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戒律考:佛教伦理的现实意义
和谐之美(图片来源:资料图)
佛教的戒律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佛教戒律佛我们可以感受到佛教的伦理观念,这种伦理观念是独特的,是入世的,是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的。
1. 克己利他,提升个人的道德素质。
“克己”,包括克制欲望、行为和意识。佛教认为,人之所以陷入生死轮回之中,是因为人有烦恼,而烦恼之源为贪,要消除烦恼必须克制自己的贪欲,克制自己对财富、权利、地位和名声等的过分贪欲。“利他”也是大乘佛教所强调的。大乘佛教认为,自己与他人并不相互对立,而是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因此,自己的解脱与他人的解脱不能分开,利他就是利己,爱众生就是爱自己。
2.协调人与人的矛盾,促进社会的和谐共荣。
佛教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没有不变的本质,只是相对的存在。即万物无自性,缘起性空。大乘佛教称为我空、法空,即人无我,法无我,启发人们消除对“自我”的执着、对外物的追逐、对贪欲的痴迷。在现代人类道德困境下,有助于消解“自我中心主义”,建立人与人之间友爱和谐的关系;消除民族间的歧视和仇杀,建立各民族的相互尊重和价值认同。
3.调适人与自然的矛盾,树立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亡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人类科技的发展带来物质文明的高度繁荣,满足了人们日益膨胀的欲求,但也带来了始料不及的问题,如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导致地球生态系统面临严重失衡,制约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珍爱自然、尊重生命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佛教强调众生平等,万物皆有佛性,众生皆能成佛,对众生要有普遍的无差别的爱心,认可非人类生命的生存权利和存在价值。因此,佛教的不杀生、素食主义和放生等对生态环保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而且在道德上鼓励人们的环保行为,对于人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维护自然,都是有启导意义的。
综上所述,佛教伦理不仅对佛教信众的思想和行为起到约束作用,而且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我们应该努力探索和发掘佛教伦理准则和社会主义相适应的因素,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服务于社会人类。
相关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