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新闻客户端

凤凰卫视

包头博物馆馆藏唐卡:承载诠释佛法的传世艺术瑰宝

2012年02月27日 08:49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郑立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内蒙古包头博物馆馆藏唐卡

唐卡为藏语音译,意为画在布面上的卷轴画,蒙古语称唐卡为“布斯吉如格”,是藏传佛教特有的绘画形式,明代藏传佛教传人内蒙古,唐卡也随之传人。

在内蒙古包头博物馆保存有一百多幅唐卡,馆内设有藏传佛教唐卡艺术专题陈列,成为包头博物馆具有特色的陈列之一。这些唐卡,年代大都为清代作品,少数为民国时期的作品。原本是张挂在寺院佛殿供奉的偶像,几经辗转进入现代博物馆,成为人民大众欣赏的艺术珍品。这些作品大都以宗教内容为主,以描绘各种佛、菩萨、罗汉、度母、佛母、天王、财神、护法诸神、高僧大德、曼陀罗等居多,从唐卡的分类看,主要以国唐中的彩唐为主。

佛传图是佛教绘画中表现最多的题材。绘制的壁画往往利用大幅面的墙壁,将释迦牟尼一生的重要事迹,全部连续画在一起,往往长达几十米,唐卡则受体量的局限,而采用多幅或十几幅连续表现释迦牟尼的一生的不同故事。如“八相图”、“牟一相图”乃至一百零八件故事,将释迦牟尼重要的“乘象入胎、花园降生、七步生莲、比武伏象、王子出行、夜半逾城、六年苦修、树下成道、传经说法、历经十难、佛祖涅檠、分取舍利”,穿插在画面中。馆藏唐卡《佛传图》现存17幅,由于受损,画幅尺寸略有不同,但绘制风格属于同一特点,颜色的脱落,更能看清作画的程序。这组佛传图属于木版印制墨稿,人工添色绘制,这类唐卡往往需求量大,由技艺高超的画工绘制墨线底稿,木板刻成印版,转印在加工好的布面上,类似版画。画工依底稿线条填色勾描,可统一画稿构图,减少起稿工序,提高效率。从脱色的部分可以清晰地看到木刻线条流畅、细腻,画面中的大量藏文题记则是故事简述,完成后墨线全被色彩覆盖,藏文题记则变为金字。在这套组画中,环绕着主尊释迦牟尼周边,全部是密密麻麻的各种建筑、人物、山峦、河流、树木、花草、祥云,几乎密不透风。仔细观察这些人物、景物又疏密有致,画面下方人物和景物多于上方,形成画面的稳重感。每组人物、建筑相互呼应、主次分明。画面虽然是以描绘释迦一生故事为主线,多以寺院建筑、佛塔、传经布道、朝拜、静修、布施等情节和人物活动为肉容,但在其中有大量世俗人物,藏区生产、生活和雪域的自然风光等景象。如图1上方就描绘着藏区黑色的帐篷、牦牛、几个牧女在背水或歇息。下方一群鹿在河边饮水,两个猎人正在拉弓射鹿,河边有装载物品的船只,房舍内几个女子在弹奏乐器,这些都形象而生动地反映出现实生活中的情趣。

图27《龙尊王佛》,结跏趺坐,蓝肤呈说法印,头光后的七条蛇是龙的象征。整幅画作人物造型和比例都很优美,身旁的观音、弥勒、文殊呈女性化,姿态优美。下方的水池内碧波荡漾,荷花盛开,八个龙女向佛合十礼敬。地上山峦起伏,祥云环绕,鲜花怒放,画面中的每个细部,每一个线条都一丝不苟。由于年久和脱色,艳丽色彩变得淡雅,但金线的大量应用使画面更加协调。

无量寿、无量光佛在汉传佛教中本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是同一尊佛的不同称谓,而在藏传佛教中却变成两尊不同的佛,图26《无量光佛》为佛装,红肤,结跏趺坐,其服饰为左绿右红,两侧为胁侍菩萨,上方释迦牟尼和宗喀巴与头戴法帽的高僧,下方尊胜佛母、吉祥天母。画面以红、蓝色为主调,构图丰满,绘制风格细腻,是馆藏唐卡精品之一。

图28《无量寿佛》着菩萨装,头戴宝冠,结跏趺坐,上方绘白度母、密集金刚、时轮金刚,下方绘大威德金刚、降阎魔尊、六臂玛哈噶拉,人物虽小于主尊,但绘制一丝不苟。蓝、红、绿的主色调在斑驳脱落后显得更加协调,色彩更加丰富,反而使年久的唐卡更加绚丽多彩。

高僧大德是唐卡中重要题材,在馆藏唐卡中有多幅宗喀巴、阿底峡、印度大成就者、萨班·贡噶坚赞等。宗喀巴大师是格兽派最为崇奉的宗教领袖,在馆藏唐卡中有11幅之多,构图风格大同小异,以宗喀巴为主像,环其周为两大弟子或八大弟子,或描绘其生平传记故事。图60、61,是一组《宗喀巴画传》中仅存的两幅,保存也较好,构图和绘画风格相近,画面布满佛寺建筑和僧人的各种宗教活动。背景为蓝、绿色调的群山草地,布满了红色寺院、身穿袈裟成组的僧人。画面中的数以百计的人物,往往以一座山峰、一组建筑群形成一个组合体,画面人物多而不乱,每组人物的中心是宗喀巴,或在讲经,或在辩经,描绘了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这位宗教改革家在藏区各地传教的艰辛一生。而图66《宗喀巴》则突出了人物的描绘,画面中少有了佛寺建筑,众多的人物布满了画面,极其细腻的描绘了各种宗教活动。

图79《萨班·贡噶坚赞》是萨迦派第四祖,画面中的萨班头戴红色班弟达帽,双臂呈辩经状,英俊潇洒,上方绘文殊菩萨,标明他是文殊化身。右下角一赤身黑体的异教徒惊恐地面向他,表明其被降伏而皈依,图81、82都是描绘古代印度大成就者,前者《无著》,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创始人之一,正在凝神注目,手拿经板似在著书立说,阐述自己大乘思想。身后书籍则表明著述颇多。周边人物为弟子或传承体系,表明他的学派对藏传佛教的影响。图82《陈那》,也是古印度大乘佛教瑜珈行派论师,画面中陈那神态气宇轩昂,右手持经函,左手指示弟子著述,身旁弟子毕恭毕敬,手拿笔正在记述。画面以冷暖两色为主,身穿桔红色袈裟的人物在蓝、绿色的背景中显得很突出,主次分阴。

佛母、度母均为女性菩萨,图45《尊胜佛母》三面六臂,造型极具女性特征。她往往与无量寿佛、白度母同供奉称“长寿三尊”。这幅唐卡保存较好,色彩非常丰富,从构图、人物造型都绘制的非常精美,背景的山峦、花卉多次渲染,层次分明,线条勾勒流畅,大量的金线应用,使画面装饰风格浓郁,冷暖颜色协调,富丽堂皇,是馆藏唐卡珍品之一。图48的《白度母》,图51《绿度母》唐卡,女性菩萨温柔、善良,通过其身姿、面相、手指的表现,显得妩媚动人,两尊不同肤色的度母是藏族心中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的化身。图46《大白伞盖佛母》,虽然脱色较重,但仔细观察都是绘制精美的好作品。

护法神多以面相凶恶、造型奇特、色彩浓艳而著称,在馆藏唐卡中有一幅《六臂玛哈噶拉》黑唐卡(图94),“黑唐”以黑色为主调,再间以红、蓝、白色线条勾勒、装饰,色调单纯,画面醒目,庄重大方,风格别致。另一幅《大威德金刚》(图90)彩唐则是一幅绘制精美的珍品。

佛塔、曼陀罗是佛教标志和法器,图86《八大佛塔》,八座佛塔对称地排列布满画面,它寓意着释迦牟尼从诞生至涅檠的八件大事,也是馆藏为数不多的原装唐卡,绘制在细腻的丝绸面上,线条细如发丝,画面完整。

曼陀罗又称“坛城”,藏语“金科”。馆内仅存两幅《曼陀罗》(图87、88),脱色较重。在藏传佛教中曼陀罗颇具神秘色彩,是密宗修行观想的法物。它有多种艺术形式,既有立体的建筑模型;又有彩砂堆砌的图案;更多的是以平面绘画的壁画、唐卡。曼陀罗是以钋圆内方为其基本特点,由于所供奉尊像不同,故各有差异,绘制上在大同中求变化。四座城门上的宝瓶、宝树、伞盖、吉祥八宝、亟尽庄严,外圈的莲瓣、金刚杵、火焰等纹饰代表坚固无比,使“魔众”无法进入内城,外圆代表天体,内方代表大干世界和内城。不同色彩象征着地、水、火、风、空五大本源物质,方城内交叉的四色黄、红、蓝、白代表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画面中各种图饰,都有它的宗教寓意。它将主题形象化,内容图案化,纹饰刻划精细入微、繁简疏密、布局巧妙,构成了干变万化、色彩绚丽、神秘莫测的视觉效果。其用线功力之深厚,刻划之细腻,令人惊叹。金线大量应用和平涂、磨金等特殊技法,使画面产生金碧辉煌、典雅神圣的视觉效果。

藏传佛教传人蒙古后,蒙古族在接受了其宗教后,也学习了它的文化艺术。许多蒙古族画工、僧人参与寺院绘制壁画、唐卡。但因这些画作所绘内容为佛教题材,画工不能落款题记,使一些蒙古族画工绘制的唐卡往往被认为是藏族画工绘制。在馆藏唐卡中,有几幅从民间征集到的特殊唐卡,其特殊在画幅小,而又不是按唐卡传统方法绘制,有的唐卡并不全是宗教题材。其中图116《成吉思汗》绘一身穿铠甲,挎弓带箭囊身坐白马,左手持缰,右手举旗的武士,背景是灰黄色调用干笔点缀的枯草,上方左右有日月,蒙文题写的墨字“成吉思汗”。图117《主仆骑行》是一幅反映蒙古族的风俗画,主人和侍者骑马并列而行,主人身材高大,头戴蒙古帽穿马甲,肩背长枪。仆人身材矮小,赤头后梳辫带发窭,动作谦卑,面向主人,右手拿长枪。背景是高耸的几座山峰、白云,几只燕子在空中飞翔,近景是浪花、草地。所反映的是春天主仆二人去野外狩猎,从两个人神态,反映出不同的身份特征。特别是人物、马匹的夸张,马匹的大眼、鼻孔大张,颇有点漫画特点,画法轻松随意,单线平涂,仅在云朵等处略加渲染。另一幅图24《旃檀佛》画法简练与前两幅风格相同。这几幅唐卡对蒙古族服饰、生活如此熟悉,成吉思汗又是蒙古族神圣的英雄,应该是同一蒙古族画工所绘,时代应为清末或民国初期。

在馆藏唐卡中,有一幅《无量光佛》(图26)脱色的唐卡墨稿中标有汉文数字标记,为工、六、二六、三六、七等。这种代号是中国民间画工为绘制方便,以数字代替特定颜色的记号,便于流水作业中徒弟添色,如工红、六绿、七青、八黄、九紫、十黑、一米黄、二浅青、三香色(茶褐色)、四粉红、五藕荷。如深绿为六,色变浅则“二六”,再浅则“三六”,其它颜色也以此类推。这是幅典型的藏式唐卡,这幅唐卡是汉、藏、蒙那个民族所绘已不重要,从中却看到文化的交流是不受民族限制的。

唐卡除少数反映西藏天文、历法、医药、历史外,多以宗教内容为主要题材,它的本意是宣传宗教,但它又是珍贵的绘画艺术。干百年来,一代代无数不知名的画工,出于对宗教的虔诚和生存需求,创造出如此辉煌的艺术作品。尽管多以宗教题材为主,但从画面里也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历史风貌、风土民俗、建筑艺术。在人物刻划方面更是个性鲜明,充分运用了人物的神态和动作表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如佛的庄重慈悲、菩萨的睿智大度、护法神的勇猛威严。而给制佛的两旁供养僧众、天女等约束较小,艺人们充分发挥了想象创造力,使这些人物绘制非常生动富有情趣。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闫秀勇] 标签:包头博物馆 唐卡 瑰宝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分享到:
更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