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地区的石窟主要分布在自喀什向东的塔里木盆地北沿路线上,目前发现石窟遗迹的有4个地区,由西向东依次为古疏勒区(今喀什)、古龟兹区(今库车、拜城)、古焉耆区(今焉耆)和古高昌区(今吐鲁番)。从建筑形制上来看,新疆石窟比较多的发现有中心柱式塔庙窟、塑立大型佛像的大像窟、供僧人日常起居的僧房窟、供僧人修禅打坐的禅窟以及不同形制洞窟组成的洞窟组合,也有少量的禅窟群。5世纪以后,方形佛殿窟数量增多,还出现了中央设坛立像的佛坛窟。焉耆、吐鲁番一带常有在洞窟前接砌土坯前廓或完全用土坯砌筑的洞窟。这些不同形制的洞窟中常绘有壁画,原先多数还有塑像(现绝大多数已毁)。6世纪以前的绘塑内容主要是反映小乘佛教题材的释迦牟尼、交足弥勒菩萨和表现释迦的本生、佛传、因缘故事。6世纪出现了具有大乘性质的千佛。8世纪以后,中原北方地区盛行净土经变及一些密教形象传播到本地区,壁画布局和绘画技法也较显著地受到中原地区的影响。
概括而言,新疆石窟可划分出三种艺术风格:
其一为“龟兹风”,以克孜尔石窟为典型代表,主要见于古龟兹国境内,具体特征为塔庙窟、大像窟和侧道式僧房窟多见,壁画题材多为反映小乘“唯礼释迦”性质的本生、佛传和因缘故事,券顶壁画布局常采用菱格构图形式,画法上大量运用“西域式”晕染。此类石窟时代最早,为佛教初传中国与当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实为中国佛教石窟艺术之滥觞,对河西及中原地区开窟造像的出现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对于研究佛教由西向东传播及石窟造像渊流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其二为“汉风”,顾名思义为中国内地的艺术形式,具有代表性的是库木吐拉石窟及新发现的阿艾石窟,这批洞窟的时代晚于“龟兹风”石窟,它是佛教在中原地区发展成熟以后,随着唐王朝对西域统治力度的加强,安西大都护府驻防龟兹,大批汉人和汉僧入居西域而带来的内地佛教艺术形式,壁画的题材为敦煌等地流行的反映大乘净土思想的内容,装饰图案也为唐代所习见的各式花卉、卷草及云朵纹。“汉风”窟是佛教由东向西回传的重要例证。
其三为“回鹘风”,公元九世纪中叶,曾雄居漠北的回鹘汗国为黠戛斯所灭,一支回鹘人迁移到当时称为“西州”的古高昌国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也带来了一种新的佛教艺术风格,具体代表为吐鲁番柏孜克里克石窟,因回鹘佛教深受唐代佛教影响,故“回鹘风”石窟与“汉风”窟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在洞窟的建筑形式、壁画的色调及供养人面容、服饰等方面又显示本民族独特的艺术风格。
新疆地处丝绸之路的中枢地带,自汉代以后就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必经之地,东来西往的各国使者、商贩富贾、传道取经者不绝于途,《后汉书•西域传》所载“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正是这一盛况的反映。古代西域各国统治者充分利用了这一天时地利的良机,广撷东西方文化之精髓,结合本地区民族文化,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新疆石窟艺术,为后人留下了不朽的文化遗产。
作者:何立群 编辑: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