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陈坚:耶律楚材评儒士信佛 具全信者鲜焉

2012年10月25日 14:32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陈坚

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陈坚教授做主题发言(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印媛)

编者按:北京佛教文化研究所自成立以来,致力于佛教学术交流与发挖整理,在成功举办了“佛教节日与民俗”、“辽金佛教研讨会”两次年度学术研讨会后,又在成立十年之时,举办“元代北京佛教研讨会”,开辟了学术界对元代北京佛教研究的先例,填补了国内在该领域的学术空白。研讨会上山东大学佛教研究中心陈坚教授发表了题为《要信就全信——耶律楚材如是说》的论文,通过对“居士”一词含义在中国的演变过程的分析,阐述了中国居士信仰的特证,及耶律楚材对这种现象的评价及依据。论文摘要如下:

佛经以“如是我闻”开头,表明佛所说“我”——实可指代我们每一个当下正在读佛经的芸芸众生——所闻的乃是“如是”之理,佛教中的“如是”一词乃是用来表示佛所说的众生难以完全理解的最高真理,所谓“佛说如是甚深经典”是也。我这里想让大家听的是“耶律楚材如是说”——是说给居士们听的“如是说”。

耶律楚材是金末元初杰出的政治家,同时也是著名的佛教徒,号“湛然居士”。

耶律楚材所谓“吾儒中喜佛乘者”,系指中国古代像他自己那样喜好佛教或信仰佛教的儒士或士大夫阶层,按我们今天的说法,就是那些局长市长以及我自己也忝列其中恭陪末座的所谓专家学者教授。作为一个历史事实,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尤其是隋唐佛教繁荣后,涉佛的儒士越来越多,不管是当官的、写诗的、画画的、搞哲学的,莫不与佛教发生点关系,莫不看点经学点佛,或明或暗,或深或浅,造就了中国古代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儒士佛教”也可称为“居士佛教”,因为那些学佛的儒士就是所谓的居士,不过,我自己对“居士”的认识经历了如下的“三段论”:(1)从中学语文课的“文学常识”中知道了“居士”,比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等,看多了听多了,就觉得“居士”只与文学家有关或“居士”就是文学家,文学家就是居士。(2)从事佛教研究以后,就把“居士”与佛教联系了起来,并且很武断地认为“居士”只与佛教有关,“居士”就是在家的佛教徒,就是佛经上所说的“优婆塞”、“优婆夷”,并且似乎豁然明白苏轼他们之所以号“居士”,不是因为他们是文学家,而是因为它们是佛教徒。“居士”一词虽然现在为佛教所专用,但实际上不是起源于佛教,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我们就把那些“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人”称为“居士”。“可见”居士“在中国文化中原本是指那些隐居的儒士,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那些隐士,至于后来”居士“何以变成了佛教的专有名词,可能与将包括维摩诘在内的信佛的”长者“翻译成”居士“的《维摩诘所说经》的流行有关。

无论是在印度佛经中还是在中国佛教中,居士都不是指一般的在家佛教徒,其中在前者是指信佛的长者,而所谓的长者乃是指家财巨富且有德行的人;而在后者则是指信佛的儒士。我们现在把那些信佛的老太太也叫做居士,那是”居士“这个概念的泛化而非其本意,当然其中也多少包含着有对这个信佛老太太的敬意,一如她之有时被称为”老菩萨“。总之,严格地说,中国佛教中的居士是指信佛的儒士而非一般佛教徒。我们都知道,《维摩诘所说经》的流行造就了中国的”维摩诘居士“王维。王维乃是中国古代居士亦即信佛儒士的典型代表。

作为中国佛教的一种重要传统,居士佛教可谓盛矣,”吾儒中喜佛乘者固亦多矣“,许许多多象王维这样的儒士促成了中国居士佛教的繁荣,然而,按照耶律楚材的看法,多则多矣,盛则盛矣,繁荣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个致命伤,那就是儒士们虽然信佛甚至信得很笃很虔诚,但”具全信者鲜焉“,很少甚至可以说是基本上没有”全信“的,那什么叫”全信“呢?按照印度佛教传统的说法就是信佛、法、僧”三宝“,不过,佛教传入中国后,在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灵活多样不愿局促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人在继承或不废除印度传统佛、法、僧”三宝“的基础上将”三宝“作了多向的演绎,结果弄出了许多花样翻新的”三宝“以引领芸芸众生去信仰,其中印度传统的佛、法、僧”三宝“被称作”住世三宝“,相对于这佛、法、僧之”住世三宝“,六祖慧能在《坛经》中提倡觉、正、净之”自性三宝“,他说:”劝善知识,归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归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着,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着,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如果把中国佛教史上曾经出现过并且现在还程度不等地在中国人现实的佛教生活中存在着的各种各样的”三宝“说作一归纳总结,那么有如下的六种”三宝“:同体三宝;别体三宝;三乘三宝;真实三宝;住持三宝。当然,在《大乘起信论》又提出了”四宝“说。

无论是”三宝“还是”四宝“,它们都表明了佛教信仰的多面性或多向性,因而一个人若是信佛教,那凡是”三宝“、”四宝“所涉及的一切都必须信--耶律楚材认为佛教所要求的信仰就是这种”全信“,即你要么不信佛教,若是信佛教,那么佛教的一切你都得信,简言之即,在佛教信仰上,要么不信,要么全信。依照这样的信仰标准,耶律楚材对中国古代的儒士信佛感到非常忧虑,因为他们之中”具全信者鲜焉,或信其理而弃其事者;或信其理事而破其因果者;或信经论而诬其神通者;或鄙其持经;或讥其建寺。尘沙之世界,以为迂阔之言;成坏之劫波,反疑驾驭之说,亦何异信吾夫子之仁义,诋其礼乐;取吾夫子之政事,舍其文学者耶?“对于耶律楚材的这个观点,我们不难看出,耶律楚材对中国古代儒士信佛的批判--也就是他们并非是”全信“--可谓是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因为中国的居士佛教信仰直到今天都还是这种”非全信“的特征。那么什么是”全信“,什么是”非全信“呢?

信仰宗教包括两个过程,首先是在不同的宗教--比如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儒教以及现实中存在的其他各种宗教中进行选择,即到底是信佛教还是信基督教,抑或是信其他什么教;在作了这种选择后,也就是在选择了你所信仰的宗教后,那就要对你自己心甘情愿所选择的这种宗教无条件地”全信“,也就是涉及它的方方面面都要信,绝不能信其一不信其二,或有的信有的不信,就像耶律楚材所批评的,”或信其理而弃其事者;或信其理事而破其因果者;或信经论而诬其神通者;或鄙其持经;或讥其建寺。尘沙之世界,以为迂阔之言;成坏之劫波,反疑驾驭之说“,这样的”偏信“在其他宗教中似乎是不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只有”全信“才叫信仰,信某一部分、信四分之一或三分之一都不叫信仰。然而,在中国佛教中,居士对佛教的信仰很少有”全信“的。总之,在我看来,中国佛教中的”灰色地带“古已有之,于今不无,这是为什么呢?耶律楚材告诉了我们答案,那就是居士们对佛教的信仰不是”全信“而是”偏信“,要么是”一宝“居士,要么是”二宝“居士,只信佛法僧”三宝“中的一部分,而很少”三宝“全信而成为真正的”三宝居士“的,从而会跟寺僧发生矛盾甚至冲突。

基于以上的分析,或从耶律楚材对中国居士佛教的评判出发,我现在对宗教的看法是,宗教不是一种客观存在,而是一种主观感受,而这种主观感受就是”全信“。你若选择佛教作为你的信仰,那么只有当你”全信“它的时候,它对你来说才是一种宗教,若不是”全信“,那么佛教对你来说就不是宗教,而可能是学术,可能是文化,可能是迷信,可能是休闲,可能是治疗,可能是经济等等。

在佛的法眼中,一切皆是宗教”佛事“,甚至”四魔“和烦恼也是”佛事“,”一切烦恼,为如来种“,”尘劳之俦,为如来种“,”有身为种,无明有爱为种,贪恚痴为种,四颠倒为种,五盖为种,六入为种,七识处为种,八邪法为种,九恼处为种,十不善道为种。以要言之,六十二见及一切烦恼,皆为佛种“,总之,”若菩萨行于非道,是为通达佛道“。既然烦恼也是佛种,”非道“也是佛道,你难道不信烦恼和”非道“吗?连烦恼和”非道“都信,那其他的更不用说要去信了,这不就是”全信“了吗?当然,在”全信“这个关乎宗教命根子的问题上,佛教与其他宗教还是有些个性差异的。

大乘佛教宣扬自觉觉他的菩萨精神,这种菩萨精神也就是大乘佛教徒的使命,天台宗将佛教徒的这种使命分为”自行“和”化他“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并行不悖的。所谓”自行“就是一个佛教徒依一定的佛教方法来修行而获得解脱;而”化他“则是指一个佛教徒时时要以某种他认为合适的方法来教化他周边的人。总之,对于一个佛教徒而言,佛教的八万四千法门他都要信,信其中的某个或某些法门于”自行“有用,而信其他的法门于”化他“有用,而不是自己信禅就希望甚至要求其他一切人也都信禅,自己不信净土就希望或要求其他一切人也都不信净土,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是有时正好相反,”己所不欲却施于人“。佛教的这样一种建立在”自行--化他“基础上的”全信“无疑是一种圆融和谐的”全信“,有了这样的”全信“,佛教徒之间就不会互相攻击,居士与和尚之间也不会有抵牾。耶律楚材正是基于大乘佛教的这种观念,才提倡”要信就全信“的佛教信仰观。

[责任编辑:印媛] 标签:楚材 全信 儒士
打印转发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