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守护世界上最小佛寺 新疆托普鲁克墩博物馆见闻

2011年11月30日 15:56
来源:新华网 作者:毛咏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年轻的穆塔力甫还有一个称呼--“大和尚”,这是在新疆和田策勒县达玛沟托普鲁克墩博物馆的时候三个“光棍”管理员私底下的戏称。

1996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历史系的穆塔力甫当初绝没有想到,今后的工作会与佛教研究以及看护国内最大面积的佛教建筑遗址相关联,更不会想到要天天守着世界上最小的、也是最精美的殿堂式佛寺。

每次听见有人喊他“大和尚”,穆塔力甫都会“嘿嘿”的笑出声来。对于一个生长在和田的维吾尔族小伙子来说,“和尚”可是个敏感的词儿,“叫就叫吧,我们维吾尔族的祖先也信仰过佛教,这里的壁画都画着呢”。

被叫做“大和尚”,一是因为穆塔力甫是小佛寺博物馆管理员中的“元老”,自然为大;二是因为他年纪不小,35岁依旧单身一人,过着清苦的日子;三是因为他守护着一处1000多年历史的佛教寺院。

穆塔力甫工作的达玛沟小佛寺博物馆是建于佛寺原址上的最小的遗址博物馆,馆内有一座世界上迄今最小的古佛寺——托普鲁克墩小佛寺,它坐北朝南,面积仅4平方米,当中有一座泥塑莲花座佛像,身着赭红袈裟,头部和双手残缺,小佛寺四壁绘有精美壁画。这座原址上建成的博物馆内收藏文物100余件,其中有镇馆之宝——最早的飞天琵琶、千眼佛木版画。

学历史的穆塔力甫每天守着这些宝贝,其中不少还是他亲自参与考古发掘、亲自搬回这博物馆内的,自然用情很深。最近,他还自掏腰包从巴扎(“集市”)上买回了一块被盗挖的壁画,“一看就是我们遗址里挖出来的,2000多块钱,可我不买回来就流失了”。

当兵出身的“二和尚”阿布拉十分了解穆塔力甫的苦衷和尴尬。他们是达玛沟古遗址的守护者,但方圆百公里的遗址群仅靠他们“三个和尚”的看护力量实在是微不足道,所以看到被盗挖的现场和被私下买卖的文物,他们是又急又痛又无奈。

“大和尚也穷得叮当响!一个月1500多块钱的工资,每天中午还要带着两个临时工吃饭,光饭钱一个月就是1000多。”阿布拉说。

穆塔力甫的收入根本无法补贴家用,连结婚的彩礼都凑不齐。虽然他花钱从来都小心翼翼,但工作十来年的存款也不足1万元,只有在替博物馆收下那块壁画时,他毫不犹疑地就掏出了2000多元。

“三个和尚”最难挨的是冬天,零下20多度,寒气逼人。由于不能生火,他们夜里常常被冻醒,就裹着被子在值班室跑步、跺脚;最痛苦的是无法了解外面的世界,没有互联网,今年初装了一个小小的电视,却只有一个频道可以看清楚。

最麻烦的是喝水,附近只有一个10米深的沙坑,沙漠里的地下水苦涩不堪,难以下咽。他们只好上演现代版的三个和尚挑水吃,轮流到十公里以外的大渠里去挑水,往返20公里,个个磨出了个“铁肩膀”。

“三个和尚”最喜欢的是夏天,到博物馆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来自日本、韩国、法国、哈萨克斯坦以及国内深圳、北京、山东、云南的游客个个流连忘返,惊叹这“死亡之海”——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竟掩藏这样惊人的宝物和丰富的历史。

直到记者告别时,仍未能见到第三个“和尚”。问起这个人时,“大和尚”和“二和尚”由衷地兴奋起来,他们告诉记者:“三和尚”请假结婚去了。

“终于有姑娘肯嫁给我们了,可以理解我们的工作了!”他俩快乐的表情好像结婚的就是自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