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巴米扬石窟群
一、早期印窟:塔为中心
石窟,就是开凿于山石、崖壁间的洞室,最初是佛教的修行之地,佛教术语叫“僧伽蓝”。为什么要把修行之所安在石崖壁间呢?在学者给出的理由中,有两条至为重要的宇宙中心是须弥山的信仰,神都住在山上。因此,开窟于山,修行于窟就有了一种神圣的象征意义。山崖从物质形式本身就有两层意味:一是区别于世俗生活的隐世,“隐世”作为古印度人生四段的一重要阶段,积淀深厚。当然佛教的“隐世”也不完全相同于传统的隐世,而有修己度人和普渡众生的内涵。但与世俗生活区别开来的“隐”之义还在。二是显示了隐世苦修的决心。“苦修”作为古印度的修行传统,源远流长。当然,在佛教这里,“苦修”已无肉体自我折磨,而转为一种宗教决心,然而那“苦”之精神仍在,就像后来达摩祖师的“面壁九年”。隐世与苦修的基本内容大概是构成东南亚佛教性质和西藏佛教没有石窟光彩的原因之一,前者以公共性的塔展示了自己的佛教性质,后者以政教合一的庙象征了自己的文化特征。隐世和苦修的基本内容大概也是印度、西域和汉地佛教享有石窟辉煌的原因之一,汉文化既有先秦以来的隐世传统,隐显示为一种高洁,又有两汉陵墓祠堂内的画像传统,灿烂的汉画像通向的是一个现世之外的世界。当然不是这两种传统本身,而是这两种传统所蕴藉的一种文化心理与石窟创造相暗通。
佛教艺术意义上的石窟是与佛塔一道产生的。印度佛教以塔为中心,因此石窟与塔的区别是:塔是无遮蔽的塔,石窟是有遮蔽的塔。这是从形式上讲。从功能上讲,则为:塔是面向广大公众的,因而耸立于蓝天之下,石窟主要是为僧团的修行而设造的,因而需要一个封闭的空间。用一个最简单的说法,印佛的石窟就相当于汉佛的寺庙。寺庙是地上的石窟,石窟是石崖中的寺庙,因此也被称为窟寺。石窟为修行而设,必然包括两种功能:生活与宗教。因此在建筑形式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居住的,叫毗诃罗(Vihara),类似于藏佛的康村(僧舍)和基督教的修道院;另一类是礼拜窟,叫支提(Chaitya),该词是从“丧葬堆”或“堆”的词根分出,意为纪念馆和古坟,也就是塔庙。类似于汉庙中的大雄宝殿和基督教的教堂。只是在汉庙和教堂中是佛像与圣像,而支提中是塔。在印度,石窟都是以“群”的方式出现,石窟群里以僧团为单位,有时一个石窟群里有几个僧团。一般一个僧团有数个居住窟,一个礼拜窟。记住印度石窟群中这两类窟的数量比例,当看到这种比例在西域和汉地的变化,会有助于思考三地石窟的文化内涵。这里可以强调的是这种比例显出的印度石窟的修行性质。
作者:张法 编辑: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