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佛教慈善事业期待理念更新

2011年10月19日 16:06
来源: 作者:刘立夫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编者按:2011年10月18日,第十届"觉群文化周"会在上海玉佛禅寺隆重举行。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立夫在文化周期间发表题为《当代中国大陆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及其理念更新》的论文,论述了中国大陆佛教慈善事业的发展过程两半及理念的形成与更新。论文摘要如下: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刘立夫(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慈悲济世,弘法利生,是佛教根本精神的体现,也是佛教适应社会需要、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立足点。自古以来,中国佛教就流传植树造林、开荒辟田、修桥补路、扶贫济困、治病救灾等多种行善积德的佳话,还出现过"悲田院"、"养病坊"、"无尽藏"、"义仓"、"安乐坊"、"安济坊"、"福田院"、"居养院"等多种慈善机构,有组织、有制度地从事佛教慈善活动。近代中国佛教在逆境中求生存,以"人间佛教"为号召,强调教育、文化、慈善为佛教发展的"三大救命环",在慈善理论和实践上开始了现代转型,并对现代两岸四地的佛教慈善公益事业产生直接的影响。

中国大陆的佛教慈善事业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政治气候的影响,包括民间慈善事业在内的各种福利救济事业长期被政府定性为"统治阶级欺骗与麻痹人民的装饰品",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中国大陆只有政府救济,没有慈善组织和慈善事业。至于宗教的慈善活动更是被看成是"封建毒素"或"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成为禁区而销声匿迹。中国传统的慈善理念和实践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出现了断层。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转机。1981年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这是建国以后第一个全国非营利性社会公益组织,之后,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南京爱德基金会等相继成立,至1994年中华慈善总会创立,中国大陆的慈善事业进入恢复期。与此同时,中国大陆佛教界在经过多年的沉寂之后也开始对慈善的关注,其标志性事件就是1994年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的成立,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家佛教慈善机构。随后,各地纷纷响应,成立类似的佛教慈善机构,大陆佛教慈善机构的成立,标志着佛教界重新参与社会服务,以慈善为载体"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适应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需要。

从大陆第一家佛教慈善机构成立,20多年来,各地的佛教慈善组织经过艰苦的努力,为社会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事实表明,大陆佛教慈善组织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民间慈善组织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佛教慈善公益事业也在我国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大陆佛教慈善事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大陆佛教的慈善社会服务在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上和我国的港台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这些差距与大陆的慈善整体发展有关,如大陆佛教慈善活动缺乏系统性,随机性强,缺乏广泛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佛教慈善组织机构缺乏规范化管理和制度性的运作机制,管理理念还比较传统,跟不上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信众的慈善热情;与佛教慈善事业发展配套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在获取资源、扶贫济困、人道关怀等方面还缺乏经常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安排,佛教慈善在社会大众面前还需要提高公信力。诸如此类的问题,不光是佛教本身的问题,整个大陆的其他民间慈善组织也存在类似或同样的问题,有些问题与政府的政策导向有很大的关系。大陆佛教慈善事业应在立足大陆的实际、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尽可能地吸取国际社会和港台地区佛教慈善方面的经验,以谋求更快更好的发展。当前,党和政府日益重视民间慈善公益事业在整个国家福利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大陆佛教慈善事业面临着较好的发展机遇,发展的空间和潜力都很大,大陆佛教界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但要实现根本性的突破,最为重要的是需要在慈善"理念"上更新,主要体现在两个"结合"上面:

一是"慈善"与"公益"的结合。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大陆佛教的慈善事业主要体现在赈灾救急、捐资助学、助残扶困、安老慰孤、放生护生等方面,一开始并无统一的规划与模式,多由一寺或一地的佛教协会或佛教团体,根据具体需要而展开分散的行动,很多佛教慈善机构成立后,慈善活动有了一定的制度性和规范性,但在慈善的"性质"上并无根本的改变。大部分的活动同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的做法大同小异,属于"救苦救难"的善行义举,是"慈善"而非"公益"。在现代社会中,慈善和公益同等重要,虽然两者都有利他主义的特质,但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慈善所关注的是困难群体,而公益则是让困难与不困难的人都受益。现代公益不仅包括救灾济贫助困等活动,也包括支持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可见,公益包含了慈善,而慈善则不包括公益。因为慈善不救助不需要救助的人,而让不需要救助的人提高幸福指数,那就是公益。慈济功德基金会是现代佛教慈善与公益结合的一个典范,值得大陆佛教认真借鉴。现代公益是公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大陆佛教应该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在坚持和发展慈善事业的同时,还需要提升慈善的层次和范围,走慈善与公益相结合之路。

二是"拔苦"与"救心"的结合。佛教的慈善属于宗教慈善,它与社会上的其他慈善既有共通之处,又不完全相同,其最大的区别,就是用佛教的智慧来引导众生走出迷途。尽管"雪中送炭"的活动必不可少,但决不能满足千篇一律的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如果将慈善救助行动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固然可以解一时之需,却难以拔掉受助者的"贫穷之根"。当代中国的社会在物质生活层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并不代表幸福指数的增加,许多人反而精神空虚、烦恼不断、生活压抑。可见,物质生活的优裕并不能解决心灵的贫乏和失衡。与此同时,一些人挡不住物欲的诱惑,不讲诚信,假公济私,违法乱纪,道德滑坡,给社会带来诸多不安定的隐患。在这一方面,佛教的慈悲理念可以发挥很大的对治作用。佛教的慈善,不仅是物质的救济,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救济。从本来意义上讲,佛教的慈善属于"布施"的行为,包括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报恩布施等多方面的内涵,其中的财布施与社会上的其他慈善并无不同,而法布施、无畏布施、报恩布施则是佛教的特色。因此,佛教在慈善的理念上,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要深入到精神层面,不能只"救穷",还要"拔苦",不能只"救急",还要"与乐"。在现代生活中,很多人的"穷困"并非出在物质条件上,而是出在精神信仰上,对于那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膨胀的而深陷"苦海"人,他们正是"心灵慈善"的对象,佛教是可以发挥作用的。佛教慈善的根本价值就在于它的"慈能拔苦,悲能与乐",就在于它能在一定程度上用佛法的智慧化解时代的矛盾,挽救世道人心免于堕落,让人们在忙碌于物质利益和个人发展的时候仍然能够找回真实的自我。在心灵的慈善方面,大陆佛教目前还关注不多,需要进一步重视,以突出自身的人文关怀和"治心"特色。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佛教 理念 慈善事业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