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塑性·形式美(下)
2010年11月29日 09:17凤凰网华人佛教 】 【打印共有评论0

双思惟造像经由单尊思惟像至双尊像的演变。曲阳修德寺东魏武定元年(539)、兴和二年(540)像皆是具有圆形项光的半跏思惟像。项光上还有莲花苞枝。日本书道博物馆藏东魏武定二年思惟像也极著名。北齐阶段曲阳修德寺具圆项光的思惟像仍有多件。河北正定文管所有征集所得的北齐武平四年像(537),形式恰为两件具圆项光的半跏思惟像并列相联而成。两像皆以半跏姿态而坐,分别为左舒相、右舒相对称而坐。此像已将单尊造像拓展成对称并置的像。曲阳修德寺的天统二年(566)高市庆造像与河北正定文管所藏像非常相似,也是两件思惟菩萨像以半跏姿态对称而坐,即分别为左舒相坐和右舒相坐,但细细加以观摩,可见高市庆像旁有残损的部分。应为所雕双树之枝干。因而此像很可能应属思惟像中另一类双树像。双树像是思惟像中另一类型。即雕出的双树,从台座两侧升起,枝叶相互叠接。枝叶间又常雕出飞天、盘龙、塔龛、华绳等纹饰,非常精美。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释迦多宝像(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双树思惟像中较早的作品是东魏武定五年(547)邸显造像。可惜此像残损较重。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半跏思惟五尊像是非常精美的作品。还有美国旧金山亚州艺术馆藏北齐天保二年(552)像等,也是在双树下雕出半跏而坐的思惟像,枝叶间镂刻化生和飞天奉塔。

河北藁城出土有一批北齐石雕造像,其中有河清元年(562)比丘尼员度造像。天统五年(569)像和武平元年(569)贾兰业兄弟造像,都是极为精湛的双半跏思惟像。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河清四年(565)年像也是著名的双半跏思惟像。全像高95.4厘米,双像具圆项光半跏而坐。双树上雕有牵华绳的立飞天和二龙奉塔。藁城出土像雕造工艺较曲阳造更为精致复杂。这些像都是前后两面皆雕造像。树的枝叶间也镂空雕饰成两层。有的像枝叶间还雕成镂空的龛形。

新德里国家博物馆藏飞天(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从这些造像由单尊至双尊的演变,体现出相当丰富的造型形式。我们知道,一般说来,佛教中的双尊像多是释迦佛和多宝佛,其典出《妙法莲花经。见宝塔品》,经中说多宝佛闻释迦佛说法,以宝塔从大地涌出,并分座与释迦尼佛共坐,“尔时大众具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上结跏趺座”(《法华经•见宝塔品》)。造像中多有二佛并坐的样式,造成与单尊佛像、单尊菩萨像不同的形制。也区别于有眷属的背光三尊、五尊、七尊等等以主像为中心,辅以胁侍的像制。

北齐至隋代的双尊造像,有双释迦,双弥陀和双立佛,双观音和双菩萨等,显然不是释迦多宝佛的题材,佛典中也不易找到根据,但这些造像对释迦多宝佛并坐的形式有借鉴和发展,体现出很强的运用对称等形式美法则的意匠。特别是双半跏思惟像,形式发展非常丰富而精致,对说明造像形式的演进变化是极好的例证。

河北省博物馆藏飞天(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从佛教信仰内部变迁来看,菩萨造像增多和流行说明了菩萨信仰。特别是观音信仰及相关的阿弥陀信仰的增长。曲阳造像题材的数量变化说明了弥勒信仰的减弱和阿弥信仰、观音信仰的增长。另一方面,双尊造像中无论立像仰或坐像,除释迦多宝佛出自严格的经典依据,而双观音、双释迦、双弥陀和双思惟像似非严格依据佛典。但如果从形式演进的角度来看,这些造像的发展变化也是非常自然和合乎规律。

我们知道,尽管佛教造像仪轨严整,依粉本流传,但在千年以上的流传发展变迁中,仍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样式,每个时代的作品都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这些风格气韵的变迁,尤其是造型样式及种种细节的演进,也是经由历代匠师的创制,由一点一滴,发展递进。才形成了佛像美术既有沿革已久的题材,又有无数变化的丰富样式的源流。

我们今天分析宗教造像的变迁演进,应该考虑到多重因素。佛教造像首先要服从佛教本身,使之具有佛像的属性,依经据典,规定其为释迦佛、弥勒佛或阿弥陀佛、大日如来及各种菩萨等。佛教造像的演化首先与信仰宗派的变迁有关。佛教发展有阶段性。印度佛教既有原始、部派、大乘、密教四阶段。在中国也经过了般若学的六家七宗和唐代八大宗派等。不同宗派往往敬奉不同的主神和辅神。显教和密教所奉神祗也大有不同。第二是社会民族的习俗和审美心理心态。不同的国家、民族所信奉的主神往往要符合本国人的形貌特征。世界各国的宗教艺术中都可以见到这一点。佛教在丝绸之路上传布,战胜了诸多其他宗教而成为世界三大宗教。其原因除了理论的浩博完整外,当然与其重视造像,以“像教”的特色,塑造了各民放各地区尊奉的“佛”有关。中国造像从云冈到龙门,佛由穿偏袒、通肩袈裟而穿褒衣博带就鲜明地说明这一点。第三,工匠与艺术家运用形式美法则,在形式演进上的努力与创制,也是不可否认的一个因素。佛教艺术中,匠师们既依据粉本,又有所改进、创造,粉本也根据经典创制。从视觉艺术角度看,新样式的出现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经点点滴滴,积累创制,由量变累至质变,才有新的风格面貌涌现,才会产生丰富多彩的形式。综上所述,我们将佛像样式变化归之于宗教信仰、民族习俗审美心理和匠师创制这三方面的因素,从中是否可以见到佛性与塑性的间隙与交融呢?

相关链接:

佛性·塑性·形式美(上)

具有独特风格的印度佛教造像

中国最初的佛教造像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张总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