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魏德东: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宗教

2012年06月29日 09:05
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作者:魏德东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魏德东: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

周末和太太到京郊爬山喝茶,路过一家佛寺,就进去看了一下。这是一座具有超级佛教文化资源的佛寺,以供养佛舍利而蜚声中外。不过,寺院给我们的感觉并不如想象中的愉悦。首先是大门内外张贴着很多难看的标语牌,意思是不要从外面带香进来,理由则是烧哪家寺院的香,就受哪家寺院的保佑,外面的香不灵。其次满院子都在做生意,一人多高的香,大腿粗的蜡烛,象便携式导弹一样四处林立。最后路过一个功德摊位,一位阿姨很客气地劝募:布施造塔,功德无量。

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中国佛教和宗教受商业化的影响如此之深,而又蓬勃发展,无疑是满足了大众和社会的一些需求的。不过,问题还有另一方面,就是合理的就一定要存在。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宗教的哪些合理方面最应当得到发挥,大众和社会最需要什么样的宗教呢?

在林林总总的宗教社会功能中,我以为有两大方面最值得鼓励和发展,也最能适应中国当代社会的需求。一是道德自律,二是社会公益。

多项宗教社会科学的调研都发现,当代宗教在调试信徒心理方面发挥了积极的社会功能。很多人在信教之后对很多生活难题看开了,性情平和了。比如很多企业家说,过去性情暴躁,一有不如意,就大发雷霆,结果得罪了很多人,自己也不愉快。信教以后,知道了个人的局限性,知道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或者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有些事情就看开了,不那么勉强了。这样一来,人放松了,生意反而好做了。宗教的心理调节功能,对于信仰者的人际关系、家庭关系、身体健康等诸多方面,都有正面影响。

不过,对于每一种要在现代化进程中充分立足,并扮演重要角色的宗教来说,仅仅满足于心理层面的慰藉作用还是不够的。调研中也发现,很多满足于心理安慰的宗教信徒,往往包含很多不理性的因素。在一次团契中,一位参加自学考试的学生分享她的经验:她这次只准备了1门课程,但也没有好好学习,担心不能及格。后来她每天祷告,希望主保佑她。最后报课程的时候,她不仅报了自己复习的这门,还报了一门自己没怎么看的课程。结果2门课程都通过了。她现在心理很坦然,知道主在保佑她,只要睡觉前好好祷告就好了。在对佛教商人的调研中,有人提到,他经常通过行贿等不良手段谋取利润,并为此不安,于是他就给佛寺捐很多钱,这样就心安了。

从社会层面而言,这种宗教信仰固然具有心理安慰的作用,但对于社会文明的提升怕是乏善可陈。宗教信仰只有转化成道德自律的力量,才能为社会的文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当今社会,衡量宗教或教会价值的重要指标,就是能否引导信众将信仰转化为道德自律,能否将宗教戒律、宗教道德落实到实际生活,勇于为道德追求而做出牺牲。比如,作为会计事务所的合伙人,是否为了落实“不说谎”这一宗教信条而不做假账,进而失去大批客户。就中国宗教的未来而言,只有强调伦理和道德精神的宗教,才最符合时代的需要,也最具有发展的空间。

当代宗教的另一个发展领域就是社会公益。现在的宗教场所越来越豪华了,有些宗教人士的服装据说一套就价值数十万元。宗教界有钱了,说明得到了信众的支持,是好事。但宗教界的财富运用在什么地方,或许更为重要。在具有与社会大众近似的生活保障后,宗教界的财富,毫无疑问应该运用在社会公益事业上,扶贫、救灾、养老、助残,办医院,开学校,等等。佛家说“弘法是家务,利生为事业”,这对所有宗教而言,都是具有普遍性的价值判断。

版权声明:凡注明 “凤凰网”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或音视频),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凤凰网(010-62111406)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

[责任编辑:李保华] 标签:魏德东 宗教 佛寺 中国人民大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