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佛教时评:寺院能否经商不重要 关键要如法

2012年03月02日 09:54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金易明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上海佛学院佛学导师金易明(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编者按:5A景区被要求限期整改,少林寺这一佛教圣地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特别是当寺院住持被人们戏称为“CEO”却欣然受用,与企业老总、地方官员谈及市场策划、开发规划,比之与信徒谈禅论道、佛经妙旨更为娴熟、更为专业之际,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超越性,寺院作为信仰家园的神圣性,确实已经到了令人揪心的境地。上海佛学院佛学导师金易明认为,寺院从事经济活动,参与商业操作,其症结不在是否可以,是否如理如法,而是对于佛陀之旨意的领会是否到位。如果将佛教的寺院经济与社会一般的经济活动等量齐观、视作一体,以利润为其追逐的唯一目标,那就是舍本逐末,舍神圣之境界而入世间之流俗,那么,佛教前途堪忧!

最近网络上,少林寺这个中国5A景区被要求限期整改,以改变其经营管理混乱局面的消息,被广泛传播,从而少林寺这一佛教圣地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社会上,佛教寺院的商业化操作模式颇受质疑、诟病,成为热议的话题。其实,这个问题早已老生常谈,少林寺成为媒体热议的焦点,也早已稀松平常。

此中的症结是,中国佛教寺院的商业化操作倾向,一方面成为社会各界质疑的对象,一方面,又是各级地方政府所津津乐道的生财之道,“宗教搭台,经济唱戏”,也早已是一些地方政府的常规思路。但处于舆论焦点上的寺院,似乎更显尴尬。这种尴尬局面的形成,源自于公众对寺院作为信仰家园的神圣性和超越性的认同感,与寺院在现实中所被寄予的社会世俗功能——诸如发展旅游、招商引资、带动地方经济,之间存在着相当的落差。

诚然,社会上的各种资源,包括属于自然性质的生态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属于社会性质的信仰资源、权力资源、学术资源、人脉资源等等,各有其途,各有其用。但罔顾各种资源的性质、作用,一窝蜂地拥入市场经济的竞技场,为经济利益和短期效益所驱动而无端、无序、无节制的消耗,必将对资源形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就信仰资源而言,如由于过度的世俗化、商业化利用与消耗,则必然使信仰的纯洁性、寺院的神圣性被销蚀。

特别是当寺院的住持被人们戏称为“CEO”却欣然受用,与企业老总、地方官员谈及市场策划、开发规划,比之与信徒谈禅论道、佛经妙旨更为娴熟、更为专业之际,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超越性,寺院作为信仰家园的神圣性,确实已经到了令人揪心的境地。

众所周知,中世纪晚期的欧洲教会,推出了所谓的“赎罪券”,以金钱来洗涤人们的灵魂,从而成为千古之笑柄。神圣的罗马教会最终备受质疑,而新兴的以“因信称义”之全新面目而登台亮相的宗教改革,在欧洲成为开启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头兵。欧洲教会所走过的这一曲折的道路,留下的沉痛教训,不仅被大公教会所痛定思痛,也当成为中国佛教界深刻反思的前车之鉴。

诚然,中国佛教扎根于华夏文明;中国寺院奠基于华夏大地。这是审视中国佛教以及寺院的着眼处。中国佛教,特别是中国僧团,与印度的佛教和僧团,有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性,是一种文化在异质的文明中生根开花的必要条件。印度佛教秉承印度传统的沙门思潮,在僧团的运作上,崇尚远离政治、脱离俗物的原则,即使由沙弥戒律中,我们也可以发现有不准出家众持金银钱币等规定,在僧团规范中,更有要求僧人托钵乞食、十方乞法之要求。

“比丘”一词本身即是“乞士”之义。所以,沙门不得从事生产,更不得经营买卖,是印度僧团的基本要求。但这种“乞士文化”在印度可以被普遍接受,却在中国被普遍鄙视。中华文明对于乞士,只能以“丐”——乞求施设的可怜虫而称之,无法冠以“士”之英名。记得著名文学家林语堂先生在《鲁迅之死》一文中曾经谈到:“故鲁迅所杀,猛士劲敌有之,僧丐无赖、鸡狗牛蛇亦有之”。其中,将僧人与乞丐、无赖归于一流。固然林语堂作为基督徒,对僧众的鄙视明显地带有信仰歧视的倾向,但其所说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即作为乞士的印度僧团模式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缺乏生存的养分。由此,中国佛教僧团事实上从未实行过信仰意义上的托钵行乞的生活规制。为僧团的自养,自魏晋时代中国有规模的僧团、寺院形成以来,寺院都需要通过接受供养、自我经营两种途径,以确保自身生存资源的供给。古德百丈怀海禅师更是在其《百丈丛林清规证义记》中,明确提出中国丛林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并重”之思想,“出坡”成为中国丛林之重要修学功课。

这一切,实际上已经为中国寺院从事世俗经济活动,包括农业生产、经营僧祗户,甚至于设“无尽藏”之金融机构等事业,开出了合法的许可证。尽管从原教旨主义的立场而言,这一切都与印度僧团的宗旨、规范相违背,但从根本上说,佛陀曾经有“随缘不变”的原则留给世人,为保持僧团在中华文明的土壤中生根开花,僧团作出相应的调整,是必要的,也是允许的。

所以,笔者认为,寺院的从事经济活动,参与商业操作,其症结不在是否可以,是否如理如法,而是对于佛陀之旨意的领会是否到位。何谓“随缘”?何谓“不变”?“随缘”者之目的是为实现其“不变”的部分,这些根本性的原则必须把握好。所以,笔者在为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所写的《纯洁心灵,缔造和谐》一文中,特意提到:“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1933年发表的《消失的地平线》中,描绘了他理想的藏传佛教之‘香格里拉’之意境,渗透着佛教所强调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理念。纯美、平和的心灵,演绎了世间相濡以沐的温情、适度恬淡的欲求、纯美朴素的真诚。这一切,都源于‘心灵’的纯洁和平实真诚。”

如果说,一切寺院经济活动,是围绕着僧团的自养、社会的慈善公益事业,特别是寺院弘法事业的资粮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并且是在国家的法律和佛陀的教义所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则应该说是不可厚非的。但是,如果将佛教的寺院经济与社会一般的经济活动等量齐观、视作一体,也以利润为其追逐的唯一目标,那就是舍本逐末,舍神圣之境界而入世间之流俗。由此,佛教之前途可谓堪忧!无怪乎有识之士对中国佛教的未来有着挥之不去的“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黪淡万里凝”之忧虑吧。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杨成兵] 标签: 经商 商业化 佛教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