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在积石峡下游汇聚
四五万年前,黄河积石峡下游的大河家盆地、大夏河盆地、洮河盆地是一片富庶的土地,这里是多民族的发源地,与中原黄河文明同步的黄河上游原始社会早期文化也正是在这里发祥的。
积石峡下游属于甘肃省,黄河经过炳灵峡、刘家峡、盐锅峡后,在甘肃兰州西与湟水河汇合。这一带的黄河河谷、湟水河河谷以及河西走廊成了中原民族、高原民族和西域民族的交流通道。东来的古道,在积石峡下游分成了许多条通往西方的通道。
炳灵寺石窟大佛(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丝绸之路是一条中国中原通往西亚的道路,早在公元前2世纪汉代以前就已经开始形成了。从辽阔的中原去西域的出口很窄,北有茫茫大漠,中间是绵延千里的祁连山脉,南有黄河和甘南高原。人们经过千百年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从古都长安(今西安)到西域的、当时唯一的出路:这条路从长安开始,经由甘肃天水麦积山,沿渭水、洮河西行到甘肃临夏。在刘家峡一带渡过黄河,穿过青海民和,再沿庄浪河北上天祝,过乌鞘岭进河西走廊。这就是丝绸之路的最东段。
在久远的年代里,从炳灵峡到靖远峡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刘家峡水库淹没的地方,还是一片富庶的河谷。这一带河谷盆地较开阔,黄河水流较缓,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为开发河西走廊,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就是从这一带渡过黄河的。后来人们在积石峡下游的大河家设置了临津渡口,在永靖炳灵寺下的莲花开设凤林渡口。这些渡口都成了中原走向西域的重要渡口。
人们渡过黄河,进入青海,然后从西宁北去大通,翻越达坂山、祁连山,在河西走廊踏上了与之衔接的丝绸之路主路。自汉代以来,青海道就成了丝绸之路的南道。自唐以来,随着汉藏民族的频繁往来,从西宁通往西藏的古羌道发展成了通畅的“唐蕃古道”。“唐蕃古道”在日月山以西分成了东西两路,东路是经今共和、玛多、玉树进藏,西路是经茶卡、都兰,过昆仑山,走黄河,过唐古拉进藏。公元10世纪北宋时期,因为西夏的崛起,丝绸之路南移,青海道由辅路变为了主路。
炳灵寺石窟大寺沟口(图片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提供)
一份伟大的文化遗产
汉唐以来,西域、吐蕃和中原的文明,在积石峡下游汇集、传播,而历史上的炳灵寺、炳灵寺石窟也因而变得丰富、精彩,从而为人类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炳灵寺位于甘肃临夏永靖县西南35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在唐代称为龙兴寺,宋代称为灵岩寺,初建于十六国时期。炳灵寺石窟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明永乐年间,取藏语“十万佛”之译音,取“炳灵”之名。公元420年雕凿的最早的大佛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如今依然矗立在青藏高原最东端的丹霞岩壁上。黄河在大佛脚下变得温和平缓,大佛凝视着大河东去,似乎在思索着人间的悲欢。
炳灵寺石窟正式营建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后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不断进行开凿修造,元、明时期仍有修妆绘饰。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3处,分布在大寺沟两岸的红沙岩上,洞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而上。石窟现存窟龛183个,造像776尊,壁画面积约900平方米。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了石窟的主体,其中唐窟占2/3以上,共计20窟,113龛。北朝的代表性作品如169窟的泥塑观音、125龛的石雕释迦牟尼和多宝佛等,均为炳灵寺石窟的艺术杰作。炳灵寺石窟雕像776尊,其中石像694尊,泥塑82尊,主要人物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无量寿佛、弥勒佛以及各种菩萨、佛等,造型概括,手法简练,佛像均肢体半裸,衣裙飞动,姿态优雅,静中有动,比例协调,充分体现了西北地区浑厚粗犷之神韵。
作者:程德美 编辑: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