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世上苦人多——记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
2007年08月17日 13:43法音 】 【打印共有评论0

 

四、结 语

中国佛教素有慈悲济世的优良传统,修桥铺路、植树造林、设养病坊和悲田院、施粥施药、赈灾济困一向是佛教徒力行的善举。尤其是近百年来,随着人生佛教或人间佛教思想的深入人心,佛教界更加关注现实人生的痛苦和需要,积极参与教育和慈善公益事业。在当代,台湾和香港佛教界在这方面做得比较突出,尤其是台湾证严法师创办的慈济功德会,规模宏大,享誉世界。改革开放以后,大陆佛教界在慈善事业方面已取得长足的进步,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的创办与成功运作就是一个典型。

长期以来,僧人和寺院都是依靠信众的供养和社会的支持而得以生存和发展,佛教强调要报四重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和佛法恩),积极致力于社会慈善公益事业,也是对信众和社会的一种回报。我们常说“利生为事业,弘法是家务”,其中慈善事业应是最为重要的事业之一,其意义与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记得2000年4月,中国佛教协会在厦门南普陀寺举办了主题为“佛教在二十一世纪的使命”的演讲比赛,闽南佛学院女众部学员果彻法师作了题为“发展济世利人的慈善事业”的生动演讲,并获得第一名,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在演讲中说:

佛教的慈悲形象久已深入人心。今天,人们形容一个出家人的相貌,往往说他慈眉善目;劝人改邪归正,就要他“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连街上的乞丐也爱找出家人乞讨。

实际上,做慈善事业并不是有钱才能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人指点迷津,为人提供种种方便,乃至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亲切的问候,都是在行善。

佛教的慈善事业不仅仅表现在物质上,更多的表现在精神层面上。受到帮助的人,一方面得到物质的援助,同时心灵也得到净化。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每年都收到许多的锦旗和大量的感谢信,就生动的反映了这一点。

受惠者邱惠琴在信中写到:在此,我及家人感恩至深,深表谢意。我愿用我的生命行菩萨慈悲济世之道,努力去帮助别人,以报答社会及慈善事业基金会对我的关怀和帮助。

受救助的集美轻工业学校学生戴嘉盛表示:毕业后,我定当用我所学贡献国家,尽我所能发扬你们慈悲济世的精神,造福社会,造福人民。

另一方面,我们救助别人的同时,也是提高自己道德、升华自己人格的过程。作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就要对社会和他人有所奉献,何况一名以弘法利生为事业的佛教徒呢!

因此,通过发展慈善事业,解救众生的苦难,不但能使人民安乐、国家安定,而且能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佛教徒藉此才能真正实践和体现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

“勿忘世上苦人多”,只要这世上还有人在苦难中煎熬,慈善事业就应存在下去!

这些朴实的话语,较好地说明了佛教慈善事业的意义与作用,反映出“慈善”的宗旨已深入南普陀寺僧众的心中。

当问到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面临的问题和未来设想时,常务副会长慧然法师说:社会上需要救助的人太多,而我们的力量太有限。他希望有朝一日,大陆各地佛教协会或寺院能合作兴办慈善事业,并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以节省运作成本,提高办事效率,惠及更多需要救助的人。

慈善事业基金会宣传室正兴法师去年写了一首“慈善之歌”——《勿忘世上苦人多》,朴实感人。现录之于后,与大家共勉:

  血汗流过,泪也流过,
  为了希望,为了生活,
  祖辈们奋斗,后辈们拚搏,
  世世代代留下真实的传说。

  你在享受幸福和快乐,
  我在承受痛苦和寂寞,
  你在温馨的港湾,
  我在流浪的角落,
  你有健康的体魄,
  我受病痛的折磨,
  你在笑语欢歌,
  我渴望一张小小的书桌。

  春天来了开出芳香的花朵,
  秋天到了花在忧伤的凋落,
  月有阴晴圆缺,
  人有旦夕祸福,
  你也记着,我也记着,
  勿忘世上苦人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陈星桥 编辑:邢艳玲
华人佛教