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张爱林:缘起论对创世主否定及其自身逻辑

2013年05月22日 15:33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张爱林

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张爱林(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印媛)

编者按:各种宗教贯穿于人类发展的历史,在人类心灵最深处留下真实而深刻的回响,当人类走到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社会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如何保守住心灵最纯真的记忆成了我们共同的思考。各宗教的共同繁荣与相互交流,为我们提供了最直接的心灵回归的途径。2013年5月18日至19日,第四届佛教与基督教比较学术研讨会在重庆西南大学和重庆佛学院召开,主办方试图搭建一个佛教与基督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对话平台,在寻求教理与教义的真实的同时,共同探索一条各宗教普世之路。西南大学宗教研究所张爱林在此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论佛教哲学中的世界缘起与创造思想》,文章摘要如下:

一、缘起中包含创造

(一)缘起与创造概念上的涵容性

缘起指世间诸法待缘而起,也就是宇宙万象都是多种条件聚合而成。佛教利用四缘用来解释世间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存在的缘起性,但作为现象总体的世界成因问题却需要某种本体性的东西作为缘起动因,佛教创立了业感缘起、六大缘起、阿赖耶识缘起、如来藏缘起等缘起论。

“创造”意义上的词汇,创为初始之意,造为制作之意,佛教一般用“造”、“作”、“造作”,“施设”‘“安立”等词汇,指事物或理论的生成。造作或称创造,一般指某一事物的产生、构成以及运动变化,亦可以是事物产生的构成因缘。佛教讲能生因等的创造性,一般指某一事物从无到有的成立条件,或者从一个本体性的存在生起宇宙万物,如阿赖耶识能变为诸法万象。由于佛教否定一切心外本体论,因此,事物的能生因绝非由外因产生,自然是否在造物主的,严格说是否定生命的创造主,因为在佛教的理论中,无生命之物,包括国土是可以创造的。

但是,各大宗教对于人心可以通达至上存在方面还是有一定的共识的,在基督教信仰中,人的生命灵性来自于上帝的气息,佛教讲“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道家亦讲“心通至道”。所以,对话这样一个本体性的问题还是有一定共许基础的。但是要明确的是,人心与至上的相通不是毫无遮蔽的,管窥之见难免有误,不能把自己自大为至上的使者,真理的化身即可,从理论的最大可能性与合理性上讨论缘起与创造问题,反思自己观念产生过程的不圆满性和存在的逻辑矛盾。

(二)诸佛依本愿力化现国土

在佛教信仰中,佛不能创造生命,但可以创造国土世界。世界的构成因缘有很多,众生业力可以使一个世界产生,诸佛菩萨神通愿力也可以作为佛国世界的成因,如西方极乐世界即为阿弥陀佛成满四十八大愿而创立,东方琉璃光世界是药师琉璃光如来满足十二大愿而成,世界之存在是重重无尽的。

一般来说,诸佛化土为教化众生而建立,犹如建立一个学校或训练营,虽然国土中极乐无苦,但生此世界的众生并不是为了享受福乐,而是为了修行成佛,成佛后或者建立自己的净土教化众生,或者随顺众生业力,如释迦牟尼佛一样到众生业报土娑婆世界教化众生。是否建立自己的净土世界完全在于诸佛在因地时所发之愿。诸佛可以创立净土但不能创造众生,所以佛国净土的广大圣众都来自于其他世界。但是,佛国净土对来此的众生有素质要求,就是要与作为教主之佛的愿力相应,并如说修行。也有的世界是众生共同业力感召而成,如我们生活的这个娑婆世界。

逻辑上总会产生一个疑问:最初的众生是从哪里来的?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是佛教与婆罗门教、基督教等宗教的分歧之一。在基督教等宗教看来,从世间存在的有限性、短暂性、偶然性、不完满性等性质和状态,理应存在一个无限的、必然的、德性圆满的,无限智慧和能力的独一无二,自有永有的智能存在者,这个至上存在者创造了人和世界。佛教也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有缺陷的,苦、空、无常和不净的世界,但否认有一个创世主,生命个体有生灭轮回,但其灵性本质不生不灭,称之为佛性或如来藏等,此本性亦是自有永有的。佛教与基督教的一个区别不在于谁否承认有一个自有永有者,而是这个绝对的自有永有者在内还是在外。

二、佛教否定创世主的理由

佛教否定梵天创世说的逻辑理由一般包括:

信仰上的独断

宗教知识的超越性决定了宗教观念的正确与否,一个最重要的标准是依据经典和尊重圣言,所以,在一般信徒那里,知识来源于大师们的言教,自然难以避免人云亦云。佛教认为,对理与事都可以直观,所有在佛教导下达到阿罗汉果位的都能证得三明六通和不生不灭的涅槃。有些直观知识是与其他宗教共通的,如六道轮回,只要禅定修行到相关程度都可以观察到相应范围的众生轮回之相。依此而言,佛教不是继承和改革了婆罗门教的轮回观,只是对共同观察到的一些现象进行了不同的理论解释。当然,佛教的现证与认识上的直观涵义有所不同,在此不进行展开论述。

(二)伦理上的缺陷

恶的存在一直是质疑造物主存在或其德性和能力的一个主要话题,佛教否定梵天创世说亦用了恶的理由。佛教质疑一切皆是梵天所造的说法,若人天生的端正丑陋,贫贱富贵,寿命终夭,愚痴智慧也是梵天所造,丑陋贫贱愚痴便是梵天不平等地施加于人的无妄之灾。乃至一切天灾疾病,人间众苦,一切恶行皆是梵天所为,梵天也就不是善神了。

(三)认识上的不足

《长阿含经》载有个名为坚固长者子的居士问佛神足之事,佛举例,有一比丘追问地水火风四大何由永灭,以神足力往至四天王所,如是展转至兜率天、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直至梵天王那里,梵天亦不知四大于何处灭,最后回来问佛,佛答之,识灭则四大灭。

当然,这种证据只是在佛教信仰中,或者基于具有共同超越经验基础上的证明,不具有普遍有效性。佛经中充满各种论辩,论辩对象各有不同。因为古印度的宗教文化的特点,佛教面对的很多时候是具有各种宗教经验和认知的其他宗教修行者,故而共许的知识论基础也与一般知识论有差异,以至于其中的理由我们站在普通经验上无法相信或理解。

在基督教信仰中,一般认为只有上帝能实施神迹,余者便是巫术。但在佛教信仰中,神通只是修行者修行中的副产品,只是生命本有潜能的显现而已,不足为怪,亦不足为贵,佛教不允许为了名闻利养或拉拢信众而显示神通,因为神通不代表真理性,也不是佛教之专利,各种宗教都可以有。

三、世界缘起的逻辑理路

世界从缘起,具体事物的缘起性是可以观察和理解的,但世界作为整体如何缘起的显然超出了一般人的经验范围。

从个体生命而言,每一众生都通过各自的善恶业力受报,受报的五蕴之身的生命体称为正报或正果;生命存在所依止的国土大地房屋器具等世界万物为依报,依报的形态和价值随正报的性质和福德而有差异,世界没有所谓的绝对客观性,人受用之世界的形态与价值跟动物迥然有别,人用来饮用之水在鱼那里只不过是空间场所,而在欲界天天人眼中可以是甘露。什么因得什么果,绝无侥幸的可能。

整个世界则是众生共同业力创造的结果,其产生的过程类似天文学的星云假说。由于众生共同业力的增上,无边虚空中十方风起,地水火风大种激荡,产生坚密的“风轮”,气流涌动旋转,凝成液体,金云遍布,大雨倾盆,落在在风轮之上形成“水轮”,风激水轮,逐渐凝固,形成“金轮”,金轮不断运动,由软到硬,渐渐出现海洋大洲,三界六道人天众生先后通过胎卵湿化等方式降生到这个世界。世界的存在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一个世界都有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

业感缘起的理论是建立在十二缘起理论上的,十二缘起以生命轮回为主轴,突出强调业力的作用。业感缘起对人生现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放大到整个法界的存在系统却捉襟见肘。大乘中观派建立在诸法无自性宗义基础上缘起性空思想主要为了双遣执有与执空,龙树菩萨通过“八不中道”扫除生灭、常断、一异、来去等八种偏执。在解释人生与世界缘起上,从业作为动力因方面发展了业感缘起说,把宇宙万象划分为蕴处界三科,而三科的内在关系是主客或称能所的二元对立。主为能缘、能取,能受用等意义。客即外境,为所缘、所取、所受用等意义。三科之中的关键是五蕴,五蕴的划分是一色四心,突出了心的能缘性,生命主体通过感受和执着对象的苦乐对错等受想作用,造业受报,形成主客交织的因果关系网络。

中观派的这种受用缘起论是业感缘起的发展,但仍然未能究竟解释人生与宇宙现象。瑜伽行派从阿赖耶识和如来藏缘起的角度进行了更具本体意义的解释。瑜伽行派亦称唯识学派,分为唯识古学和唯识今学,唯识今学以阿赖耶识为本体,唯识古学则同时讲如来藏、真如、真心、阿赖耶识等,而以如来藏或真如缘起为究竟。佛说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唯识学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世间一切都是阿赖耶识的变现。阿赖耶识译为藏识,具有能藏,所藏,执藏等作用,含藏一切染净种子,种子自性分别,都有能生作用,种子生起现行便展现为宇宙万象。因此阿赖耶识缘起也称分别自性缘起。

十二缘起中的识,从内涵上讲,也有阿赖耶识的意义,十二缘起讲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此中之识是六入生长之缘,显然不是第六意识之识,相当于阿赖耶识之异熟了,即随业报投胎的神识。因为阿赖耶识是染净和合的,不是一个绝对单一的本体,为此有唯识学家另立一无垢清净之庵摩罗识,反对者认为庵摩罗识只是阿赖耶识果上之异名,不宜另立此识为万法之缘。《华严经》、《楞伽经》等则立如来藏为本体,如来藏即众生的真如心。真如者,真谓真实,如谓如常,诸法之体性离虚妄而真实,故云真,常住而不变不改,故云如。本性上,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之如来藏为在缠真如,出缠则为诸佛法身,在万法则为不生不灭之法性。如来藏缘起或真如缘起说对中国佛教影响巨大,特别是中国佛教的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和密宗。

中国的华严宗有法界缘起论,但法界缘起论不是从诸法存在的动力因上立论的,而是从诸法之间圆融无碍的关系而言的。密教亦有六大缘起论,即一切诸法皆由地水火风空识六大元素构成,此六大周遍法界,互涉互融,生成万物。六大缘起论更多地着眼于世界形成的质料因,逻辑构架也比较简单。

总之,佛教是世界缘起论从业感缘起、阿赖耶识缘起到如来藏缘起在解释世界生成方面形成一个逐步圆满究竟的逻辑理路。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张爱林 佛教 道教 基督道 佛耶对话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