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博物馆藏阿富汗苦行僧
从巴米扬石窟东端起向西300米远就是被塔利班炸毁的高38米的东大佛像,洞窟顺序编号为155窟。东大佛窟高40米,下宽15米,窟形被称为三叶形窟。佛像呈直立姿势,体态丰满,颈部粗壮,佛头略大,身体各部分比例匀称。僧衣轻薄,通肩衣式,衣纹线分布均匀,上体衣纹线波谷在右臂与胸腹间,腿部衣纹线波谷在两腿间,两肘以下有垂落的僧衣边线。大佛两小腿和脚踝部较粗,跣足立于窟内地坪上,没有台座。公元七世纪初,玄奘法师在瞻礼巴米扬佛教圣迹时,记述说:“东有鍮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而成。”文中的“鍮石”即指黄铜。说到这里,晁华山先生特意指出玄奘法师的观察可能有误,东大佛并不是黄铜铸像,但有可能在佛身上包裹了一层黄铜箔,因而看上去像是黄铜铸造。
关于东大佛像的高度,晁先生认为最近报刊上的报道都不很准确。二十世纪法国人调查时测出为35米,于是当时就称东大佛高35米。其实这个数字是错误的,应该以1973年印度考古队测出的38米高为准。因为当时法国人测量时以地面为基准,没有进行地下挖掘,故未算小腿以下至双脚的高度。
东大佛石窟内残存的壁画,不仅内容丰富,在艺术风格上也别有特色。壁画以佛、菩萨像为多,此外还有日、月、天、风神的形象,还有类似西方有翼天使的飞天形象。
西大佛是巴米扬石窟中最著名的佛像,洞窟顺序编号为620窟。窟高58米,下宽21米,下底进深31.5米,顶部进深15米,石窟形制为三叶形。大佛为立像,头、颈、躯干和四肢略显粗壮。佛像脸型方正,头型浑圆。颈项垂直,略细于头部。肩部平直,胸部挺阔,两腿直立。这与东大佛略有不同。僧衣有多重衣纹线,颈与胸之间的衣纹密集,构成了通肩衣式风格。
雕凿这些流畅的衣纹线条颇费工夫,先要在岩石上钻孔,然后将木钉钉入孔中,木钉外绕上细绳,最后在绳和木钉上涂上灰泥,形成了带波纹形状的衣纹。当然,与巴基斯坦境内的佛教造像相比,巴米扬大佛多少显得粗壮、坚硬,而少了一些优雅与柔和。西大佛有许多装饰,这与前期无任何装饰的佛像有很大的区别,说明这一时期开始崇信冠饰佛,因而才有可能用众宝严饰最大的佛像。这一现象也反映出佛教造像的审美趣味发生了很大变化。
阿富汗伊斯兰时期的一部著作《诸国道程录》曾称西大佛为“红像”、东大佛为“白像”。《世界境域志》对此也有记载:“巴米扬,是古兹甘和呼罗珊边境地区分界处的一个地方。其地有大量农作物。国王叫做希尔(Sher)。一条大河从其地绕过。巴米扬有两个石雕的偶像,其中一个叫红色偶像,另一个叫白色偶像。”大约在嚈哒人入侵阿富汗时,巴米扬的石窟造像就受到了破坏。令人不解的是西大佛面部的额、眼、鼻到嘴唇上方被非常整齐地削去,像是被一把大锯整齐锯下去似的。在大佛的头部两侧还残存泥塑的天宫伎乐和散花天人像。
西大佛石窟的壁画残存下来的也不多,主要是菩提树下静坐的佛、菩萨像及伎乐天、供养天女等,壁画在人物布局、主次关系上都处理的十分协调。例如穹顶中间是一主尊大佛,两侧是千尊佛坐像,其间散布着供养天人和礼佛的国王和王后。大佛与壁画形成了彼此呼应的整体,众多的佛、菩萨环绕着释迦牟尼佛,生动展示了佛国世界的庄严妙好。这种壁画布局几乎成了巴米扬石窟壁画的主要风格。
大约到了萨珊王朝时期,巴米扬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重要佛教中心,壁画中引人注目的萨珊题材就证明了这一点,后来又结合了印度笈多王朝的艺术成分。
作者:桑吉 编辑:闫秀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