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隆重举行
2010年09月08日 10:14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现场(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与会人员合影(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2010年9月8日,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隆重举行,标志着中国佛教协会的公益慈善事业将翻开历史上新的一页。会议提出,慈善公益委员会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引导广大佛教徒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参与各项慈善公益事业,佛教慈善公益工作将更加专门化,亦将更加高效、规范、有序,利益更多社会民众。这也是广大佛子慈悲济世、常行饶益的又一殊胜因缘。

一个月前,甘肃舟曲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国军民团结一心,顽强拼搏,与自然灾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佛教界再次积极响应号召,以各种形式支援灾区。

慈悲济世、拔苦与乐是佛弟子的本分事。慈悲济世、常行布施是践行人间佛教的重要途径。一种具足慈悲的信仰,必然来自一个和平、包容的宗教;一个弘扬慈悲济世精神的宗教,必定积极融入于国家和社会。

四川汶川、青海玉树,见证了中华民族在遭遇重大灾难面前,所表现出的团结互助、众志成城的顽强精神,危难之际,忙碌在灾区前线的佛教徒的身影,再一次彰显了佛教慈悲济世的优良传统。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佛经言:“佛心者,大慈悲是。”所谓大慈,是给予众生一切安乐。所谓大悲,是解除众生所有苦难。拔苦与乐是佛教慈悲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国佛教把普度众生、救苦救难、饶益有情作为基本的行为准则。慈悲济世、自利利他;关注民生、关爱社会。

佛教“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报应观念,两千年来已经深深地融入中华民族的深层意识之中。广种福田和因果报应的观念与中国传统道德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相结合,发展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慈善理念。人们至今沿用的一个赞叹词“功德无量”,就蕴涵着深刻的佛教因果观念和福田思想。

布施是常行饶益、广种福田的主要方式。以财物、饮食、医药等惠施众生,称为财施;在众生身心不安、恐惧、害怕之时,给予帮助,解除其恐惧,称为无畏施;向渴望解脱者宣说正法,称为法施。在大乘佛教中,还提倡“不住相布施”,即主张菩萨行者布施时应本着无我利他之心,不求回报,不计得失,不为名利,惟愿众生离苦得乐。

大慈大悲的佛陀曾经亲自照顾生病的比丘,为年老的比丘弟子穿针补衲。佛弟子以佛陀为榜样,将慈悲济世、饶益众生视作分内事,欢喜踊跃,奋不顾身,心无疲厌,身无懈怠。在佛教的影响和感化下,广大民众深信因果报应,视布施为培植福德、获得康寿富贵、吉祥安乐的必由之路,乐善好施,广种福田,开展各种形式的慈善事业。

在我国古代,佛教寺院由于组织制度上的优势,赢得官方与民众的信任,承办各项社会慈善事业。南北朝时,佛教寺院设立“无尽藏”,用以救济贫穷百姓,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慈善基金会,流传到日本称作“无尽会社”。到隋唐时,三阶教所创的无尽藏规模空前,社会影响力巨大;唐代的“悲田养病坊”、 宋代的“福田院”,有系统地进行社会慈善事业,其中包括养老院、孤儿院、养病院、救灾、济贫、为无业人员传授技艺以及难民收容等等, 一度成为全国性的佛教慈善组织,社会影响非常深远,在救助鳏、寡、老、幼、病、残等弱势群体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开展了造船义渡、修桥补路、掘井引水、兴办义学、开设义冢(即免费存放尸骨的地方)等多种领域的慈善福利事业。总之,佛教在历史上作了大量服务人群、利益大众的善举,因而得到了大众的认同与参与。

《中国佛教协会章程》中明确以“开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造福社会,利益人群”为主要工作任务之一。数十年来,在中国佛教协会的团结和带领下,全国各民族佛教徒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开展了大量慈善公益活动,如赈灾济困、施医送药、修桥铺路、植树造林、捐资助学、养老助残、生命关怀、放生护生、帮助弱势群体等,所做所行,有目共睹,得到了社会大众的广泛认可和支持。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以大乘佛教慈悲思想为基础的佛教慈善事业,大有可为。佛教不断发展慈善事业,既可关注民生,关爱社会,有效弥补一般性社会保障的不足,又可弘扬佛法、引导正信,发挥佛教和谐社会的积极作用。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力日益强盛,社会日益进步。我们深信,佛教界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前提下,必将在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中发挥自身优势,融入到社会大众之中,进一步彰显“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佛教精神,与全国人民一道不断光大中华民族的慈善伟业。

【头条】:中国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广州隆重举行

【观点】:何建明:评价道场不能看是否合理收取门票

【两岸】:华人佛教独家对话星云大师:两岸佛教交流及人间佛教

【觉悟】:一位老人——百世佛父不续缘 因障佛行菩萨道

【影音】:明奘法师讲金刚经第二讲

【图片】:图解胜乐金刚

【朝圣】:活佛的目光:梦游青海系列之二

【众生】:火风镜头下的藏地“觉悟者”

【一日禅】:相逢是前世修来的缘 不要计较太多

【素食】:北极熊的命运由科学采取行动还是政治来决定?

【禅茶一味】:一片茶叶 以清净心布施

【心灵物语】:送上门的赔偿

【慈善】: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会参加市慈善总会组织的慈善助学活动

【佛艺】:五彩绚烂看“飞虹”:山西洪洞广胜寺及飞虹塔

【佛教常识】:佛为什么要度众生?

【法讯】:闽南佛学院2010年秋季开学大会在南普陀召开

【书店】:极品缅甸树化玉手珠

【读书连载】:开悟:生命是什么?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法音》编辑部 编辑:邢彦玲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