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民间信仰积极因素:华人团结和谐的纽带

2012年09月24日 09:17
来源:中国民族报 作者:韩秉方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编者按:在我国的宗教当中,除了人们熟悉的“五大宗教”(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以外,尚有广泛存在的民间宗教(民间信仰)。民间宗教因为其庞杂和“非制度性”的特点,迄今为止,尚没有专门研究和统计表明它究竟有多少信仰者,但它与“五大宗教”一样,应该而且也能够为社会和谐起到积极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韩秉方专门撰写了题为《民间信仰中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的论文加以论述。

民间信仰是华人团结和谐的纽带,是促进祖国统一不可替代的精神力量

忠贞不二、仁义无限、勇武刚毅,是中国男人崇尚的美德。三国时蜀国的关公,在传说中被民众尊崇为这种高尚品德的化身,进而幻化成神,由公至王,由王上升为伏魔大帝,统称为关圣帝君,成了遍及全国的关帝庙的主神,登上千家万户商家及百姓家的神龛,受到亿万人的崇拜与供奉,尊称为“心同日月义同天”的“亘古一人”。关圣帝君不仅成了佛教和道教的护法神,具有伏魔镇妖、解危救困的万能神明,而且,他在传说中所表现的忠诚义勇的品德,也成了世人效法的楷模,甚至成了散落四方游子侨胞们追求的精神灵魂。笔者曾亲眼见到日本横滨唐人街的关帝庙,成了华人社会的信仰中心,关公忠义仁爱的品德,自然成了华人团结和谐的纽带。海外华侨,身居异乡,都联结成团体,有会有盟,皆共同祭拜关公为主神。华人聚居的唐人街,都建有关帝庙,甚至每个商家都设有关帝的神龛。而关公的祖居和关圣帝君的祖庙在山西解州、即今解县(台湾地区不少关帝庙则把福建东山岛的关帝庙视为祖庙)。世界各地的关帝信徒,都纷纷来到山西解州朝祖庙,以此朝圣举动为无尚光荣。

归根统一,这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妈祖信仰和关帝信仰即演化为集中弘扬此精神的信仰。台湾岛有80%以上的居民,都虔诚地信仰海上女神、天后——妈祖。妈祖的祖藉、祖庙在福建的湄州岛。湄州岛上的妈祖故居和天后宫,是流落世界各地的妈祖信徒向往的“圣地”。即使在海峡两岸敌对森严的年代,仍然有台湾渔民冒死偷偷地到湄州朝拜。两岸开放之后,朝拜者和朝拜团更是络绎不断,特别是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生日,两岸信徒更是蜂拥而至,人山人海,不下十数万,呈现盛大节日狂欢场面,热闹非凡。笔者曾两次拜访湄州岛,耳闻目睹妈祖信仰的热度。此情此景,认祖归根,血浓于水,同信同祖,本为一家的情感自然涌流,浑然一体,无有任何殄域分别。此时的妈祖,就成了“统一之神”。

民间信仰博大的宽容精神,有助于宗教和谐

“兼容并蓄,优势互补”的宽容精神,也是民间信仰的一大特点。众所周知,我国本土宗教——道教,特点是杂而多端,把中国古代的神明,甚至是皇帝贤相,传说的英雄,都纳入了宗教神仙谱系。外部传入的佛教,也在中国立地生根,成了中国化的佛教,并且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光大了佛教在东亚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从未发生过重大的宗教战争。中国民间信仰的宽容精神,比佛、道这些“正统”宗教信仰有过之而无不及。儒、佛、道三教合一,是民间信仰的基本理念。在稍具规模的民间信仰的庙宇中,除了主神之外,还有儒、佛、道的神灵,以及种种地方神灵,都供在庙堂里。如北京著名的妙峰山金顶,主神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但庙堂里还有财神殿、观音殿和王三奶奶殿,供奉多种神仙菩萨。总之,民间信仰这种博大的宽容精神,对中国人的信仰心理和性格都有很大影响,对形成中国历史上的宗教和谐也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客观看待民间信仰对社会和谐的消极因素

当然,当我们谈到民间信仰促进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时,也不能回避其存在的一些消极的、必须注意防范的因素,因为民间信仰中也包含着一定的非理性痴迷信奉的成份。

其一是在一定社会条件或环境之下,经过引导或煽动,民间信仰容易在社会上造成一轰而起的事件,掀起一股社会潮流,甚至激荡起群众运动。原因是群众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往往对某种传说或谶语真言不作理性的分析与思考,造成人云亦云,听风就是雨,随风而动,乃至形成社会潮流或运动。古代中国历史上,有汉末时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谶语号召下的黄巾大起义,也有元末时在“弥勒下生,明王出世”号召下的红巾军大起义。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华北乃至更广大地区,也曾发生过“白毛鬼”闹鬼事件。

其二是在民间信仰中往往容易产生狭隘的拉山头、搞派性、闹分裂即结帮拉派的现象。如两个村或两个地区,分别热烈信奉着不同的神灵,彼此之间不团结,不相往来,甚至寻衅挑起事端。即使同样信仰一个神,也组成不同的团体(如香会),互相竞争,各不相让。历史上如此,现在也有这种情况。例如东南沿海有两个地区信奉保生大帝,对于保生大帝的祖庙,双方各执一词,争论不休,各不相让。这种结帮拉派、搞小圈子的现象,影响恶劣。

其三是民间信仰在一定条件下,容易煽动起盲目的排外主义,即狭隘的民族主义,特别是因为中国百多年来一直受外国列强的欺侮,这种情绪根深蒂固。最典型的就是义和团运动。在短短的几个月里,义和团席卷大半个中国,形成声势浩大的反洋教、洋人和“二毛子”的群众运动。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注意防止狭隘排外的民族主义,特别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国强调建立和谐发展、互利双赢的世界新秩序,更应坚决防止仇外、排外的民族主义。当然,随着改革开放,与国外联系越来越紧密,也有些人只把别国长处与中国的不足相对照,因而也要防止另一种倾向,那就是排外的反面,即崇洋媚外、西洋东洋一切都好的自卑自贱的心理,其危害也不可忽视。

总之,对民间信仰中的消极因素,当然不可小视,听之任之,理应采取积极态度加以引导,消解于未然,但绝不能以瑕掩瑜,矫枉过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赵华] 标签:民间信仰 积极因素 华人团结 和谐 纽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