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足的故事:《大唐西域记》中有详细记述
有人开玩笑,把大足县称为“大脚县”;虽是一句笑话,却把事情说对了一半。据《蜀中广记》中记载:“宝顶山有巨人迹。”所谓“巨人迹”,指的是佛足。
宝顶山圣寿寺山门外,有一半亩方塘,名“佛迹池”。池底刻有一双大脚印,长1.8米,宽1.1米。这就是“佛迹”,即所谓“巨人迹”。原来早期的佛教并无雕塑偶像之举,对塔和佛足造像的膜拜就是礼佛。《大唐西域记》载:“佛在摩揭陀国波吒离城石上,印留迹记。”唐玄奘曾在天竺礼拜佛足,并对佛足的形制、渊源,作了较详细的记述。
大足民间流传着一个有关佛足的故事。
据说,佛祖修成了正果,要涅磐了。他站在河边,看见可怜巴巴的徒弟们,不忍心马上离开他们;尤其是在告别之前,对人世间那能没有点留恋!?于是,他在河边站了很久,河岸上留下了他深深的脚印。最后他涅磐了,但他留下的脚迹还在,那脚迹就成了佛教的“圣迹”。
大足县名的由来是有史料记载的: 《元和志》云:(大足)“与昌州同置,以界内大足川为名。” 大足川即今天的濑溪河。有人认为大足县名是“取丰足之义”,似为顾名思义。我县土地、水利远不如川西、江南等地,更不如川西、江南等地大丰大足,如果自称“大丰大足”,不是自豪,而是有点惭愧!大足县地貌是“六丘三山一分坝”,也就是六分丘陵,三分低山,一分平坝和河谷。这样的地貌在封建社会是很难达到大丰大足。宋代昌州太守于倞(jìng,又读liàng)《道院记》说:“昌介于资、普、富、义、泸、合之间,附三邑,不满千里。郡环山为城,其民才千百家。”又说:“凡衣食物资以养生者,不及他郡。”
清末和民国时期,大足人均产粮100多公斤,连肚子都吃不饱,何谈大丰大足?加上大足县是河源县,生活生产用水只靠境内每年自身所下1000毫米左右的天上水和少量地下水,几乎是有出无进。一遇天干莫说大丰大足,就是活命的基本条件也难达到。大足县先辈在五六十年代历尽艰辛修了大大小小的水库拦截地表水,才基本保住大足县93万人的生存。要大丰大足还得靠自己创造条件。大足县天然气储量有可喜发现,由一亿立方增加到180亿立方;加上玉滩水库的扩建,可解决县发展瓶颈问题;成渝高速公路横穿大足,可解决交通问题。经过大家艰苦努力,真正的大丰大足才可能实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