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明坤法师:树立佛教公众形象应以僧教育为本

2011年11月22日 08:57
来源: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主题论坛 作者:明坤法师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佛教公众形象指公众对僧人素质、信仰纯正度、社会责任心、寺院的硬件设施、管理水平、道风与社会行为等综合因素的整体看法、印象和总体评价。它是佛教在社会民众心中的反映。如果民众的认识存在偏差,或真实形象的表现手法存在偏颇,那么公众形象与真实形象就会有差距。就佛教自身来说,佛教的公众形象必须是真实内在的外感反映,非由精心策划和人为塑造所表现,因为以这种方式造就的所谓良好形象只是泡沫一样的假相,不能持久。

印顺法师在《佛法概论》中认为:“社会的信解佛法,作学理的研究者少,依佛弟子的行为而决定者多。”民众对宗教价值的认识,往往不注重教义是否为真理,而是从宗教徒的行为看宗教对社会责任的承担。因此,佛教公众形象的好坏,主要取决于佛教徒的行为,特别是出家僧众的行为。现今,年轻僧人大多于佛学院接受教育,佛学院对僧人道心、僧格、佛学素养、行为修养和整体素质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佛学院大多依于寺院而立,寺院与寺院之间本身缺乏有机的横向联系,这使佛学院亦各自为政,办学大多缺乏全局意识,导致了目前佛教学院的混乱状态。诸如重复办学、资源浪费、教育次第性不明等缺点已逐渐引起教界的重视,相应的改正措施正在落实的过程中,相信经过努力,佛教教育能缓步走上正规化道路。教学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传道授业者为法师,受教受学者为学僧,师生所传承者为佛教教义,三者因缘和合,才能完成教学任务。法师是僧中一员,既承担培养僧才和发展教义的职责,又肩负教学和研究任务,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更须有修证经验,他们是教育的核心因素之一。法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因此,围绕法师而产生的用人机制问题、培训问题、横向交流问题与养老等问题,都将日渐提上佛教教育改革的议程。

一、建立良性的竞争机制

相对于社会正规院校,佛学院对法师的管理比较松散。安逸的环境容易使法师缺乏竞争意识,退失上进心。若制定统一的法师评估制度,实行聘任制,增加竞争过程的透明度,力求公平、公正地竞争,淘汰部分不合格人员,就能增强法师的危机意识,有效地提升法师的总体素质。首先,在法师资格的取证上,打破院校界线与文凭限制,不论毕业院校,不管是否曾接受正规的佛学院教育,一律平等对待。综合专业知识考试、面试、道心、平时表现等各方面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取贤,选拔优秀人才胜任法师。其次,在课程安排上实行岗位竞争制。公开课程和竞岗法师名单,综合学生的选择和法师的教学成绩记录,选定最适合的法师担任。最后,建立法师教学档案。教研处每学期定期组织听课,由考核小组审核法师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和学生反映等各项指标,评定教学成绩,记入档案,作为任用与否的参考因素。

二、建立培训机制

法师必须处于不断的知识更新之中,培训是提升法师素质的重要手段。由资深法师组建培训小组,实行培训的计划、执行与评估工作。首先,学院应关注、参与青年法师的成长历程。社会上的教师绝大多数出自师范院校,接受过系统的师范教育,而佛学院的法师则不然,一般本科毕业和研究生毕业就直接走上教学岗位,对佛教专业知识的掌握固然扎实,而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教学知识往往一片空白。角色转换过快,使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驾御教学工作,这种突变对于师生来说,都十分痛苦。如果采取助教制,令年轻法师以教学助手的身份依止资深法师,一方面可以分担老法师的部分教学工作,另一方面,使年轻法师有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在备课、教学计划的制定、授课语言、教态、师生关系等问题的处理上,能传承老法师的经验,尽快缩短与其他法师的差距。其次,培养骨干法师。给教学骨干和有潜质的法师施加压力,使他们能承担研究课题,担负公开课,鼓励他们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支持他们抓住机会,参加学术研讨,走出校门,拓展视野。更为他们创造展现自身价值的平台,使他们能在示范课上展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带动法师群体。最后,由于受出家前教育程度的影响,部分法师的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文学、历史、哲学等相关知识相对贫乏,难以摄受高学历的学生和居士。因此,法师应定期接受相关知识的培训,补充不足,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加强院校之间的法师交流

由于佛教院校之间教学交流不多,而且大多数高级佛学院的法师都由本校毕业生担任,这种自产自销的方式使得校与校之间的法师交流处于停滞状态。学院应打破院校界线,派送本校法师外出学习,同时也引进外校优秀法师,激活法师交流。积极开展各院校优秀法师的公开课评选,组织各校法师共同观摩学习,并推举精品课程,制成光碟流通于教内,防止近亲繁殖所造成的萎缩症。

四、建立轮休制

法师在连续完成一定数量的教学任务后,允许请求轮休。轮休期间由法师自由支配时间,进行短期参学或闭关,沉淀教学心得,转向修行实践,以求更深一层的体认佛法。针对这种状况,学院应给予宽松的环境。

五、建立养老机制

佛学院大多依附于寺院,经济无法独立。经济上的困顿使学院在法师医疗、养老等问题的解决上心有余而力不足。现实的困惑令法师对学院缺乏归属感,每论及未来,总有身世飘摇之叹,一般年至四十多就会考虑身后问题。而这一部分法师大多教学经验丰富,已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若游离于法师队伍之外,实在是学院的一大损失。若寺院能切实地为法师解决医疗、养老、临终关怀等现实问题,建立法师安养院,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就能有效地防止人才流失,稳定法师队伍。

只有提升法师的整体素质,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佛学院的教学质量,培养出道心纯正、佛学知识深厚的高素质僧人。若欲树人,必先树师。

佛教公众形象是民众对佛教的整体看法、印象和总体评价,它属于相。相不离于体,若离开了法的资养,所谓的公众形象只不过是一具华丽的躯壳。对僧人而言,信仰纯正度全视个人对法的体认程度而言,老实的修行,与法相应,才能真切地生起信心。自得法乐,方能利他,僧人对社会的责任心也在利他中得以体现。具足纯正的信仰和社会责任心是一个僧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僧人是寺院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唯有僧人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提高寺院的组织管理水平,严肃规章制度,倡导整肃的道风。

绝大多数僧人发心出家为求了脱生死,都希望在法上有所体证,然苦于修证法门和修学次第的缺失,大多不得其门而入。不得法味,久而久之,自然而然信心退失,信仰淡化。声势不小的藏地求法和向南传佛教求法的风潮,或多或少体现了僧人重寻修证法门和修学次第的一种愿望。毋庸讳言,实修的僧人有,实证者寥若星辰。对于正在登山的人而言,经过的路虽已知,而通向山顶的路尚须摸索,但对于已达山顶之人而言,来路已了然于胸。他们有能力重新开启已然湮没于经典中的修证法门,重寻失落的修学次第。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这一类精英在僧团中逐渐被边缘化。也许,如何令他们重新成为僧团的灵魂,重启修证法门与修学次第,重建佛教的神圣内核,是佛教高层管理者们应考虑的问题。

树立佛教公众形象没有捷径,更不能急功近利。只有立足于以僧教育为本,力扫长期以来佛学院和寺院的积弊,重寻修证法门和修学次第,才能重组骨骼,重长血肉,支撑起中国佛教伟岸的公众形象。正本清源之举,方是树立中国佛教公众形象的最根本途径,也是最佳途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赵华] 标签:明坤法师 树立 佛教 公众形象 僧教育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