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乱世少年寻找生存之路

2013年04月24日 14:31
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海山老和尚(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乱世少年寻找生存之路:莲出绿波频遭风雨 仰首问天出路何予

我俗姓马,名廷耀,四川省西充县碾垭乡人,一九二八(戊辰)年二月八日生。碾垭乡地多田少,四面环山,马桑、小峨嵋两山,横亘前后。我家住在山沟里,没有小河,每逢旱年,生活极端困苦。七八岁时,放牛割草,登上山顶,极目远眺,但见万里晴空,令人心旷神怡,遐想神驰。假我能去到天的那一边,到那传说中的美好环境中生活、学习,该有多好呀!

我们村有马、蒲、斯三姓人,我有爷爷,父母,两个姐姐,及弟兄五人,三代同堂。长辈们乐善好施,广结善缘,在当地颇有口碑。爷爷带头在小峨眉山顶共建一座小庙,人称蒲家庙,塑了三尊佛菩萨,事后又大力培植树木,绿荫夹道,风景绚丽。每到初一、十五,三姓轮流主持念佛,善男信女参加念佛者众多,前来虔诚膜拜者,更是络绎不绝。

父亲行医务农,负担全家人生活。天有不测风云,在我两岁那年,父亲撒手尘寰,母亲成了家中的顶梁柱,料理家务。母亲早年皈依佛门,讲究礼节孝道,孝敬老年,教子勤俭,多积善德。家中事务被母亲操持得井井有条。

村中有一大悲寺,寺里老和尚修持很好,一手毛笔字写得特别漂亮,又爱清洁,所住庭院,一尘不染,净如水洗。他诵经的小经堂布置得庄严雅致,灯烛辉煌,馨香扑鼻,梵音伴随着木鱼声时时传出,声音悦耳。

在那次连续三年天旱时,老和尚天天念《华严经》,求降甘露,解民倒悬。不久还真下了大雨,因而附近的老百姓,都非常敬重他,很多人跟随他学佛,村里人念佛就是在他那里学到的。

我小时跟妈妈一起,常到庙参加念佛活动,每年的二、六、九月观音菩萨会期及春节期间,特别热闹。我三哥会吹笛子,每年九皇会时,他是首先要参加的。一到会期,从山脚到山顶到处都是人。在迎接表文时刻,善男信女,手捧清香,称念佛号,排成长长的队伍。但听笛声悠扬,佛乐齐奏,令人耳目一新,让人羡慕,叫人向往。

我排行老幺,兄弟姐姐,全家九口,生活还是处于入不敷出的紧张阶段。可爷爷,妈妈,哥哥等商量,决定让我读书,学点知识。所以,我九岁时,才开始念私塾。爷爷那时已经七十岁了,他不辞辛苦,早晚在家,督促我学习。那知“人命无常”,在这节骨眼上,爷爷又无病走了。他是我亲眼看到走的,在我年幼的心灵深处,打下了极端悲痛的烙印。好象爷爷预知他要归去一样,前三天家里还请人给他念经作佛事,祈他健康长寿。第四天,客人刚刚走完,他无病无痛,看去只眼皮有点肿,等我中午放学回家,爷爷却安祥地走了。我简直不相信,无病的人会死,后来才悟到,好来好去,这是善人善终的体现。

我九岁入学时,启蒙老师先教《三字经》、《大学》、《中庸》、《论语》,再读《孟子》。私塾的教学方式讲究硬背,我也毫不例外,因为当时人小,记忆力强,背诵时本本过关,深得老师的喜欢。十二岁到十四岁时一半的时间读国民小学,一半的时间回家参加劳动,在母亲言传身教的影响下,养成了吃苦耐劳的性格,见啥做啥,什么农活都干。小学设在大悲寺内,离家有六里路,来去都是步行,那时少年,血气方刚,上学也不感到辛苦吃力。

父亲在时,曾想把大哥、二哥、三哥培养成医生,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治病救人,为群众做些有益的事。哪知父亲去世后,兄弟开始发生矛盾。在四哥高小未毕业时,因兄弟之间意见不和,闹着要分家,各奔前程,家庭不和,也只好如此了。关于家产处理,母亲留一份,其余按五股分摊,每人分土一亩五分、田四分、山坡两亩、房屋三间,我和四哥跟妈妈一起生活。

一九四二年抗日战争激烈,时局动荡,加之抢劫、偷盗横行,烟赌泛滥,谣言四起,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我三哥在街上做点小本经营的杂货生意,土豪劣绅的狗腿子肆无忌惮,横行霸道,买了东西不给钱,我三哥刚提说钱,狗腿子竟将三哥毒打一顿,扬长而去,这样的情形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国民党当时名为征兵,实际是强拉壮丁,我们弟兄五个虽已分家,却也成了抓丁对象。保长扬言:马家弟兄五人,应抽二丁。大年晚上,保长带队到我家来抓人,他们横冲直撞,门扇摇晃,弄得鸡飞狗跳,全家惊惶,如临末日。加以天灾连年,生活时时处在饿肚子的边缘,食难果腹。社会形势,已到如此地步!仰望苍天,我的出路何在?我的归宿又何在?!

[责任编辑:崔越] 标签:海山 法师 老和尚
打印转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