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转型时期佛教慈善的特殊功能

2011年10月19日 16:11
来源: 作者:张有才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编者按:2011年10月18日,第十届"觉群文化周"会在上海玉佛禅寺隆重举行。中国药科大学社会科学部张有才在文化周期间发表题为《论转型时期佛教慈善功能的三个层面》的论文,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物质救助层面论述了转型时期佛教慈善的功能。论文摘要如下:

中国药科大学社会科学部张有才(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佛教慈善功能或者说佛教的慈善事业是佛教"慈悲"精神的体现。所谓慈,谓"予众生乐";所谓"悲",为"拔众生苦"。"慈悲"是佛教伦理的核心精神,是佛教道德的最基本原则。佛教慈悲可分为宗教层面和世俗层面,宗教层面指为众生提供解脱之道,使之得"大自在"、"大安乐",这是"大利益";世俗层面指的是佛教的社会服务方面,即佛教的慈善事业,为的是众生的现世安乐。

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充满了不安和焦虑。对物质利益和享受的追求,成为最普遍的感情,这种几乎全民的物质追求由于缺乏伦理精神的制衡、公正制度的保障而走向狂热,其后果是整个社会形成了高效率的相互伤害机制,人们在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诸方面均失去安全感。在此背景下,当代佛教的慈善事业应在精神文化、制度公正和物质救助三个层面展开。

一、精神文化层面

广义的佛教慈善应当包含精神文化层面,这是与佛教的教义主张相对应的。佛教慈善无非是"拔苦与乐"慈悲精神的体现,从十二因缘来看,无明愚痴是诸苦之根源,由此而有妄想、分别和执着,造作诸般业,生种种烦恼,故而佛教看重"般若"。世俗社会亦复如是,与蒙昧相对应的是文明,其核心为精神文化,因此,健康、积极的社会精神文化有助于社会的和谐。

而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远未完成。近代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化界的主流趋势是坚决与自己的民族传统文化决裂,走上了向"西"学的不归路。其次是本土化问题,即以本民族文化来转化、吸收异质文化。中国的状况是,一方面,传统文化遭到解构,其思想资源未能得到现代诠释和转型,虽然其影响还在,但多为民众的集体无意识,况且还未经过扬优汰劣的处理;另一方面,我们对西方文化的学习和引进也存在问题,致使其真精神得不到彰显。

未完成现代转型的中国文化,至少在三个方面给我们带来困难。一是阻碍社会公正制度的建立和维持。二是难为人们的精神安顿提供家园。三是道德形而上学缺少文化的供给,难以在社会上形成普遍的道德信仰。

正如"法施"在佛教布施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佛教慈善事业首先应在精神文化领域有所积极作为。佛教应在化世导俗,安顿心灵,帮助人们克服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侵蚀等方面发挥自己的优良传统,引导人们过合理的、健康的社会生活,同时还要梳理和阐发佛教的伦理思想资源,为当代社会道德重建提供启发和借鉴。因此,启迪人们的智慧,使人们脱离愚痴的摆弄,无论对国家民族还是个人,都是最大的善。做到这些,佛教还须对自身的文化传统资源做正本清源、扬优汰劣、契理创新和现代转换的工作。

二、制度层面

"制度"在不同社会人文学科有不同的界定和理解,不可否认,转型时期制度公正的缺失是造就社会苦难的制度性根源,属直接原因,其亦是导致道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国社会长期以来制度公正建设力度不够,我们在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并未对"制度文明"给以足够的关注,导致现实社会生活中制度公正的缺失。而离开制度公正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也很难有所成效,所以我们看到那些在会议和书面理论上的种种构想和愿景看上去都很美,而现实却常常具有反讽意味。同样,离开制度公正,物质文明建设也会偏离经济发展的初衷,如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拉大、低社会保障等等问题的出现及其所引发的尖锐的社会矛盾亦层出不穷,在此情况下,GDP总量再高对普通民众而言也是无意义的,甚至具有反讽意味。

可见,一个社会能否做到基本的公正是关乎天下苍生福祉的大事。大乘佛教以普度众生、利乐有情为己任,当积极关注并促进社会的制度公正。近代高僧太虚法师在其所提出的"如何建设人间净土"的方略中曾指出"须用政治的力量为实际施设"。这种通过政治力量的实际施设来解决人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人们的文化和道德水平提高的思路蕴含着制度公正的要求,因为没有制度的基本公正,所有这些美好愿景不会得到实现。不仅于此,太虚认为,还应发扬大乘菩萨道精神,实行今菩萨行,才能坚持不懈为创造人间净土而奋斗。大陆佛教界而言,应在现有的国家宗教政策和政治政党制度允许的范围内,通过政治协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多种途径来参政议政,在此过程中来促进社会制度公正,这是惠及天下苍生的善事,是大乘佛教普度众生之菩萨道精神的体现。

佛教要推动和促进社会制度公正,须先加强自身制度建设,保持僧团的纯洁。

三、物质救助层面

物质救助是佛教慈善的最基本的、最直接的形式,狭义的佛教慈善多指此方面。制度公正的缺失不是一时所能解决的,而由其所造成的苦难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以此物质救助对困难者而言就显得迫切和紧要了。

在中国历史上,佛教对社会慈善事业贡献巨大,如南北朝时期的"无尽藏",到隋唐时无尽藏的规模空前,在宋代为"长生库",在元代为"解典库",流传到日本叫"无尽会社"。此外,还有悲田院这种佛教慈善机构有系统地进行社会慈善事业。当代中国佛教界也成立了许多的慈善机构,为苦难或灾难中的人们提供救助,如台湾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功德会,遍布40个国家的400余万的会员和慈济分支会,现已援助了全球61个国家,横跨欧、美、亚、非、大洋洲等五大洲;慈善范围从医疗、教育、文化、国际赈灾、骨髓捐赠到环境保护和小区志工等诸多方面。当代佛教慈善中的物质救助有助于减轻社会转型或重大自然灾难所带给人们的痛苦,给他们带来温暖和希望。

当前,由于"郭美美"事件而导致了官方慈善机构的公信力危机,大陆佛教的慈善机构应以之为鉴,树立积极正面的社会形象,提高社会公信力,这尤为要求佛教徒严格自律,不失佛门形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广义的佛教慈善应包含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即精神文化层面、制度层面和物质救助层面。精神文化层面的慈善最为根本,它关乎到社会公正制度的建立与维持、个人良好德性的涵育与形成、心灵的安顿等等方面;制度层面的慈善最为重要和迫切,它直接关系到苍生的现世福祉问题;物质救助是佛教慈善最直接的表现,体现了佛教对社会民众的切实关怀,是佛教实现其社会服务职能、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总之,佛教的慈善事业应当在此三个层面展开,为推动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福祉作出自己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佛教 层面 文化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