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施本铭的感人自述:“可怜”的“罗汉”
2009年12月02日 10:31 】 【打印共有评论0

根据连云港孔望山大型摩崖石刻佛教造像,四川麻浩崖施无畏手印佛坐像,彭山出土的佛像陶器坐等实物遗存,可以知道,佛教造像艺术早在敦煌与云岗石窟开凿之前的汉朝,就已于汉文化区域存在与流行,也可说为佛教日后在汉地的广泛传播与进一步繁荣,打下了良好基础。

其后在西域诸地以及我国新疆一带、河西走廊、云岗、龙门等丝绸之路所辐射的文化区域内广凿石窟,形成经、像并举的弘法之风,使佛法僧三宝迅疾遍布于广大汉地。这其中,造像之风的流行不能不说居功至伟。

造像艺术的产生,必然连带而产生自身之价值。简单说,材料、规模、人工、时间是显在的价值。比如资寿寺,寺内有明成化至清道光碑记十数通,其中数碑皆有记修葺寺庙用工用料事。记录详尽者,细到“某某人捐地基二尺,施银三两”,“某某商号捐石阶一丈,施银六两”,可谓不吝琐褥,曲尽其详。

除历史记录所显示的这种一目了然的建造成本外,尚有一种价值并不好估算,那就是艺术品所包含的历史意义与社会意义。佛教的教化在人类生活中产生过遐弥深广的影响,其造像作为一种法身,在教义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扮演了太重要的角色。甚或在佛教昌盛的时代,家家都有佛龛,龛龛都有造像。即如行脚之人,都随身携带微型造像以乞福消灾、护佑平安。造像或者一件艺术作品的这种独特属性,怎能以工料成本核算?比如资寿寺十八罗汉经历了那样的浩劫而“完璧归赵”。其遭遇之惨烈,其结局之离奇,实在超乎于常人之想像。

有谁知道,同类情形在我们的家园内、曾经或还将发生多少次?谁又知道,过去或者将来有多少比资寿寺罗汉更珍贵、更可怜的“罗汉们”能够像他们一般安然回归?还有多少艺术珍品已经或将会被天灾人祸于有意无意之间损毁并破坏,而使我们能够施以援手去挽救、或察觉洞悉其未来之命运而及时加以防范?

一件艺术作品在历史发展的漫漫长河里,叠加了不知多少这样、那样的不确定因素。我们常以“无价之宝”比喻、形容某件艺术作品的重要,即是指其在复杂的历史与社会内涵中,所透射出的此类意义与价值。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施本铭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