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心慧法师:佛教慈善的理念与实践

2012年04月26日 14:53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心慧法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编者按: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香港隆重召开,本届论坛主题为“和谐世界同愿同行”。来自世界各地、三大语系的高僧大德、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及社会各界知名人士千余人出席此盛会。论坛期间将就佛教现状与发展等诸多话题举办多场分论坛。澳门佛教总会副理事长心慧法师在论坛期间发表了题为《佛教慈善的理念与实践》的论文,就佛教慈善理念及实践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论文节选内容如下:

理念如何实践

佛陀慈悲喜舍之精神理念,不单只是宗教弘法,还要实践福利事业,积极地参与社会事务等。但任何事业的成功,是建基于丰富的知识与技能,何况慈善事业,是那么广大无限,岂可缺乏学问上的修养?

近年来,社会上亦不断提出终身学习,很多人以为知识学问与学佛无关,特别是出家人,生死事大,用功修行才是本分,何必将宝贵时光,消耗于经书俗典?殊不知人不学,不知理;既然事理不分,真伪莫辨,将何以胜大任?是以基于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精神理念,而愿意献身于佛教事业的菩萨行者,不但要精通佛理,发掘内在的智慧,还要研究世间一般学问,充实多方面的知识。故「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五明是甚么?五明是指声明,医方明,工巧明,因明,与内明。

声明,指文字学,音韵学,音乐等,包括世界各地语言与文字等学问。菩萨行者精通声明学,除了懂得各地语言文字,作为沟通思想,传递真理的桥梁,利用语言文字来传播佛法,使世界各地民族有机会接触,从而获得佛教真理的启迪与受用。工巧明,是指科学,及一切艺术创作,和工业发明等。医方明,是医学,药剂学,生理,卫生,解剖,和营养等学问。因明,是论理学、知识论,以及一切法律辩证法等。至于内明,则包括宗教学,心理学,哲学等。在佛学来说:内明,应该是指佛教内部的典籍,不单只是专门研究众生内在生命与心性的学问,亦是佛陀教化五乘众生的教学原理与方法,也就是菩萨行者要精通、要弘传、要实习教、理、行、果。

一个实践慈善理念的菩萨行者,无论是在家还是出家,必须要学习五明,以内明为主,亦以内明为教学原理为基本功能;以声明为传播真理的工具,以及其他的工巧明、医方明、与因明为副业、为辅助;令自己以丰富的学问,和多方面的知识技能,作为扩展佛教福利事业的基础。否则,不学无术,实难参与佛教慈善事业的工作。

实践上的技巧

佛教利益众生的事业是从多方面的,凡是对于大众有利益事情,都可以因应环境不同而实施,怎么样才能够令社会大众,乐意接受佛法呢?这就关乎于技巧上的问题。

实践上的技巧,佛教有四种特殊的方法,那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和同事。因为,在弘法过程中,可能遇到生活困苦无依的人,就必须先施以财物的救济(布施),然后教之以佛法;否则,空谈佛法,如何充饥?遇到精神痛苦而需要柔言安慰的人时,又非要说些令其欢喜的话语言,精神上之慰籍(爱语),先加以安慰,然后为说佛法。有些时候,也许对方是贪小便宜的人,那就要自我先吃亏一点,身口意行为上皆以利他为主。所谓:以身作则,才可以使到对方感动,从而接受教化(利行)。特别是对方是一位商人,你却以文学家的身份出现,那简直是话不投机;又或者对方是一个崇拜物质的科学家.而你却大谈精神文明,岂非是对牛弹琴?所以,一个弘法工作者,必须要具有多方面的智识与技巧,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同等的身份出现,或设办法与之「同事」,这样,自然消取彼此的隔膜,使对方在不知不觉间,受到你的潜移默化,从而走上学佛之道。

基于这点,大乘菩萨行者所应该做的事太多了。不但要从事社会慈善工作,而且为了使知识分子认识佛教,以及接受佛教真理的启示,更加要不断充实自己。

《瑜伽师地论》:“畧说工业,所有妙智,谓营农工业、商估工业、书算计度、数印工业、营造工业、生成工业、防邦工业、和合工业、成熟工业、音乐工业,…”又说:「云何医方明,当知此明,畧有四种,谓于病相善巧,于病因善巧,于已生病,断灭善巧,于已断病,复更不生,方便善巧。」从上文可知,这不是说大乘菩萨行者,不但要建设医院,做医生,还要医术精明呢!对于士农工商各行各业,都要学习和了解吗?至于释迦牟尼佛的本身,就是一位教育家、哲学家、慈善家、以及政治家,而且是一位无上大医王。

所以,一个大乘菩萨行者,除了本着慈悲喜舍的精神理念来弘扬佛法,利益众生外,必须学习五明,实行四摄;以五明学的知识技能作为弘法事业的基础,以四摄法作为实践慈善理念的技巧与方便。

从责任中实践

在弘法过程中劝导信徒们要“发心”,很少要求担当“责任”,不知道责任的重要。所谓发心容易持久难,而不能坚持自己的发心,应该把发心所做的一切,看做是自己理所当然、必需承担之一种责任。平常认为发心是一种义务,于是开心就发心,不开心就不发心,这是一种流弊;现在,我要在“发心”后面加上两个字“责任”,因为发心就蕴藏着责任。“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家务也好,事业也好,都是大乘菩萨行者之责任,所以,慈善事业是实践我们的理想,当然应该负担的责任。什么叫做责任?

(一)责任是利他的行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责任是利他的行为,是大乘菩萨行者的责任。

(二)责任是行者之本份

大乘菩萨行者应该为佛教、为社会、为众生负担责任。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是佛弟子,是学习佛陀的言行,行菩萨道?佛教的存亡继绝,就是佛弟子的责任。

(三)责任是行者之义务

我们是佛弟子的代表,亦可以包括全人类;责任,是指人类应有的责任。各有其应尽的责任。也唯有尽了责任之后,才有做人的意义与价值,才能建立人格,维持人性的尊严。

当知,人是家庭的细胞,家庭是社会的命脉,社会是国家的成员,国家又是世界的单位,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否幸福,安宁,全在乎于:组织世界最基层的人类,是否能够负起做人的责任而定。所以身为佛弟子,不但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家庭、社会、国家,甚至全世界,全人类负责。而身为出家人,除了负起做人的责任以外,还要负起出家人应有的责任,可谓任重而道远。

大乘菩萨行者为了接触各阶层人士,虽然从事各行各业的发展,但其最终目的,是在于净化人心,改善社会,福利群众。是以在一般来说:佛教事业,大多数都是从事文化教育,以及慈善事业等工作。因为文化教育事业,可以直接净化人心,改善社会;而慈善工作,更可以直接救济众生,福利社会。今日社会之所以混乱不堪,道德沦亡,完全是由于人心之不自觉。我们只要留心时事,就不难发现国与国之间,充满矛盾与冲突,人与人之间却隐藏着很多不协调的因素——贪瞋痴三毒;致使人性沉沦,而社会罪恶日增。佛教慈善的理念展开,目的欲想改善社会,净化人心,非运用佛陀的真理来促进人性的自觉,以佛陀慈悲喜舍的精神道德生活,来清除人心中贪瞋痴的毒素不可。

今日社会,由于科学无法发展人类精神文明,而又过份宠爱物质,结果,何只人类心灵空虚,精神彷徨,已经打破历史记录;同时导致人欲泛滥,战祸频生。我们回首沉思,这些不幸,何以不发生于遥远的原始时代,而不断出现于科学进步的今天?要而言之:就是因为科学无法发掘人生真理,而过于忽视精神道德修养所致。佛陀亲证内在的智慧后,觉悟人生在物质世界中,另有真理生命的存在。这超乎物质的真理生命,就是人类精神界的良知良能,亦即是人人本具的(觉性)佛性。正因为人的佛性本具,人的佛性平等,所以人与人之间,原是息息相关,物我同体的。故人应该本其良知良能,来激发互爱互助的精神,甚至爱护凡有生命的众生。

佛教慈善理念的实践,可以从释尊所亲证宇宙人生的真理生命,使人开发智慧,了解真理,认识人生,提升自己。同时教导人驱除心中贪瞋痴烦恼的恶毒,鼓励人过着自他兼利的道德生活,以取消人类互相仇视的心理,拯救社会互相残杀的危机。以牺牲自己,舍己为人的精神代替贪心;以忍让宽恕的胸怀,来溶化内心的瞋恨;以智慧之光,照破愚痴的黑暗,以真理的圣水来灌溉生命的花朵,发扬人性的尊严。那么,我们的人生,该是善良而美好的,真实而觉悟的;社会,应该是互助互爱,共荣共存,而又充满和谐愉快的。所以说:慈善理念的实践,直接可以净化人心,改善社会。

至于佛教慈善工作实践,直接济世益群,福利社会,那是有目共睹的。例如:佛教诊所、医院、老人院、护老院、护养院、小区中心、幼儿院、小学、中学、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以及临时赈济等等慈善工作,不是直接饶益众生,福利社会吗?既然直接可以净化人心,改善社会,又济世益群,福利社会,这些是佛教慈善理念事业的发展与实践,是不是对社会有贡献呢?

综上而言:可知佛教并非导人于消极迷信的宗教,佛教徒亦非游手好闲的分利者,一个实践大乘佛教精神的菩萨行者,永远是积极而活跃,繁忙而劳碌的。既要广学五明以充实自己,又要从事文化教育慈善工作,弘扬佛法,利益众生;更要深入社会,接触各阶层人物,实行潜移默化。因为大乘菩萨行者,不但要负担弘法利生的职责,还要负起时代与社会所给予的使命。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李保华] 标签:佛教 心慧 理念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