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家施本铭的感人自述:“可怜”的“罗汉”
从十六位变成十八位的时代,大致在唐宋间,但加出来的两位究竟是谁,历史传续中也有多种讼争,似乎也并未形成绝对定见。比如灵石资寿寺中的第十七、十八位罗汉,就被艺术家解读成“提茶”、“保洁”的童子,这种处理也很有独创,很有见地。长期以来,因为民间的做法比较杂、比较乱,到了清乾隆期,皇帝对此又作了专门的钦定,自此算是有了比较具体的十八罗汉造像定制。
此外,在众多的佛教造像中,罗汉造像的形象刻画也没有明确标准,相较于主佛与菩萨造像的严谨轨制,倒给罗汉这一造像艺术题材的创作,留下了自由想像与大胆发挥的空间。所以自古以来,罗汉的造像就多姿多彩,而罗汉堂也往往成为寺庙中一道亮丽风景。由于罗汉们夸张有趣的形态、多样迥异的性格,在民间逐步形成为最受大众青睐并喜闻乐见的佛教造像题材。
在一千多年的佛教发展史中,佛教的造像可谓数之不尽,其中罗汉的造像更是精彩纷呈。
目前存世的罗汉造像,多集中于各地寺庙,有不少遗存,大众耳熟能详的如:五代贯休笔下的罗汉,杭州飞来峰的罗汉,济南灵岩寺的罗汉,平遥双林寺的罗汉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其中灵石资寿寺十八罗汉,无论从艺术价值到历史价值,在众多的罗汉造像中都绝不逊色。
佛陀生前虽并不提倡偶像崇拜,但在其故世之后,后人为便于教义的弘传也渐渐兴起造像之风,由此也派生出了佛教的造像艺术。比如手印、足印、法相等在其身后已逐而现世,后来更是形成蔚为壮观的健陀罗、马土腊以及芨多造像景观。这些发生在古代印度的早期造像风尚,均在日后影响到包括汉地在内的世界其他地方。
相传佛教初入西域,常有传教僧侣持佛像游行于街市,乡人过客见像如见生人,由心怖魂骇而至五体投地。足见彼时画像之逼真、之生动,更体现出造像在教义传播中之重要意义。其情其景,与西人圣徒至今所持之宗教习俗颇相类似。
作者:施本铭 编辑:闫秀勇
|
更多新闻
频道头条 Big News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