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北朝晚期中原佛教中心或在河北临漳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何利群博士2012年5月9日表示,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邺城遗址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数量最多的佛造像埋藏坑,充分印证邺城在北朝晚期是中原地区佛教文化传播中心。
邺城遗址位于临漳县西南13公里的漳河北岸。自东汉末年以来,邺城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个朝代的都城,居黄河中下游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达400余年。
何利群表示,2012年1月考古队在临漳县习文乡北吴庄附近,抢救发掘一处佛造像埋葬坑遗迹,出土佛造像2895件(块)。如此“海量”工艺精湛、造型精美的佛造像多数保存有较好的彩绘和贴金痕迹,充分显示了北朝晚期邺城作为北方中原地区佛学中心和文化艺术中心的历史地位。
何利群介绍说,佛教文化在邺城传播发展曾经历过一段巅峰时期。自后赵(公元319年至351年)起,皇帝石勒信奉佛教,在石勒、石虎尊崇和推广下,佛教活动在中原迅速兴起,并在后赵国都邺城空前兴盛起来。受皇家信佛影响,邺城信奉佛事的人数日益增多,不少人以信佛为荣,纷纷出家为僧。北齐(公元550年至577年)时期,皇帝高洋、高纬也大兴佛教,再次把佛教活动推向顶峰,国都邺城也成为全国佛教传播活动中心。据史料记载,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因皇家崇佛,全国有寺庙4万所,僧尼300万人,占全部人口的1/7还多,仅邺城附近就有僧尼8万,寺院近900所。
何利群说,直到北周(公元557年至581年)武帝时期,在全国发动声势浩大的灭佛运动,使佛教遭受到巨大浩劫,邺城佛寺也遭到空前摧毁。
1983年以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和河北省文研所联合组成的邺城考古队,持续不断地对邺城遗址开展了考古勘察。今年1月,邺城考古队在河北省临漳县邺城遗址东部,抢救发掘一处佛造像埋葬坑遗迹,出土佛造像2895件(块)。这是新中国第5次大规模出土佛教造像,且是目前所知新中国出土数量最多的佛教造像埋葬坑。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