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宝珠:安岳佛教石刻
2009年04月22日 14:42《佛教文化》 】 【打印共有评论0

安岳卧佛院石窟003号涅槃变窟卧佛侧景

有“中国石刻之乡”美誉的安岳,位于四川中部,东邻大足,为成(成都)渝(重庆)古道要冲,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因其天然岩石优质丰富,被称为“巴蜀三秀”中的“秀石之乡”。从古籍中可知,安岳素有重视文教的优良传统,“其民朴厚而俗美,士雅素而笃学”、“冠带之盛与西眉并称”,自古人才辈出,如唐朝著名诗人贾岛、宋代杰出道教人物陈抟、大数学家秦九韶等等,可谓人杰地灵。最使安岳人骄傲的,是精美丰富、规模宏伟的安岳佛教石刻。

据《安岳县志》载,安岳佛教石刻肇始于以佛教为国教的南朝梁武帝普通二年(公元521年)。现存最早的造像题记为唐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盛唐至北宋是安岳佛教石刻的鼎盛时期,宋以后数量较少。近年来文物普查统计,安岳县境内共保存有佛教石刻二百余处,窟龛一千多个,造像两万多尊,其中3米以上的百余尊。据专家考证,安岳佛教石刻的营造时间及艺术风格都享有上承云冈、龙门、敦煌,下传大足石刻的特殊地位,与著名的大足佛教石刻相映生辉。

《妙法莲华经》云:“若人为佛故,建立诸形象,刻雕成众相,皆已成佛道。”利用视觉图像的教化力量,设像传道,是佛教实现普度众生的慈悲理想,引发信仰热忱,广泛弘传佛教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安岳佛教石刻中有许多庄严精美的佛菩萨圣像。他们有的雄浑稳健,巍然如巨人,有的雍容典雅,富丽华贵,有的清净慈祥,气度超凡,有的神气秀逸,仪态万千。他们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风雨,点缀在千山万壑之中,对人们实行着不言之教,也为安岳这片纯朴美丽的土地增添了无限的光彩。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李桂红 编辑:闫秀勇
华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