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学清:中国的慈善事业应与教育合而为一
导语:佛教讲:慈善事业,是从事慈悲善行的事业。诸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救度一切众生,以“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悲愿行化于世间。从古至今,佛教对社会慈善事业的影响极其深远,所做贡献数不胜数。
发展慈善事业的目的是为救灾救难、帮扶弱势群体。众所周知,21世纪的中国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老龄人口的数量已经排至世界第一位,而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这样的状况不容乐观,更不能忽视。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发展正在抑制中国前进的步伐。现阶段,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了1.44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特点也相对突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社会养老压力逐年增加。
虽然,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的发展,相继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社会上热心老龄公益事业的爱心人士也在不断增长,但是,受地域、生活环境、身体年龄等条件制约,我国目前尚有很多老年人面临各种困难。为使他们能够分享改革和经济发展成果,感受社会主义温暖,不仅要依靠政府,更需要全民的关怀和全社会的参与。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是专门服务于全国老年人的慈善社团组织,在全国老龄办、民政部的领导下,本着“孝行天下,共建和谐”的行动宗旨,全心全意为老年人服务,呼吁社会共同尊重、关心和帮助老年人。
“帮天下儿女尽孝,替世上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是我会的精神,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加入到这支为老服务的队伍中来。
近几年,本会在全国范围内相继开展了以敬老爱老助老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为开展丰富多彩的老年文化生活,建立了一支由老年人组成的“红叶枫采”艺术团,并应邀参加过多次海外演出;“十一五” 期间,我会拟在全国300个大中城市建立300个爱心护理院,现已初具规模,并且工作进展顺利;为了协助政府部门解决基本生活难以保障的老人,特别是我国西部、革命老区那些尚未摆脱贫困的老红军、老八路、志愿军、烈士的直系长辈以及遭受意外伤害致使基本生活无法保障等特困老人的基本生活需求问题,特申请启动了“中国贫困老人援助基金”,并多次到西部看望慰问孤寡老人,送去生活物资。通过调查了解到,近年,由于气候环境的影响,各地多次发生自然灾害,使得贫困地区的老人生活更加举步维艰,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比比皆是。在汶川大地震后,本会第一时间向全社会发布倡议书,号召人们为灾区老人献爱心;通过举办“情暖汶川,我们在行动”大型公益募捐晚会,为灾区人民募集到的款物达八亿之多。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远远没有满足现今社会的需求,因此还需要众信徒共发菩提心,参与、支持老龄慈善事业。与此同时,佛教为中国的慈善事业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佛教自在中国起源,距今已有二千五百余年的历史。我佛慈悲,在灾荒或战乱年代,各寺院普遍施粥、施衣、施药、施棺,成为举目无亲的人们的避难所,而佛教寺院本身庄严肃穆、清净祥和,诸佛菩萨慈眉善目,能够给予世人心灵上的慰藉。
目前,在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的号召带领下,佛教寺庙不断涌现出了兴办养老院,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的典型。山西省五台山普寿寺正在兴建一座大型的养老机构——清泰安养园。整体建成后可接纳1000余位僧俗老人入住。普寿寺主持如瑞法师德高望重,为兴建清泰安养园倾注了艰辛和汗水。她说,清泰安养园的性质,是在普寿寺菩提爱心协会的领导下,旨在为僧俗二众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病有所医、终有所安。福建漳州瑞竹岩寺的养老机构——“瑞竹岩大家庭养心苑”,占地120亩,可容纳500位僧俗老人入住。浙江普陀寺、灵隐寺、苏州寒山寺等佛教寺庙也都在以各种不同方式进行兴建和筹建养老机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诚大师,最近愉快的接受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荣誉会长的聘请。一诚大法师对佛教寺庙兴办养老机构非常赞同和支持。他说,这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善事,体现了佛陀慈悲济世的精神,表示愿意与基金会密切合作,为普度众生、共建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中国的慈善事业应该与教育合而为一,以文化、教育来培养人才,宣传教义,从思想见解上改造人心,使得大家对慈善事业有更高度的认识,从小培养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道德修养。与此同时,诸佛菩萨的慈悲愿力,深深影响佛教的慈善事业;千百年来,佛教团体一直在默默主持普施,积极救世济苦,绝对不亚于慈善机构。佛教倡导“慈悲”,致力于社会教化事业,为弱势群体求平等,为社会大众谋福利。这与我会倡导的“孝行天下,共建和谐”的宗旨更是相辅相成,中国贫困老人援助基金在全国爱老敬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组委会的组织与带领下,将成套的敬老书籍和《孝亲敬老》光碟捐赠给全国各地的小学校,让孩子们懂得“从小懂得孝父母,长大报国好儿郎”的道理。
所谓“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我真心的希望大家在从事慈善救济的同时,也能兼顾文化与教育,发挥其真正的意义和价值。期盼我们的慈善组织能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提升社会的道德水平,改善国民的生活品质。
事实上,慈善是时代心灵的境地,不可淡忘,和善为人生之美,德行与基础并重,在这个现代化的社会中,慈善更能促进社会的和谐。愿世上之人都能够本着佛陀般的慈悲胸怀,为我们的慈善事业、为我们身边的老人奉献一颗菩提心。同时,期盼有更多的力量,更多的组织加入到这项造福后代的事业中来。阿弥陀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湖北一男子持刀拒捕捅伤多人被击毙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48小时点击排行
-
108497
1踏雪游少林 感受独特韵味 -
79486
2安徽黄山雪后惊现美丽“佛光” 令人叹 -
78537
3习近平会见星云大师:大师送我的书 我 -
77552
4雪中探访千年古刹南京栖霞寺 银装素裹 -
59620
5沈阳一商场惊现“风衣弥勒佛” 前卫造 -
48772
6素食健康:震惊 肉食背后的25个真相 -
47722
7合肥一楼盘开业请法师祈福 公司领导现 -
36646
8西藏“90后”活佛:用新潮科技概念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