没有异教徒,对于不信佛法的外道,佛教也只是降服、转化,并不从肉体上消灭或者以暴力强迫改宗。即便是对于魔,佛同样具足大慈悲。释迦牟尼佛毅然入涅槃,也是出于兑现对魔的承诺,对于魔界众生,佛的慈悲没有任何改变。

其五,佛教强调三轮体空,无施者,无受者,亦无施受关系,慈爱完全发自内心,是超越因果的纯善,这种善是不受回报的,也是不需要回报的。

四圣谛是佛教最基本的理论。无明爱染、造作恶业,是真正的苦因,是为集谛,因此智慧是为了成就菩萨大愿,落实贤圣大悲;苦、集既是杂染的世间法的本质,也是生起菩萨悲智的外缘,不观世间众生之苦,无以生起大悲心,不追寻苦难的根源,无以生起大智;灭和道为出世间法,诸佛菩萨的大智慧,不仅仅是了知苦因,更重要的是找到消除这些苦因的方法,是为道谛。

通过勤修正道,消灭诸苦、断除苦根,就能通达灭即涅槃境界。对于菩萨及修行者而言,由救度众生的大悲大智、大愿大行,就能够成就自身的福慧善果。熟知八正道、三学及六度万行等种种修行方式并善于教示众生,体现了菩萨的大慧,而通过自修及教导、帮助他人修行此类正道,就行达到涅槃,成就佛果,这也同样是获得无量福德的体现。

作为纯爱的慈爱与世俗的贪爱差别很大。贪爱是基于生命的本能和贪欲而产生的,慈爱则是基于智慧和解脱而自然引发的。贪爱是有对象的,或者说是指向少数生命的,慈爱则是没有对象的,是指向所有生命的。贪爱在时空上都是有限的,慈爱则是无限的,超越时空的。贪爱是执著和束缚,慈爱则是自在与解脱。贪爱是功利性的,是自私的,是物质性的,慈爱则是自我圆满和自我愉悦,不因对象而增减。贪爱会发生转变甚至化为仇恨,是无常变化的,慈爱则永远不会改变自己的本性。

慈爱是不增不减、不动不变、超越时间、常住不迁的,是真常;慈爱能够给自己及其他生命带来真正的愉悦、永恒的幸福与快乐,是真乐;慈爱能够成就自我,圆满佛果,得大自在,是真我;慈爱能够消除三毒杂染,净化自己的身心及外部环境,是真净。慈爱是至诚之真、纯粹之善、无量之美,是一切美好事物和理想的集中体现。以慈爱来观察世界众生,就会发现真正的美,因为对象感受到了真爱,才会激发并展现真美,而且美是审美者与对象爱的关系的体现和共建,只有慈爱都会创造出真美,慈爱本身就是美。

慈爱既贯穿了佛教的全部理论,也体现在其所有实践之中。爱生、护生、救生是最大的功德,是佛教极力提倡并付诸行动的,反之,讣虐生、害生、杀生是最大的恶业,也是佛教极力反对并坚决禁止的。佛教制订了最为严格的戒律防止杀生,特别是汉传佛教,这是佛教慈爱精神的具体体现。

慈爱不能只是自我标榜,必须付诸实践,慈爱就必须不杀生,不杀生就必须不食肉。甚至可以说,不杀生是慈爱的底线,不食肉是不杀生的底线。素食者、即便是最严格的素食者,也无法做到完全不杀生,因为植物也是一种生命。植物与动物的生命形态与本性有相当大的差异,食用部分植物是可以容忍的,但同样不能滥杀,要尽可能少吃,更不允许浪费与破坏,而且在食用植物时也会导致部分动物生存条件的恶化甚至死亡。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动植物都是生命而故意抹煞二者的差别,简单地把吃肉与食素都称为杀生而由此减轻食肉的罪过。一个基本事实是,食肉者杀生更多,造业更大。尽量减少杀生,特别是故意杀生,是每一个生命的责任。

令人遗憾的是,即便是佛教之中,理论与实践也有很大的距离,佛教还有许多教派迄今不肯放弃食肉,汉传佛教中也有个别出家人犯戒沾荤,这种情况与佛教的根本精神完全背离,也大大损害了佛教的声誉。要想落实佛教的慈悲与慈爱,就必须首先做到不杀生,不食肉,作为三宝之一的法师对此责无旁贷,无论是传统习惯还是生活环境,都不足以作为食肉的借口,身为法师而食肉,知法犯法,必下地狱!

但愿佛教的慈爱精神、至少是不食肉的原则,能够首先在法师之中完全落实,然后扩展到所有居士中,先使全部佛教信徒成为慈爱的样板,再进一步发展到受佛教影响的民众之中,这样佛教作为一种爱的宗教才会得到承认,才能为众生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也有助于环境保护和整个地球的安全健康。还希望所有标榜自己是爱的宗教的宗教的信徒真正把爱落实,让爱成为行为,让爱遍及世界。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杨成兵] 标签:慈悲 爱心 智慧 爱的宗教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