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棺(汪海波拍摄)
琥珀 蜜蜡
琥珀、蜜蜡是自然界中长期变化生成的一类物质。琥珀或译虎珀、虎魄。琥珀是4000万年至6000万年前的针叶树木所分泌出来的树脂,经过地壳的变动而深埋在地下,逐渐演化而成的一种天然树脂化石。琥珀的色泽含蓄,质地温润,给人一种安详恬静的心灵感受。琥珀是唯一有生命的“活化石”,在时间的雕琢下,它的颜色会更加红润,质地更加晶莹,对于修行者来说,似乎可看到变幻莫测的极乐世界。琥珀帮助修行人定心增慧,生出禅定心境。琥珀里的包裹物万年不变,喻意佛祖誓度众生的宏大愿望,是永恒的象征。琥珀是经过了千百万年蕴育而成的宝石,用琥珀作为佛教七宝,暗喻要想得到佛的真传,需经过长时间的修行,要经得起考验才能渐渐开悟。《本草纲目》记载,琥珀可以宁心神、安五脏、明心绪、定神魄。佛家认为,它与佛教中的“戒、定、慧”三学相对应,可以帮助修行人产生定力。
琥珀按透明度划分,可分为透明琥珀和不透明琥珀。不透明的琥珀,颜色似蜜,具有蜡状的光泽和质感,传统上习惯称之为“蜜蜡”。蜜蜡在物理成分和化学成分上都和琥珀没有区别,只是因其“色如蜜,光如蜡”而得名。蜜蜡的质地柔美、温润,色泽含蓄,自古就被视为是珍贵的宝物,是佛家的吉祥七宝。
砗磲 珍珠 珊瑚
砗磲、珍珠、珊瑚均为湖泊、海洋生物或生成物。砗磲,梵音“牟娑落揭拉婆”(Musāragalva),青白间色,是深海贝类之最大者,长径可达一米多,壳很厚,内壳洁白光润,外壳呈黄褐色,将其最精华的尾端部分切割、雕琢、研磨,制成佛珠及装饰之宝。在早期佛教里,砗磲很早就列入佛教七宝。
珍珠又称真珠,是珍珠贝分泌的胶汁状碳酸钙化合物包裹异物而形成的,一般做念珠。珍珠是一种有机宝石,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视做奇珍异宝,据地质学和考古学的研究证明,在两亿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了珍珠。我国是世界上利用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四千多年前,《尚书•禹贡》中就有河蚌能产珠的记载;《诗经》、《山海经》、《尔雅》、《周易》中也都记载了有关珍珠的内容。珍珠有白色、红色、黄色、深色和杂色等五种,多数不透明。珍珠直接被充当舍利有许多实例。山东济宁铁塔天宫就出土一颗被重重函具瘗藏的“珍珠舍利”。
珊瑚是珊瑚虫分泌出的外壳。珊瑚虫是一种海生圆筒状腔肠动物,在白色幼虫阶段便自动固定在先辈珊瑚的石灰质遗骨堆上。珊瑚的化学成分主要为CaCO3,以微晶方解石集合体形式存在,成分中还有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形态多呈树枝状,上有纵条纹,每一单体珊瑚横断面有同心圆状和放射状条纹。珊瑚颜色鲜艳美丽,常呈白色,也有少量呈红色、蓝色和黑色,具有玻璃光泽或蜡状光泽,不透明或半透明,无荧光。
珊瑚自古就是财富的象征。《世说新语》讲述东晋士族石崇与王恺斗富的故事:晋武帝送给王恺一株价值连城的珊瑚树,高二尺。王恺把石崇和众官请到家中炫耀宝物。石崇用铁如意砸毁珊瑚树,众官失色,石崇从容派家丁取来几十株珊瑚树作赔,最大者高四尺,王恺羞愧不及。
珊瑚与佛教的渊源甚深。印度和藏传佛教视红珊瑚是如来佛的化身,把珊瑚作为礼佛的吉祥物,或装饰佛像,或做成佛珠。珊瑚有时被充当舍利瘗藏于佛塔。
作者:汪海波 编辑:崔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