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雍和宫日均5000人次 年轻人与寺庙的“亲密接触”

2012年05月29日 10:23
来源:新华网 作者:梁赛玉,王春燕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其其格抱着一把香静静地坐在雍和宫佛殿门边的椅子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进进出出,脸上看不出朝圣者的凝重。

这位蒙古族姑娘称自己并非佛教徒,但她喜欢雍和宫里佛香与酥油灯混合在一起的味道。她说,这里弥漫的香烟让她在繁华喧嚣的北京城里体会到安宁与祥和。

雍和宫是中国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和享誉海内外的藏传佛教艺术博物馆,坐落在距离拉萨近4000公里的北京。尽管远离藏传佛教的中心地带,这里却依然吸引了大批信徒和游客,其中不乏其其格这样的“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

据寺庙管理处介绍,雍和宫去年共接待170万人次,日均5000人次,春节高峰一日6万人次。

在北京读书的其其格这次是陪姑姑来雍和宫许愿的。她告诉记者,她的爷爷奶奶和爸爸都是虔诚的信徒,身边也有不少信教的同学,但她暂时还不能说服自己信仰宗教。

来雍和宫的年轻人并非都是信徒,但他们的身影给这座古老的寺院带来了生气。

从上海来北京的刘隽弘曾经去过很多寺庙,但是她感觉雍和宫的宗教气氛更为浓厚。藏传佛教的神秘并没有给刘隽弘带来任何隔阂感。

“这里到处刻着藏文、汉文和满文,有一种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氛围。只要我们注意自己的言行,避免一些忌讳,抱着相互尊重的态度,就能在这里找到各自寻求的东西。”她说。

大学学习古典文献的刘隽弘把宗教作为自己思想观念的一种补充。“我们可以以一种哲学的理念来理解宗教,它可以告诉你一些思考的方法和生活的方法,但迷信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从认为宗教是“精神鸦片”到把宗教当作文化,中国年轻人对宗教的看法较之30年前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所长李德成说,把宗教当做一种文化来理解,涉及的是个人对不同价值系统的继承和选择,体现了中国社会特别是年轻人更加包容的心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李保华] 标签:寺庙 佛教 雍和宫 藏传佛教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