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塔宝藏的秘密:揭开“七宝供养”之谜(1)
2010年02月22日 09:02《佛学研究》 】 【打印共有评论0

殿宇里的佛造像要贴金,即“佛要金妆”;菩萨要铸金银身,表示“金身护体”;许愿灵验要给佛菩萨镀金身,有“真金不怕火炼”的意蕴。佛教七宝所谓金银,并没有明显界线区分,一般被视为同一类物质。金棺银椁或金椁银棺本身就是七宝圣物。目前已发现的瘗藏佛舍利的金银棺椁主要是唐宋两代皇室制作。北宋时期较具代表性的有山东汶上县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地宫出土的金银棺椁。

1994年3月,宝相寺太子灵踪塔地宫发现宋代瘗藏佛牙舍利的金椁银棺,系北宋皇室精品之作。整器由金椁、银棺、银须弥座组成。金椁为银质贴金箔,长26厘米,高28厘米,宽8.4厘米。椁盖为五棱体,套两道金箍,前档有錾宝相花火云冠。金椁安置在银须弥座上,须弥座围透雕栏杆,通体錾吉祥缠枝纹,束腰有镂空如意云斗图案。座头两侧悬“太平通宝”鎏金币二枚,是宋太宗时期皇家特制的供养钱。金椁整器集锤鍱、贴焊、铆合、镂雕、錾刻、贴金等繁缛手法于一体,玲珑剔透,精美绝伦,具有极高的工艺考古价值。银棺长16厘米,高4厘米,宽5-6厘米,由盖、体组成,素面,银封箍一道,分前后两室,以木匣分隔,前盛佛牙,后储舍利,有丝织物包裹。

金银棺椁在北宋地宫中多有发现,比较著名的还有:陕西武功报本寺塔、江苏涟水妙通塔、河南邓州福胜寺塔、南京长干寺遗址出土的金棺银椁和山东兖州兴隆塔的鎏金银椁等。台湾佛光山展出的金银棺椁大多也是北宋时代的。

需要说明的是,金银棺椁本非储殓佛舍利的专用品。三国曹操死后,众官入殓于金棺银椁;唐玄奘圆寂后,唐高宗为他安排了极其隆重的葬礼,用金棺银椁储殓玄奘舍利。只是唐宋时期更多地以金银棺椁瘗藏佛舍利,渐成为一种佛教仪轨和固定法事。

其他形制的舍利金储具也有发现。如南京长干寺遗址地宫出土的七宝阿育王塔,塔高1.1米,堪称“金塔之最”,更为特别的是,塔内还有一套金银棺椁,这种复合式的瘗藏储具还是第一次发现;隋唐盛行的盝顶金银函和吴越国流行的金涂塔在宋代瘗藏中仍有大量发现;兖州兴隆塔地宫出土的瓜棱形金瓶,有碑文铭记其确切制作年代,可作为北宋舍利金瓶的标准器。

1988年在五台山中台顶佛塔地宫遗址出土了一千多枚背面刻有佛像的“淳化元宝”金币,是宋太宗布施给五台山的供养钱。另外,北宋佛塔还常见金银佛菩萨像、金银代舍利颗粒和金条等瘗藏物。

水晶和玛瑙都是自然界中的矿物质。水晶又称水精。《本草纲目》记,水晶“莹沏晶光,如水之精英,会意也”,并将它同玻璃归属为一类。北魏张辑撰《广雅》称,“水精谓之石英”。这正是它的现代化学和矿物学名称,其成分为SiO2,属六角晶体,未加工有棱角的天然石英晶体俗名“菩萨石 ”,即据其六角对称性和分光作用的效果“如佛顶圆光”而得名。

水晶最早成为佛教七宝说明古印度对水晶的认识和利用也是较早的。水晶器皿、原料在多数佛塔瘗藏中都有发现,有的直接充当了舍利,可见其在佛家心中的地位。水晶器在佛塔瘗藏中多曾发现:河北正定天宁寺凌霄塔地宫石函内,发现过多枚“巨大”的水晶珠和一枚“水晶”饼,是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之前的文物;南京长干寺遗址地宫也出土了北宋时期瘗藏的多枚“随球”,又称“摩尼珠”,即水晶;湖北当阳玉泉寺地宫发现大量水晶佛珠和紫色水晶石。地宫出土的水晶器很多是盛装舍利的容器,许多水晶舍利瓶是与佛舍利一起由印度进入中国的。

玛瑙产生在大约一亿年前。在矿物学中,它属于玉髓类,是具有不同颜色且呈环带状分布的石髓,通常是由二氧化硅的胶体沿岩石的空洞或空隙的周壁向中心逐渐充填、形成同心层状或平行层状块体。一般为半透明到不透明,储量很大,色彩斑斓。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汪海波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