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佛教权威学者齐聚北大 追缅净慧长老阐释生活禅

2013年09月13日 08:46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丹珍旺姆

'正在加载中...'

河北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在“净慧长老与生活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致辞(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李保华)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先生莅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李保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志远教授、魏道儒教授等四十余位权威学者莅会并发表了专题演讲。(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李保华)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志远教授、魏道儒教授等四十余位权威学者莅会并发表了专题演讲(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摄影:李保华)

凤凰网华人佛教北京讯 2013年9月12日,“净慧长老与生活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会议厅召开。海内外四十余位佛教学者齐聚北大,佛教界多位领军人物莅会,追缅净慧长老的为人行事、音容笑貌、道德文章、创举贡献,研讨净慧长老的佛学思想以及当代佛教的新面貌。

为我国佛教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净慧长老,于今年四月圆寂。他所倡导的“生活禅”是中国传统佛教最成功的现代转型之一。为此,北京大学宗教学系、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三家联合主办“净慧长老与生活禅”学术研讨会,据悉,以上三家学术机构联合举办专题研讨会,也是开历史先河之举,侧面反映出了净慧长老在当代佛教的巨大影响力。

参加今天研讨会的与会代表几乎囊括了学界最具权威性的佛教学者,且大多与净慧老和尚有过交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研究所原所长黄心川先生、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所长方立天先生、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楼宇烈先生、中国社会科学院佛教研究中心原主任杨曾文先生等莅会并在开幕式上致辞,深情缅怀净慧老和尚与他们的交往,回忆老和尚在改革开放时期为创办佛教刊物、恢复佛教祖庭所作的艰辛努力。

方立天先生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出,净慧长老是特定时代造就的佛教历史人物,长老在弘扬佛法、佛教文化建设、佛教寺院建设、佛教僧才培养等方面对中国佛教贡献巨大。方立天评价净慧长老是一位在佛教领域积极开拓、富有创造、有重大建树的当代高僧,他的业绩构成了当代中国佛教的重要一页,他也必将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占有相应的地位。

河北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在开幕式上致辞,明海法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出家后跟随净慧老和尚修行,他在致辞中深切感念师父的教育之恩。

本次研讨会共有18位学者在三场学术报告会上发表演讲,学者们的学术发言,大多涉及到净慧长老的生活禅思想,并在中国佛教史的脉络里探讨这种富有时代气息的禅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王志远教授在学术报告中提出,生活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宗门作风,即禅法宗眼,既有传统的“平常心是道”、“无门关”、“吃茶去”、“庭前柏树子”、“念佛是谁”等公案,更有“生活中有禅,禅里有生活”的现代警语,发人深省,促人上进。在门庭施设方面,主观意识逐年增强。现在博采众长仍是主流,独具一格的东西正在努力创造出来。王志远教授认为,净慧长老生前弘法不倦,并非为了出人头地,以创立宗派炫耀于世。但是,长老已逝,确定宗教的存在反倒格外重要,必须确定净慧长老作为生活禅创始人的祖师地位,必须让接班人具有延续宗风、巩固宗派,传承家风、宏大家业的自觉意识,顺应历史潮流,推动历史前进。

四川大学陈兵教授与老和尚有着很深的法缘,他的文章《永怀净慧法师》以“继承传统、应时革新”八个字概括老和尚的功绩。宋立道教授的《寄寓现代,扎根传统——净慧长老“生活禅”的深厚宗教文化渊源》认为,“生活禅”的建立,从根本上说,源出于复兴中国佛教的使命感。南京大学洪修平教授的《净慧长老与生活禅怀感》回顾了与净慧长老的交往、《禅》杂志对自己教学生涯的影响,提出了他对净慧长老“生活禅”理念的理解。江南大学邓子美教授的《培元植厚、功在千秋:论净慧法师佛学思想与事业》,重在评述净慧法师思想顺应时代潮流与禅宗本身传统的一面,对净慧法师一生思想事业分为青少年成长期、接受考验与反思期、成熟期三阶段,分析了其思想特点,即从适应时代一面继承了虚云大师的禅学思想,紧紧把握佛教复兴的时代要求与政府宗教政策给予的发展空间,强调佛教的自主性,充分认识吸引与培养青年精英对佛教未来的关键作用。

武汉大学哲学系麻天祥教授的《禅与禅学:从净慧大和尚的“三化说”谈起》,追溯了禅和瑜伽两词的词源以及在中国的发展演变以及禅的大众化,即中国化佛教的大众化等。北京师范大学徐文明教授的《古佛家风禅者生涯:由净慧长老<自赞>论其对当代中国禅宗的贡献》认为,净慧长老的一生是觉悟众生、奉献众生的一生,是将禅融入生活、从生活中证悟禅的一生。

清华大学圣凯教授的《禅宗现代转型之路剖析——以当今汉传佛教界所流行的禅法为中心》一文,将净慧长老的生活禅思想放在佛教发展的历史发展脉络中,以当今汉传佛教所流行的禅法为中心,剖析禅宗现代转型之路。首先将各种禅法归纳成传统型、改良型、变革型、外来型四种,分析其特点及教化意义;其次,从禅宗自身的因素与力量、近代佛教思潮的影响、印顺导师的影响探讨了禅宗现代转型的内在原因;最后,对禅宗现代转型的未来发展方向提出几点想法,以期更多人得到禅法的受用。

中国人民大学张雪松教授《净慧法师的办刊思想探析》一文,介绍了净慧法师曾长期担任《法音》杂志主编,并创办、主办了《禅》杂志等一批在中国佛教界颇有影响的期刊,并主要通过净慧法师主编《法音》杂志和创办《禅》杂志的经历,对净慧法师的办刊思想进行初步的总结。

净慧长老的弟子明尧法师的《关于“生活禅”的定位问题》一文,试图从佛法与历史的维度,再给“生活禅”作一个更准确的定位。台湾学者侯坤宏先生、香港中文大学学愚教授、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汲喆教授、韩国东国大学朴永焕教授等都从各自的角度讨论净慧长老的贡献及当代中国佛教的趋势。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享年81岁。1951年,净慧赴广东乳源云门山大觉禅寺,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承虚老之殷勤付嘱,亦以一身而兼承禅宗五宗法脉,得赐法名:承续临济宗为第四十四世,净慧本宗;承续曹洞宗为第四十八世,净慧复性;承续沩仰宗为第九世,净慧宣道;承续法眼宗为第九世,净慧本性;承续云门宗为第十三世,净慧妙宗。

1956年中国佛学院成立,长老即被虚老送入深造,成为中国佛学院首批佛学研究生,长老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对佛教的历史、教义、教规等都有系统深入的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始逐步得到落实,在赵朴初居士和正果法师的关怀下,长老于1979年初得以重返北京,参与中国佛教协会的各项恢复工作。1981年《法音》杂志创刊,长老担任主编一职。1982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常务事理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上,长老被增补为中国佛协理事。1987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代表大会上被选为常务理事。

1988年,长老应河北省民族宗教事务局之邀请,负责筹备组建河北省佛教协会,并在第一届河北省佛代会上当选为会长,同时主持柏林禅寺的重建工作。1989年,创办《禅》刊,并主编《禅宗灯录大全》。1993年,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代表会上当选为副会长。

住持柏林禅寺期间,长老大力倡导以“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从1993年起,柏林禅寺开始举办一年一度的“生活禅夏令营”活动,迄今已连续举办20届,在教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998年,长老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退居之后,长老又以年逾古稀之躯,应本焕老和尚之邀请,接管湖北黄梅四祖正觉禅寺。为重振东山法门,长老殚精竭力,整顿道风,恢复丛林传统,除了继续做好本老所创办的《正觉》杂志的同时,还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禅文化夏令营”,创办了双峰讲堂,与柏林禅寺遥相呼应。

纵观长老一生,净慧老和尚在道风建设、复兴祖庭、整理经典、人才培养、弘化利生、慈善救济等方面付出了毕生的心血。

一、在道风建设方面,长老强调要继承丛林传统,完善道场各种管理规约,坚持早晚课诵、二时斋供、坐香、初一十五诵戒、夏安居、冬禅七。在此基础上,长老又针对当时各地僧团建设当中所出现的诸多现实问题,如信仰淡化、戒律松弛、不学无术、得过且过的现象,特地提出了“四化建设”和“强化四种意识”的口号。

二、在僧才培养方面,长老立足于丛林传统,注重学风建设,提出了“丛林学院化,学院丛林化”的口号,提倡“以学导修、以修促学、学修并重”的教育理念。

三、在弘法理念和弘法方式方面,基于对佛教历史的深刻反省和对中国佛教现实的深入观察,长老认为,中国佛教要真正实现全面振兴,必须坚持走“人间佛教”道路,这是中国佛教的唯一希望。

四、为信众宣讲佛法、提供修行服务,长老认为“大众认同,大众参与,大众成就,大众分享”,是寺院建设的根本理念。即便是在承担修复寺院的繁重任务的同时,总是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为信众举办各种形式的法事活动,如禅七、佛七、周末佛法系列讲座、生活禅加油站、生活禅高级研修班、双峰讲座,等等。

五、在慈善救济方面,长老认为,一个寺院和僧团,要想持久健康地存在和发展,必须搞好寺院与地方政府和民众的关系,必须坚持“爱国爱教”的原则,真正做到“利益一方,服务一方,和谐一方,教化一方”。

据悉,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佛学教育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承办,北京大学禅学社、清华大学禅学社协办,并由北京大学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李四龙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魏道儒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执行所长张风雷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院院长刘成有教授分别主持四场学术演讲报告会。

[责任编辑:张瑞霞] 标签:净慧长老 佛教 明海法师
打印转发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凤凰新闻客户端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